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0 02:13:59 | 瀚博招生网
1、新闻传播学
一个耐人寻味的数字:新闻传播学以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3.8%,高居所有专业中的第30位,高于平均就业率91.5%。但是,毕业三年内职业转换率高的本科专业,新闻学以42%高居第2。也就是说,虽然新闻传播学的毕业生找工作比较容易,但在三年内,有近半数选择离开这个行业了。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新闻行业越来越需要各种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的毕业生,着力培养专家型的记者。
传统新闻学专业学生虽然新闻功底扎实,但缺乏跨行业的专业知识。因此,新闻专业也是在众多跨考专业中,为数不多的跨专业考生比科班考生更有优势的专业。
2、法律硕士 瀚博招生网
研究生只招收非法律专业本科生,因此法律硕士可谓是最纯粹的跨考军团。除去个人爱好和就业等因素,考生热衷报考法律硕士的原因很简单:不考数学。如果本科学的是外语,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同时,法律硕士是全国统考,教育部统一出题,有统一的参考教材,所以无论考哪个学校,复习方法以及参考书都一样,直接打消了跨专业考生的最大顾虑。在各专业考研中体现了难能可贵的公平性。
3、市场营销
这是一个矛盾的专业。在各大招聘会上,市场营销人才始终是最紧缺的,但它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却达不到全国所有专业平均水准,同时它是为数不多的考生“跨进来”和“跨出去”(读研转变专业的比例达63%)都热门的专业,也就是说,学市场营销的没做市场没做营销,没学的反而要报考。
集合了诸多矛盾点的专业,最核心的问题是,你想成为何种程度的市场营销人才。如果从事低层次的营销工作,只是单纯地执行公司的营销战略与策略,比如销售工作,并不需要考研,甚至不需要本科是市场营销。
如果从事营销工作层次高、会影响到企业营销决策的工作,例如专业市场研究,需要统计分析能力、策划能力、审美能力等达到较高的层次,那就需要考研。
4、翻译硕士
教育部颁布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提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由此可见,翻译硕士除了需要语言和翻译两方面的技能,还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国家鼓励非外语专业学生报考也是出于这个考虑。翻译硕士注重实践,如果具有复合专业背景,在遇到相关行业翻译时就具备外语专业学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翻译工作绝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要注重各个领域翻译的专业性。
5、会计硕士
会计应该是跨专业人数最多的专业,其中报考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数占了近一半。考生的本科专业大多为统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及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度并不算大。
自2012年会计硕士改革试行以来,会计硕士一直保持着稳中有增的态势。作为研究生培养的趋势,专业硕士将会进一步扩招,像会计硕士这类注重实务的专业也会继续热下去。
虽然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专业性也较强,但和金融学相比,它更偏向于一种“工具”,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金融那么深,对于经管类专业考生,或是本科阶段开设高数课程的考生来说,跨专业考研还是比较容易成功的。
6、金融学
跨专业报考金融学的考生比例几乎和考会计硕士的相同。最大的区别是,报考金融学的学生中,理工科背景的人数比报考会计硕士的多得多,非理工背景的仅占两成。
金融学是理工科考生经常会选择的专业。他们跨考金融专业的优势,首先在于逻辑思维优势、数学建模能力。
现在备考和在读的金融研究生也有很多是跨专业的,导师们非常欢迎这些跨专业学生。有些金融分析机构招聘时指明要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他们要的就是工科严谨理性的思维。
7、工商管理硕士
工商管理连续数年成为报考专业的第一名,可见其热门程度。工商管理专硕(MBA)需要本科3年专科5年的工作经验,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但是MBA的学费也是出了名的高,工商管理学硕士可以招收应届毕业生的,但是更偏向于学术理论方向培养。
8、哲学硕士
哲学专业,看起来很佛系,它是考研成功率很高的一个专业,考试内容相对比较简单,纯属背诵内容,对专业也没有特殊的要求,对于想考上名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问题来了,很多学生疑惑,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能干嘛呢,其实主要是当老师或者考公务员,也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方向。
优秀本科生可跨专业保研,但都是在同一个一级学科下保研,基本上不可以跨一级学科。符合要求的考生也可以跨一些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只是如果本科学习与研究生学习没有一丝一毫的相通之处,想必对方院校也不太愿意接收这样的学生。要么你本科学过相关课程,要么你有相关科研实习经历,总之要让老师看到你读这方面研究生的潜力。
例如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可以保送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但是不能保送到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这是因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在同一个一级学科下,而电力系统自动化为另一个一级学科。
保研有如下四种方式:
1、主要基于学习成绩的免试直推。
这在保研名额中占据了大部分。通行的做法是学校划定基本学习成绩要求(主要考察学分绩),按照一定名额比例下发到各院系,由院系所结合其他方面情况,上报名单,学校审批。一般情况下只有班级前几名才可能保研。
2、特长生免试直推。
有些学校为了招徕或留住特长人才,往往给予特别优惠,免试推荐就读研究生。常见的是体育类和文艺类特长生,但名额少,要求很严。
3、校际间免试直推。
教育主管部门为了鼓励高校间学术交流,减少学术近亲繁殖,近几年大力提倡向其它高校免试推荐优秀毕业生。由于各学校保研条件和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有时候在该校难以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在其它学校反而可能如愿以偿。
4、免试推荐、保留入学资格。
这类保送生不是马上就去读研,而是保留入学资格一、两年,先按照学校安排去有关部门工作,或作为教育部门选派人员去边远地区支教。此类保送的条件相对要低一些,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申请,一般只有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或活动积极分子才有入选资格。
可以专科考研的学校 对于那些已经拥有大专文凭但想要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选择专科考研的学校。专科考研的学校相比于普通的大学更加注重实践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可以专科考研的学校。 1.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是全国少数支持专科生直接考研的院校之一,其中包括现代制造技术、信息管理与服务工程、应用化学、应用物理等专业,以及部分非工科专业,考生可以
如果学医的话哪些专业比较好。。 众所周知,专业在我们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选对一个好的专业就相当于比别人拥有一个更好的前景,但是好的未来也需要努力才能实现,所以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七个让你又爱又恨的专业,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一些有用的信息吧! 财务金融专业 这类专业向来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如果从比较有名气和实力比较好的财经大学毕业的话,毕业生还是非常受认可的,只要自己专业实力还不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的专业有必要考研吗,如果考研的话,哪些学校的专业呢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专业有必要考研。有很多学校的专业,都可以报考。如北师大,华南师大等。专业可以报汉语文学,心理学等。因为,考研以后,毕业后可到高校教书。也可以考公务员,考研后就业就好多了。所以,考研很有必要。 扩展资料 考研择校指南 1、教育资源 首先,名校自身的软硬件条件都很优秀,师资队伍、科研条件、
您好!请问一下研究生如果去武警学院做老师的话,待遇如何呢?谢谢! 有机会,他们每年根据情况,从其他院校招收一定比例的优秀补充。你能去的话是上尉,工资4000左右, 一般教科研一体,以教学为主,教员是干部,课后就是自由时间,但有事及时返回,有集体宿舍,结婚有家属院(公寓房),具体看有没有空出房子。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ChinaPeople'sPoliceUniversity),简称“警
想跨专业考研,跨考哪些专业比较适合呢? 跨考行政管理、金融学等专业比较适合。几个最适合跨考的专业有: 第一、行政管理 跨考这个专业的理由非常简单,社会的需求量大,而且报考门槛也不是太高,不管是后期考公务员还是 考事业单位 都是需要该专业。所以这就无形中给该专业创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虽说考研难度因人而异,但由于行政管理是不需要考数学的,也就是变相的降低了跨专业考试难度。 第二、金融
我也是旅游管理学生,请问你准备考哪里的研,跨专业吗? 我找到的这个你看看。我不想跨专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斟酌选择。希望能对你有点帮助。 目前国家规定旅游管理属于工商管理类,因此考试科目是国家出卷的政治,英语,数四,另外还有一科由你所考院校出的专业课试题,专业课试题一般都是《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等 1.湖南师范大学 复试笔试科目: 旅游管理学(含旅行社管理、
我女生学的农学现大三,一直很迷茫,犹豫要不要考研,想考研不知考哪一方面比较好?跨专业考研怎样? 其实农学考研是相对好考一些的,因为数学简单啊,咱们学农学的最理想的考研院所莫过于中农或者农科院,都挺不错的,待遇都挺好,每年也有很多女生考。如果你要考的话,建议你考园艺方面,这个专业轻松一些(不用下地),也适合女生学。 如果你实在不想考农学专业,那你自己有其它兴趣专业吗?有的话,不妨一试,但要下定
请问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是不可以跨专业考的吗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不可以跨专业报考。 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至报名当年8月31日),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2024-07-15 16:03:51
2024-06-21 02:45:12
2024-06-20 08:14:50
2024-07-01 05:59:52
2024-06-23 12:51:22
2024-07-15 09: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