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 13:02:17 | 瀚博招生网
![]()
2024年新高考中医学选科要求如下:
从以上表格可以得知,考生若想填报与医学相关的专业(非中医学),首选科目必须是物理,再选科目一般是化学、生物选择其一或化学、生物均选,也就是:
(1)物理+化学+生物
(2)物理+化学+其他科目
(3)物理+生物+其他科目
考生若想填报中医学、中药学专业的话,选考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均可,但再选科目必须是化学和生物的其中一个,也就是:
(1)物理+化学+其他科目
(2)物理+生物+其他科目
(3)历史+化学+其他科目(选择院校较少)
(4)历史+生物+其他科目(选择院校较少)
由于不同院校在不同省市具体的选考科目会有所差异,建议同学们多查看所在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
根据实行新高考“3+1+2”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圆梦志愿小编整理了部分开设有临床医学专业的医科院校选考科目要求,可以得知:
临床医学高中必选科目除了基本的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之外,首选科目必须是物理,再选科目一般是化学和生物,或者是化学和生物选其中一个。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中关于药学专业的区别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药学?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如何选择学科? 1、建议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 2、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 3、专业倾向:按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或根据专业覆盖面积,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选物理+化学+政治比较好。 上大学学什么专业好? 1、金融学专业 金融学的人气和关注度可以说是国内大学专业中最高的,不仅仅是因为发展前景很好,主要还是因为金融学属于高薪专业。
高考医学类填报志愿技巧 在高考医学类填报志愿时,应遵循以下技巧,以提高录取机会与专业满意度。 首先,确保了解关键信息。包括录取原则、选考科目以及招生人数变动。以南方医为例,其采取“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不设专业级差,且增加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等热门专业招生,对考生来肢链派说是利好消息。同时,务必留意体检等特殊要求,某些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特定限制。 其次,合理安排专业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女生应该怎样选择专业? 本年度的高考日期越来越近,而填报志愿无疑是高考后的一个重头戏。尤其对于一些女同学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一些家长和学生都非常关心的事情。毕竟一个好的专业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那么,女同学应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院校呢? 一、女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女大学生近年来在国内选择读研的比例大
新高考如何报志愿? 新高考报志愿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指导: 一、准备阶段 了解政策: 考生和家长需要熟悉高考政策,特别是新高考模式下的相关政策变化,如选科要求、志愿填报模式等。 关注省招办发布的高考政策信息,确保对志愿填报有全面的了解。 收集信息: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高校和专业的信息,包括学校的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选学校 1、在填写高考志愿者时,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该省的志愿者和录取方法,无论是平行志愿者还是顺序志愿者。目前,大部分地区采用平行志愿的模式录取,但部分地区或部分录取批次仍采用顺序志愿录取。两者的录取原则不同,所以在申请考试时,应该区别对待高校的专业顺序。 2、平行志愿者应该有一种匆忙、稳定、保证和填充的等级感。大学和学院应该逐步开放这个层次,并努力把最需要的大学和学院写在最
新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1、填报策略:高分段考生,名校优先、兼顾专业。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这部分考生一般报考名校的热门专业,但也不要只考虑最热门院校及其热门专业,为了稳妥,还应适当考虑其他名校的特色专业 2、合理规避平行志愿录取的风险:平行志愿间没有拉开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准确,志愿填报过高,院校志愿中的多个平行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一味追求最理想的学校,就可能导致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都落空
新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高考结束了随之而来就是报考志愿问题。俗话说的好,考的好不如报的好,这句话确实也是有这个道理。那么新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新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志愿填报模式:“专业(类)+院校”采取一所院校一个招生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考生既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也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其一,选学校VS选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选专业 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选择专业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专业的模糊化趋势日益明显。许多学校采用按院系招生的方式,实施宽口径教育,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学习基础课程,之后再进行专业选择。如北京大学按理科试验班、数学类、物理类等分类招生,同济大学则按经济学类、生物科学类等分类招生。 其次,传统专业在就业和深造方面具有广泛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不论经济结构如何调整
2024-10-24 06:41:49
2024-05-24 07:27:20
2024-10-02 16:26:16
2024-11-07 05:23:56
2024-10-20 03:26:00
2024-11-12 05: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