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如何报考高考志愿?

2024-07-04 05:44:56 | 瀚博招生网

今天瀚博招生网小编整理了如何报考高考志愿?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报考高考志愿?

如何报考高考志愿?

报志愿的目的:让自己不浪费分数,录取适合自己的专业,进入到理想的大学; 瀚博招生网

报志愿的理念:规避报考风险,让分数利用最大化,让录取结果理想化。

规避报考风险

首先要明确一个最基础的条件:就是规避报考风险,报考风险主要是指三种常见的,第一种是滑档或退档;第二种是专业被调剂;第三种是浪费分数。

滑档,就是你报的所有学校都没有投档进去,说明这些学校分数都很高,你的分数够不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少数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几乎没有风险,填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冲的高校,想着总有一所大学能冲进去的,最后一个都没进去。

退档,已经投档进入学校,但是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等原因,被学校退档。规避方式:尽可能服从专业调剂,填报的时候,一定要看学校的招生章程,看她具体的专业额外的要求条件;

比如说暨南大学的招生招生中明确提出,伯明翰学院对于数学和英语的单科成绩要求,如果你其中一项或者两项达不到要求,即使投档进去后,也是被退档,无论你的总分有多高。

专业被调剂,这个是现在经常发生的,当然新高考采用的是“专业+院校”的报考模式就不存在这种现象;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原则,只填自己想学的热门专业,没有保底专业,这种情况下容易被调剂;还有不了解学校专业录取规则,像专业级差、专业清的规则,专业排序不合理,也很容易被调剂。

浪费分数,学校的梯度不合理,过于保守,都会出现浪费分数。浪费分数仅看高考分数和真实专业分之间比较。如果高于专业平均分太多,就会出现浪费现象。

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

现在专业数量众多,所以一定要提前了解自己未来适合走什么方向,适合选择什么专业?

多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优劣势,这个有专业的测评可以做,通过测评先找到自己适合的职业方向有哪些,再来去对应专业。

先给大家列举一些总体还不错的专业:

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经济大类、工商管理类、法学类、师范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

圈定院校范围

圈定院校范围,根据自己的分数来圈定;也可以借助我们高考科代表,划定范围。

我们会预测各所大学的录取数据(最低分、平均分、最低位次和平均位次)。

直接拿自己的分数和位次,和我们的预测值做对比即可,系统也会把危险、冲、稳、保和垫都划分出来。同时可以按照地域、档次、类型等各种条件筛选出来。

专业分为热门和冷门,那我们去判断专业录取可能性,就一定要参考专业录取数据,高分段平均位次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我们最好看前三年我想去的专业录取的平均位次波动情况。

比如想去中山大学的临床医学(本硕博8年制),那就看一下前三年的专业录取平均位次。

发现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录取2017-2019年录取平均位次分别是:285、237和135,排名逐步爬升,135名以上才算比较稳妥。

如何报考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考虑哪些因素

要考虑自己的志趣、特长和国家的需要;考虑所填志愿实现的可能性;考虑“服从专业调剂”。要重视抓早,不要轻视赶晚;要分清主次,不要包办代替;要有理有据,不要凭想当然;量体裁衣,不要只追名校;要分批填报,不要孤注一掷;

要以选校为主,不要过于看重地点;要综合分析,不要偏听偏信;要留有余地,不要冒险搏高;细节决定成败。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抓住关键、根本、重要的方面,但是也不要忽略一些细节。有时候因为忽略了一些细节而导致全盘皆输。

扩展资料

自身成绩的评估定位是我们填报志愿的基本前提,必须确保相对准确。每年有大量考生“低分高报”和“高分低报”的原因,就是在对自己高考实力的判定出现了失误。判定高考实力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考生的校、区排名作为基准,决不能轻易用某次考试的绝对分数值估计。

在志愿选择过程中,各资料应配合使用,常用方法为结合自身高考成绩预估和兴趣参考《录取统计资料》初步筛选各批次目标高校,要注意第一第二志愿报考及录取人数以估算我们的命中几率,还要留意高校录取分数分布情况中的极高极低分数往往属于特殊情况,不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考志愿

如何报考高考志愿?

谁有2009安徽高考第一批院校的投档分数线?就是各个一批学校的投档线都有的那种表格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谁有2009安徽高考第一批院校的投档分数线?就是各个一批学校的投档线都有的那种表格的相关内容。

你的一批是专科还是本科?
---------------------------------------------------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批本科批次

投档最低分及名次
(理工)

院校代号 院校名称 投档最低分 名次
1001 北方工业大学 604 14682
1002 北京大学 679 105
1003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30 5187
1004 北京工商大学 611 11781
1005 北京工业大学 627 5953
1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55 1198
1007 北京化工大学 613 10788
1008 北京交通大学 633 4460
1009 北京科技大学 633 4565
1010 北京理工大学 642 2721
1011 北京林业大学 603 15468
1012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580 30731
1013 北京体育大学 586 25839
1014 北京外国语大学 633 4562
1015 北京邮电大学 649 1858
1016 北京语言大学 621 7842
1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 599 17630
1018 长安大学 601 16347
1019 长春理工大学 593 20877
1020 长沙理工大学 597 18720
1021 大连海事大学 613 10713
1022 大连理工大学 635 4016
1023 大连医科大学 619 8469
1024 大庆石油学院 586 25888
1025 电子科技大学 623 7018
1026 东北财经大学 632 4842
1027 东北大学 613 10619
1028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592 21592
1029 东北林业大学 582 28520
1030 东北农业大学 579 31152
1031 东华大学 614 10216
1032 东南大学 643 2627
103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652 1514
1034 福州大学 605 14335
1035 复旦大学 671 283
103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618 8784
1037 广西大学 588 24734
1038 广西医科大学 611 11515
1039 广州大学 587 24864
1040 广州中医药大学 588 24166
1041 贵州大学 588 24145
1042 哈尔滨工程大学 611 11415
1043 哈尔滨工业大学 644 2549
1044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618 8787
1045 哈尔滨医科大学 605 14184
1046 海南大学 590 23161
104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605 14083
1048 合肥工业大学 610 12239
1049 河北工业大学 602 16040
1050 河海大学 629 5528
1051 河南大学 592 21726
105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591 22563
1053 湖北大学 594 20765
1054 湖南大学 619 8471
1055 湖南科技大学 580 30038
1056 湖南师范大学 590 23336
105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619 8576
1058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631 4860
1059 华东理工大学 635 4066
1060 华东师范大学 635 4003
1061 华东政法大学 622 7400
1062 华南理工大学 633 4561
1063 华南农业大学 584 27552
1064 华南师范大学 592 22077
1065 华中科技大学 642 2768
1066 华中农业大学 594 20565
1067 华中师范大学 603 15526
1068 吉林大学 621 7698
1069 江南大学 607 13170
1070 江苏大学 603 15460
1071 江苏科技大学 601 16177
1072 江西财经大学 616 9719
1073 兰州大学 612 11222
1074 辽宁大学 591 22322
107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584 27213
1076 内蒙古大学 583 28278
1077 南昌大学 601 16517
1078 南方医科大学 608 12892
1079 南京财经大学 616 9594
1080 南京大学 662 693
1081 南京工业大学 609 12672
108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638 3565
1083 南京理工大学 634 4190
1084 南京林业大学 589 23847
1085 南京农业大学 597 18469
1086 南京审计学院 620 8244
1087 南京师范大学 608 12749
108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604 14596
1089 南京邮电大学 632 4831
1090 南开大学 657 1044
1091 南通大学 594 20327
1092 宁波大学 603 15204
1093 宁波诺丁汉大学 587 25503
1094 宁夏大学 无生源 无生源
1095 青岛大学 602 16039
1096 青岛科技大学 598 17858
1097 青岛理工大学 599 17713
1098 青海大学 579 30943
1099 清华大学 680 99
1100 山东大学 633 4429
110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604 14999
1102 山东科技大学 593 20945
1103 山西医科大学 612 11021
1104 陕西科技大学 589 24022
1105 汕头大学 603 15394
1106 上海财经大学 654 1277
1107 上海大学 616 9510
1108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624 6979
1109 上海海事大学 608 13072
1110 上海交通大学 667 420
111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654 1313
1112 上海金融学院 610 12244
1113 上海理工大学 605 14451
1114 上海外国语大学 647 2083
1115 上海中医药大学 596 19351
1116 深圳大学 607 13406
1117 沈阳工业大学 592 21487
1118 沈阳建筑大学 582 29042
1119 沈阳农业大学 579 31472
1120 沈阳药科大学 591 22745
1121 石河子大学 580 30002
1122 石家庄铁道学院 598 17952
112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607 13495
1124 首都师范大学 597 18767
1125 四川大学 624 6915
1126 四川农业大学 580 30282
1127 苏州大学 630 5309
1128 太原理工大学 602 16065
1129 天津财经大学 616 9573
1130 天津大学 643 2701
1131 天津工业大学 590 23287
1132 天津医科大学 619 8429
1133 天津中医药大学 592 22123
1134 同济大学 655 1178
1135 武汉大学 644 2437
1136 武汉科技大学 607 13396
1137 武汉理工大学 620 8236
113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625 6454
1139 西安工程大学 593 20886
114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608 12979
1141 西安交通大学 651 1524
1142 西安科技大学 598 17998
1143 西安外国语大学 618 8934
1144 西安邮电学院 595 19619
1145 西北大学 606 14040
1146 西北工业大学 628 5780
114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92 21620
1148 西北政法大学 600 17147
1149 西交利物浦大学 589 24091
1150 西南财经大学 627 6078
1151 西南大学 596 19331
1152 西南交通大学 614 10434
1153 西南科技大学 591 22238
1154 西南政法大学 607 13540
1155 厦门大学 643 2609
1156 湘潭大学 594 20645
1157 新疆大学 579 31347
1158 新疆医科大学 600 17141
1159 延边大学 585 26843
1160 燕山大学 612 11278
1161 扬州大学 599 17252
1162 云南大学 594 20613
1163 浙江大学 664 579
1164 浙江工商大学 604 14729
1165 浙江工业大学 608 12785
1166 浙江理工大学 605 14151
1167 浙江师范大学 579 30947
1168 郑州大学 603 15298
1169 中北大学 592 21672
1170 中国传媒大学 625 6507
117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608 12864
117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05 14482
1173 中国海洋大学 618 8969
1174 中国计量学院 599 17620
117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68 373
1176 中国矿业大学 600 16675
117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605 14198
1178 中国民航大学 605 14369
1179 中国农业大学 617 9197
1180 中国人民大学 661 724
118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618 8681
118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604 14846
1183 中国药科大学 613 10937
1184 中国医科大学 624 6769
1185 中国政法大学 641 3007
118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630 5319
1187 中南大学 626 6336
1188 中山大学 641 2899
1189 中央财经大学 654 1316
1190 中央民族大学 607 13387
1191 重庆大学 620 8037
1192 重庆医科大学 607 13432
1193 重庆邮电大学 601 16361
1198 安徽大学 595 19697
1199 安徽工业大学 581 29887
1200 安徽理工大学 579 31492
1201 安徽农业大学 579 31478
1202 安徽师范大学 579 31491
1203 安徽医科大学 591 22254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如何报考高考志愿?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志愿 高考
与“如何报考高考志愿?”相关推荐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技巧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几大技巧 1、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像常识、动态、公示、政策等等……例如考生家长起码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大学专业等等。 2、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这么几条: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

2024-06-30 00:36:07
高考如何报考志愿?
高考如何报考志愿?

高考如何报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一、定位策略。 ①要想更科学地定位,考生需要根据往年所在省份的一分一段表,查出自己的“等位分”,也就是自己成绩对应的排名,在往年同名次下对应的分数。然后用这个分数来比较对应年的录取结果。我们把这个等位分称为一阶等效分。 ②考生注意到自己的录取结果会受其他人填报情况的影响,所以考生在计算完自己的等位分后,可再算一个线差法等效分,估算一下分数略高于自己的

2024-06-21 05:11:53
如何报考高考志愿
如何报考高考志愿

如何报考高考志愿 如下报考高考志愿: 第一步,根据位次确定大学,由于每年考生人数、试题难度、高校招生计划都可能有变化,每一年的院校录取分数线会有波动,但是排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对自身报考进行定位。 第二步,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志愿填报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毅力学好,

2024-06-22 12:58:07
高考志愿如何报
高考志愿如何报

高考志愿如何报 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如下: 1、登录指定网页 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电话咨询。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考生仔细阅读网上填报志愿的

2024-06-19 11:13:09
高考志愿如何报?
高考志愿如何报?

高考志愿如何报? 填志愿这样比较稳: 1、冲一冲:把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志愿。 2、稳一稳:把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B志愿。 3、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作为C志愿。 4、垫一垫:将D志愿学校作为垫底学校。 首先是要认真分析自己的位次,所谓的位次就是指自己在全省的成绩排名,要想准确的知道自己能否被这所大学录取,就要认真的分析这个大学近5年来在

2024-06-28 23:28:24
高考如何报志愿
高考如何报志愿

高考如何报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流程: 1、登录指定网页。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3、阅读考生须知。 4、修改初始密码。 5、选择批次填报志愿。 6、检查核对。 7、保存志愿信息。 简要介绍 在普通高校的招生过程中,考生填报志愿不仅关系着能否被高校录取,更为重要的是:填志愿时选择专业、学校内在地规定了学生未来的学业及职业发展路线及发展状态。通常所说的

2024-06-29 20:34:26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怎样正确填写高考志愿 现在,很多地区的高考志愿填报都是采用平行志愿填报的方式。但是平行志愿让不少考生和家长摸不着头脑。个别的考生和家长甚至简单理解为“除了最想上的院校专业外,其余觉得还不错的院校专业就可以放到平行志愿来填。”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平行志愿就没有发挥它实际应有的作用,甚至影响一些考生的录取。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填报平行志愿要注意六大问题。一、填报志愿要慎重艺术类考生要多考一些学校,多取得

2023-12-30 09:18:01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51问:什么是平行志愿? 答:所谓“平行志愿”就是指在某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志愿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投档、录取原则。具体地说就是,将同一科类某批次线上填报了平行志愿的考生按招投总分(高考总分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当遇到若干名考生分数相同时,则按规定科目的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2024-06-18 15: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