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4 11:44:37 | 瀚博招生网
把以前的回答删了,旧的言论总要消亡。一晃2年过去了,心态不同了,偶然看到这篇旧帖,感觉有一些要补充一下,之前高中刚毕业,措辞欠妥,借此机会改进一下,也算是给自己新的机会,我知道不少中介看了会果断投诉,毕竟动了他们的奶酪(一个模式:信息不对称的暴利),现在贴吧也是中介的。
套用牛校网的创始人老查揶揄俞敏洪的一句话:“俞敏洪卖的是梦想,老查卖的是真相”。别误会,不是打广告,你可以仔细辨别一下,那些说动你来留学的理由,哪个不是包在“真相”里面的“梦想”?
抱歉,没有哪个真相是飘在天上的。
我也是从当地的星洲日报上了解到,截止到2017年3月来马留学的大陆学生达到1万2千人,对比5、6年前的2000人,可以用暴涨来形容,当然留学的大气候在这儿,也不奇怪。
算了算2年的帐,4个学期的消费呈梯度式回落(4万,3万6, 3万4, 3万1),感觉花的挺多。和学生中介住过一年,两年中两次因为租房被坑押金(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每学期都在为达到CGPA3.5而分身乏术,没有规律式的熬夜和紧张一直压迫着我的信心,成长一天一天的充实积累。我有3个玩的很好的中国朋友,其中一个是我2年的室友,还有7个同专业的马华和我关系也不错,现在想想,一年级那些难熬的设计项目多亏了他们的热情帮助。关于大学的排名我也不太当回事了,排名只是个心里安慰,今年我上大学的排名和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相当,遇到几个认识的人都表示挺高兴地,但是,我觉得自己应该和所谓的排名保持距离,排名是大学的荣誉,能力是自己的资本,靠着排名来了解一所大学难免肤浅片面。
我接触的一些人中,有很渣的(不只是人品),花钱大手大脚,双峰塔的合影年年晒,抽烟泡吧,学习得过且过,朋友圈总要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很多时候,风光的背后难免狭隘。当然更多的是沉默,敏感的,这些人和他人总保持着距离,无害但你很难搞清楚他们的想法。有一些留学生人数比较多的学院每逢期末考试作弊被抓的人不少,记得有一位朋友和我吐槽过那些让他倍感尴尬的同胞。当然,绝对有能力很强的中国留学生,我很佩服他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自我的要求与约束。“圈子文化”在大部分的留学国家都很普遍,可以理解,中国留学生的圈子总是和当地的圈子隔得很远,但是不去努力的交流而用各种接口疏远才是现象发生的原因。我们在中国不了解自己的国家,在大马不去努力了解每天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画地为牢。
当然我也有幸结识了几个人生级玩家,有的头脑很灵活,善于结交各种年龄的朋友,敢于接触尝试陌生的领域,很大气,有着良好的信誉。有的很善良,但也都敢于抵抗那些不公正的处境而不是低头隐忍。
现在问自己:如果当初决定来大马留学是因为前途渺茫,分数线不够,怯于高考的竞争,抱有侥幸,外加哪些“中介”的忠言,那么请问留学后后你一定会抛开所有的这些缺陷吗?
是与否全在自己,对环境啥的没什么关系。所以私立公立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区别。其实,有很多人同我讲过相同的话“我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抱负,所以这不是我的问题”。现在所有的费用都是家庭来承担,不必为基本的温饱而发愁,但总有一天,你将不再是学生,你会告别你现在的日子,你会为自己的“生存”而苦苦奔波,你会看到比家乡,比马来西亚复杂百倍的世界,生活如同洪水般席卷着你那本就脆弱的土坝,哪些年轻的诳语都将消逝,等你惊醒时却已深陷其中,那将不仅仅是现象中的阵痛,只怕是,到头来世间一场大梦。
说回我以前的观点,选择马来西亚的大都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的人,有的真的是很严重。毕业了还算好的,有的2年不到就转学退学了。大浪淘沙,在哪里都躲不过竞争,自然规律,可总有人不清楚自己的位置。
讲一个近期实习的感受,建筑专业加我一共就2个人,实习目的地定在上海、广州和杭州,我第一轮投了20家事务所,一周过去,全部石沉大海,又投了67家,终于回了4家,然而只有4家,最后定在上海。我同学投了70家,也只回了4家,最后去了北京。失落常有,然而这次申请对我们的打击还是很大的,至少让我们清醒一些,早点知道自己在国内的竞争力很有必要。(反观,想应聘实习生这个最低薪资的职位都如此的不易,危机感能不大吗?)去了事务所我才了解到,我的学历根本不值一提,大都是清一色的海归,英美澳,德意荷,UCLA,米兰理工,英皇家艺术学院,卡耐基梅隆,AA,代尔夫特理工,巴斯。剩下国内打拼出来的也是,同济、武大、华中科技、东北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然而,他们是谦逊,热情的,实习的目的性很强,项目计划的完成很有效率。现在想想,文凭这种东西,能被用作敲门砖,是幸运的,不是说你进了多么好的公司,而是给你第二次看清自己的机遇。
父亲常泼我冷水,总说我这个文凭回来什么也不是,别把自己当回事,不是说放低自己,而是本来就不高。2年前我可能还会不服气的拿那些马来毕业考取美澳的人说事,现在我回过头来思考,在这个海归泛滥的时代,马来也好,中国也罢,我们将何去何从?
插句题外话,我一直以来有关注过3个留学生开设的qq群,其中一位从大三从马大转学去了世纪,具体原因可想而知,不过群里的留学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新加群的小白们都喊她“老师”,一开始很佩服她靠谱的办事态度,收费还算透明,后来她貌似回到国内了,做起了英语培训外加(新/澳/马/英)的申请,毕竟靠近国内的“市场”,感觉这人在朋友圈张扬了些,什么月入8-10万之类的。
另外一位是在公立大学土木系,貌似已经毕业了,在工程院工作吧,建了个群,挺有号召力,答疑解惑甚是慷慨,不过偶尔会有中介混进去打广告(其实中介里也有学生,不过不是本校的,每个群多少都有些爪牙对那些“新人”觊觎着)不过此群群风还是蛮正的,也算是清流啦。
最后一位仁兄貌似搞了N个“某某大学官方群”,每次想加这个群都要被某个管理员私聊一会儿,好不容易加了说了几句话就被踢了,感觉这位仁兄是很有组织头脑的中介,注册了个公司,贴吧,词条经常造访(巡视信息健康---挡其财路者,X),说来也有意思,中介团体内部的权力斗争,貌似是这位仁兄稳坐钓鱼台了,私立申请不收费,公立申请8000(貌似现在下降到5000),对那些犹豫的客户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貌似这个中介内部的成员大都来自私立(想知道是哪几所私立?百度搜索“马来西亚留学”,看看右边的相关院校下面做作的简介你就明白了PS:他们也真是什么辞藻都敢放,高中有没有好好上?)有的家长真的是操之过急反而将主动权拱手相让,还有现在的申请者太缺乏主动性了,恨不得一劳永逸,有现成的绳子就抓,决心做一个文凭养得者。
--------我想说的并不是这3位的经历,而是一个现象---即有的海归回来靠帮助你成为“海归”而盈利。 同样的属性在不断“继承”,这种现象应该在大家决定去哪所大学前指出来,然后自己思考吧!
但,年轻的人啊,不必悲观,人生路远,高考不会是挥之不去的落魄,敢于审视自己的懦弱的过去,倘若你胸膛里还有那团火,那就从现在起重拾自信,相信未来! 瀚博招生网
PS:本人15年回答的百度知道就不要看啦,我那时的想法还是欠缺考量。留学,90%就是一层窗户纸,可窗里窗外的人很少这样想过,总喜欢绕一个大圈只为获得那稀少的有效信息,问题在哪里?时间不多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距离浪潮退去还有一段时期,谁也不想成为风口上的猪。我留学的发轫是因为高二读了薛永先生的几本书,很有启发,现在想起来倒觉得很盲目,一家之言不足信,只有自己尽全力去接触多样的信息来源,才能有走下去的方向。我最深的感触是:困难其实不可怕,因为没有退路,逃不掉的,困难生来就是要被解决的。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怕事惰性,自以为是,变相的封闭自己的感官,漠视侥幸。我很清楚具有批判性的文章并无建树,文末那段话算是结语,送给读完这篇冗长文章的你,期望你能给马来留学带来新的气象!
不喊口号,现在,立刻,马上!
最后说明一下,我只是给了从个人角度出发的引子,讲了一些事情,真实,但我相信并不全面。
---------------------------------------------------------------------------------
画个分隔线,19年年初看回自己一年前的观点,稚气很多啊!想想还是不做任何修改了。现在按期毕业也算是功德圆满。6个学期的课程修满120个学分实感不易,专业学制比国内少了3个学期,很少有喘气的机会,上海实习半年后就回大马,第一次离家整1年,7、8月又在当地的建筑公司实习,期末期间参加了2个竞赛,1月8号毕设结束,马不停蹄的准备去别国的研究生申请,1月30号递交完最后一轮,2月1号终于踏上回家的航班。
很多事等待去做,有些事情总要放下,希望终究是走在认识自我的路上吧!
这里解释一下本校的的建筑专业,比较特别,专业课程学习2年后必须经过半年的实习,随后完成为期1年的课程。其实比较适合有3年diploma的基础的人,班上有四分之一的diploma学位持有者,年龄普遍大我3~4岁,本科毕业后必须读完2年的研究生才能有资格参加马来西亚注册建筑师的考试,目前只有马大(UM)、理科(USM)、博大(UPM)、玛拉工大(UITM)以及国民(UKM)有PAM和LAM的Part2认证,去年理工(UTM)因为一些原因没能通过考核。需要申请建筑硕士的可以考虑前面的5所。大部分的大学建筑学是3年制没有专门的实习学期。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郯城美澳学校高考有空调吗的相关内容。
没有。高考的时间是每年的6月7号至8号,温度不是特别高,而且开启空调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的身体出现着凉的情况,会影响学生的考试状态,即使在考场当中设置空调也不会打开,所以郯城美澳学校高考没有空调。在高考的时候需要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而且考试前不要喝太多水,以防考试当中出现上厕所的情况,在考场当中一旦出考场就不允许再次进入。 以上就是郯城美澳今年高考给用空调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瀚博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郯城美澳学校是公立吗 郯城美澳学校是公立的。 1.郯城美澳学校的历史沿革 郯城县美澳学校于2000年6月在原郯城师范学校基础上创建,文脉绵长,交通便利。建校以来,郯城县美澳学校以优良的办学传统及卓著的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成为郯城学子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 2.郯城美澳学校的办学条件 学校目前拥有东、西两个校区,建有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公寓楼、多功能餐厅、风雨操
郯城中考志愿先填美澳再填一中可以吗 可以。在郯城中考志愿时,可以按照先填报美澳学校,再填报一中的方式。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各学校的招生政策:在填报志愿之前,建议您详细了解美澳学校和一中的招生政策,包括录取标准、学校特色、专业设置等。这样可以更好地评估您被录取的可能性,从而有针对性地安排志愿顺序。 2、具备符合条件:确保您符合美澳学校和一中的入学条件。不同学校可能有不同的要求,例如
2010临沭县中考录取分数线 市直中学的分数线分别是:临沂一中486分、临沂二中400分、临沂师院附中380分;兰山区临沂三中429分、临沂四中467分、临沂七中380分,临沂四中分校和兰山第一综合高中未完成计划内招生计划;罗庄区罗庄一中400分;河东区河东一中466分、河东二中400分、河东三中390分、河东实验中学390分;郯城县郯城一中489分、郯城二中458分、郯城县美澳学校472.5
郯城县二中高考生想复读应该去那里报名, 一、春季高考简介2012年山东省建立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并行的高考制度,打破高考独木桥,建立高考双车道,两类高考均由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负责组织考试和录取,高中学生既可以参加夏季高考,又可以参加春季高考。两类高考毕业待遇相同,毕业证书完全一样。山东省春季高考分“知识”和“技能”两部分。知识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知识。技能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
郯城成人高考残疾人可以报名吗? 只要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并且满足其他报考条件的残疾人是可以报名成人高考的。成人高考报名条件如下: 1.报考高中起点升本科(简称高起本)或高中起点升专科(简称高起专)的考生应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 报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简称专升本)的考生必须是已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
郯城中考分数线2023年公布 2023临沂郯城县中考各高中录取分数线如下: 郯城一中录取分数线650分;郯城二中录取分数线571分:美澳学校录取分数线559分:郯城三中录取分数线528分。 中考录取分数线 中考录取分数线指中考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指省级招生部门根据当地全体考生当年中老成绩水平和国家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相应确定的一个录取新生的最低成绩(总分)标准。只有中考
盐城师范学院宿舍有空调吗 室内都有空调,卫生间配备洗漱台和镜子。 根据盐城师范学院2022年在全国各省的招生批次可知: 盐城师范学院在青海仍然是实行本科一批次招生。 盐城师范学院在山西、吉林、黑龙江、甘肃、贵州、宁夏、广西、云南、四川、陕西、内蒙古、安徽、河南、江西仍然是实行本科二批次招生。 在已经合并了一本二本批次的省份中,盐城师范学院实行的是本科批次招生,对应的省份为
参加小高考也要给高考费用吗 不需要的,只需要你自己提前准备好。备考然后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小高考。除非是私立学校,如果统一缴纳费用的话也需要缴纳,但是一般的话都是不需要的。只需要自己提前备好小高考,准备好去迎接就可以啦。 小高考艺术生报考可以折分增加吗? 小高考艺术生报考是否可以折分增加,需要根据不同高考省份的规定和政策来具体解决。一般来说,小高考艺术生报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折分,以分
2024-07-15 16:03:51
2024-06-21 02:45:12
2024-06-20 08:14:50
2024-07-01 05:59:52
2024-06-23 12:51:22
2024-07-15 09: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