2024-06-20 00:31:45 | 瀚博招生网
西点军校是美国最著名的军校,在二战期间培养了大量杰出的军事领袖,比如巴顿将军、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马歇尔……。在中国也有所著名的军事学校——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出了一大批军事将领,林彪、罗荣桓、陈赓、徐向前、左权、罗瑞卿、聂荣臻、胡宗南、胡琏、杜聿明……数不胜数。有人戏称,国共的两党的军事对抗史,其实是黄埔军校校史的一部分。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8位中国人曾经毕业于西点军校,有人还曾是巴顿将军的同学,只可惜这些人在军事上都没有什么大的成就。这8位中国西点军校毕业生可以分成3类:1)跟宋子文有渊源的,曾加入过税警总团:温应星、王赓、王之;2)游走在政商学军各界:曹霖生、王成志、张道弘;3)默默无闻:陈廷甲、严朴生、
猫叔想先说第1类,他们本来最有机会成为叱咤风云的高级将领。
这些3人有个共同点,跟宋子文有渊源,曾加入过税警总团的。关于宋子文的税警总团,猫叔写过文章介绍过,宋子文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自己打造的嫡系军队,也只瞧得上美国军校出来的高材生。自然而然,西点军校里的中国学生,成为宋子文网络的对象。
1、温应星(1887-1968)巴顿将军的中国同学
广东新宁人,他是最早留学西点军校的中国人。1905年6月入学西点,可惜成绩不提好,1909年全级103人中他以第82名毕业。温的同届同学中有著名的巴顿将军。温回国被宋子文看中,把他网络到自己麾下,成为税警总团团长,负责把宋子文的这支装备最精良的部队打造成美式铁血部队。温担任第一任、第四任总团团长,为宋子文立下了汗马功劳。
温本应是最有条件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但一着不慎,成立替罪羊。七七事变后,宋子文命令温应星带领驻陇海铁路以东的几万名税警总团部队开赴北平,准备用“请蒋下野,以清君侧”的名义反蒋。
蒋介石哪里容得下宋子文的军队随意调动?在温应星率部队路过郑州时,蒋介石就觉察到税警总团的意图,温应星见势不妙,只好让部队退回。
此事发生后,蒋介石大为震怒,把宋子文派到欧洲去考察,撸掉了温应星总团团长的位置,派自己黄埔军校的嫡系黄杰掌管税警总团。温应星被调入南京高级将官训练班培训,另任他职。但温应星被蒋介石视为宋子文的嫡系,始终得不到实权,带兵打仗的事情,想都不用想,温应星成了局外人。
3、王赓(1895-1942):宋子文税警总团团长
王赓是江苏无锡人,第二人税警总团团长。王赓1911年清华毕业后保送美国,先后曾在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就读,191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后转入西点,1918年西点毕业时为全级137名学生中第12名。
回国后先是在军界立足,1928年后王赓先后担任过孙传芳的五省联军总部参谋长,1931年任财政部税警总团总团长,中将军衔。可惜王赓也是倒霉,1932年“一二·八”沪战开始时因误入日宪兵辖区被捕,一度被诬陷为“间谍”入狱。总团长的位置自然是保不住了。
出狱后,王庚主要在政界负责协调军事系统。1935年,王赓曾任国府兵工署昆明办事处处长,为维持抗战期间滇缅命脉的战略物资内运作了大量工作。1942年4月,王赓作为政府军事代表团成员于赴美期间(当时太平洋已为日军封锁)因肾病复发,医治无效于开罗逝世,终年仅47岁。
王赓前妻比王本人还有有名,她的名字叫陆小曼。因为跟徐志摩之间的感情纠葛,在当年成为热门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王庚颇有大将之风,主动退出了感情纠纷,让痴男怨女继续缠绵去。
3、王之(1906-):见证日本投降的要员
王之应该算西点毕业生中成绩最为突出的一个人,他也是少年时候就展露头角。
王之是湖南善化龙喜乡人,12岁考入清华学校,就读8年完成初中、高中以及大学二年级课程,后受当时任教清华的西点毕业生曹霖生影响,报名西点,于1926年8月赴美。1928年毕业后奉政府命令转入西点从头学起。
1932年初国内128沪战爆发,王之胆识过人,主动写信给西点学长兼当时驻沪税警总团总团长王赓将军,要求参战,后西点校长和王赓均忠告王之要先完成学业,以后可有更大贡献于国家。
1932年10月,西点毕业生王之受时任上海保安处处长、西点军校校友温应星将军邀请返国,任职财政部税警总团,后来升任直属工兵营营长,对抗战准备的战略施工作了大量工作。
作为西点毕业生,国民党政府更为看重的是他跟美国的关系。在美国宣布参战后,1941年王之军事观察员身份赴菲律宾,随美军考察西太平洋战事;继以随麦克阿瑟将军转战南太平洋,1943年晋升少将,并任中华民国驻西南太平洋盟军总部首席联络参谋。日本战败时,王将军随徐永昌上将等代表中国登上密苏里号战列舰,出席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仪式。
王将军于1946年奉召返国,先后出任国防部第二厅第二司司长,总统府秘书长兼研发室主任,1976年退休后定居美国。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明白点什么了。这三人的学历、军事素养放到当时的中国,当然是一顶一的了。但为什么在国共军事史上,没有能够像黄埔生那样显赫?道理有些让人唏嘘,他们能够加入税警总团当然是宋子文的决定,宋子文给了他们施展军事才华的契机。但可惜的人,在当时宋子文并没有军事大权,他发展的军队被蒋介石视为异类,宋子文看重的官员,自然不受蒋介石待见,也就没有领兵打仗,建功立业的机会。
再就是他们留学美国的背景其实比他们带兵打仗更为重要,在军事领域,中国缺乏能与美国军事系统沟通的人,这几位西点军校毕业的高材生,自然成为国民党求之不得的中间人,因而像王之这样有才华的将军,最终也被委任为文职官员,在幕后发挥作用。
目前还有 黄埔军校 ,只是学校已迁至台湾,学校名也已变更。1950年10月 台湾当局 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
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广义上讲,即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
黄埔军校是 孙中山先生 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 第一次国共合作 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 帝国主义 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 瀚博招生网
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 教育;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还在招生吗? 黄埔军校现在已经不招生了。广州的黄埔军校只剩下遗址,学校已在1949年底迁至台湾,学校名已变更继续办校。 黄埔军校建于1924年,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
中戏现在还有国际班吗 有的 国际文化交流系(以下简称:国交系)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第一个旨在培养以戏曲艺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对外传播人才的教学系。 国交系目前主要有国际文化交流、大学英语、艺术学理论3个教研室和跨文化交流与管理研究所1个学术研究机构。主要承担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方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剧院管理)本科层次和国际文化交流与管理理论、艺术史与艺术原理、戏曲教育理论硕士研究生层
昆明陆军学院现在还招生吗 招生。根据查询 昆明陆军学院 官网可知,截止到2022年9月4日,该学员还在招生,其2022年的录取分数线为550分。昆明陆军学院是培养陆军基层指挥干部的初级指挥院校。学院的前身是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四分校,于1949年年6月在 江西南昌 成立。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 我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如果春招被大专录取了,但夏季高考成绩过本科线,那还能填报本科院校志愿吗? 根据《
影响中国现代史的云南讲武堂、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 三所军校办学初衷相似。清朝末年,清军在与列强的对抗中屡战屡败。清政府意识到训练新军的重要性,计划在全国设立相当于师一级编制的36个镇,其中第19个镇位于云南。新军队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军官作为骨干。清政府规定:“各省应在省墙内设武馆,供当朝习武。”1899年,云南吴江会馆的前身云南陆军装备学校开始招生。1909年,云南吴江会馆
请问,黄埔军校有赣南分校吗?谢谢! 战时长江以南分校 除长江以北之分校,长江以南之分校计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五个分校。第二分校训练毕业学生一万五千零四名,毕业学员九千五百十三名。第三分校训练毕业学生七千四百三十名,毕业学员五千九百六十一名。第四分校训练毕业学生一万五千三百七十三名,毕业学员五千零七十九名。第五分校训练毕业生六千五百四十名,毕业学员二千四百八十名,第六分校训练毕业
现在还有三本吗? 现在是没有三本了,早在2016年,教育部发布,已有河北、广东等15个省份取消了本科三批。 取消三本的原因: 1、原本三本的分数线是比较低的,大部分都是民办高校,其本科含金量不如公办的一本和二本大学高,因此很多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于三本高校不是很认可。 2、三本大学一般都是私立学校,学校环境好,但是学费昂贵,一般家庭无法承担,因此不如选择公办且学费低的大专学校,
以前都有的三本院校,现在为何不存在了呢? 实际上,很多人都提到了这个话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但总是有相似之处。 三本本科学生的“歧视”不仅是毕业生就业的问题,而且在学校期间一直遭受着这个问题的困扰。 我正在河南的一所大专学校—中原工学院信息与商业学院学习。由于今年流行病的影响,基本上闲了半年。我想到了大一和大二那年与一些大学生之间的差距。 最明显的一点是机会成本是不同的。在S
哪4所“民办三本”转型“公办二本”,考生需抓紧时机捡“大便宜” 我国高校云集,到目前为止,国内的高校数量已达三千所,尽管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加,每年全国各地考生的基数还是呈现出有增无减的趋势。在我国,公办高校的数量占据主导部分,但是由于区域分布不均,便有了很多民办高校的突起。然而很多民办大学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避免不了被很多家长和考生“嫌弃”。 另外,民办大学因为没有国家财政的支持,唯一
2024-06-10 10:30:38
2024-06-15 14:12:11
2024-05-31 08:41:03
2024-04-14 23:24:49
2024-04-21 06:53:34
2023-12-16 0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