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0 13:48:53 | 瀚博招生网
![]()

地方专项计划的学生可以考研。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只是针对本科生,但是当享受了这个政策的学生本科顺利毕业后,可以根据个人的条件享受考研。
地方专项计划是指地方高校定向招收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一般只为省属重点大学,在国家专项批次之后,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地方专项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隶属于高考三大计划。补充材料:
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只是针对本科生,但是当享受了这个政策的学生本科顺利毕业后,可以根据个人的条件享受考研的,例如,如果学生成绩好,表现好的话,则可以被学校保研。若是学习成绩好,满足了研究生的招考条件,也可以自行参加。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地方专项计划有资格考研么?的相关内容。
1. 地方专项计划的学生具备考研资格。
国家专项计划生可以考研吗 国家专项计划生可以考研 。以下是关于国家专项计划生考研的详细说明: 具备考研资格 :国家专项计划生由于享受国家特殊政策优惠而增加了高考录取机会,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参与研究生入学考试。在研究生阶段,这些政策优惠不再适用,但他们仍然具备与其他考生同等的考研资格。 报名时需明确身份 :在报考研究生时,国家专项计划生需要在报名表中明确填写自己的专项
国家专项生可以考研吗 国家专项生确实能够参加考研。专项计划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招生计划的特殊计划,旨在支持特定区域或群体的教育发展,例如面向贫困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和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等。这些专项计划的考生同样可以报名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只要满足相应的报考条件即可。具体来说,只要你在学信网上能够查询到你的本科学历信息,就可以顺利进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名流程。 专项计划的设立,不仅为贫
云南大学环境工程考研分数线 云南大学环境工程考研分数线:单考计划:英语、政治不低于30分;业务课不低于60分;总分不低于290分;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总分为300分的专业:相应专业国家线单科下降5分,总分下降10分;总分为500分的专业:相应专业国家线单科下降5分,总分下降15分。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1923年正式开学,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
国家专项医学生可以考研吗 国家专项医学生能够参加研究生考试。专项计划指的是与普通计划有所区别的特殊计划,比如针对贫困地区的特定计划,以及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项计划等。这些专项计划旨在为特定群体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专项计划的学生同样可以考研,只要符合报考条件,通过学信网验证本科学历信息即可。 具体而言,国家专项生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报考研究生:首先,考生需具有国家认可的本科毕业证书;其次,
国家专项计划可以填报吗? 不行,一般要符合苏区专项计划条件且高考分数超过了一本线的考生填报。 国家专项计划是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的一种扶贫计划。国家专项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隶属于高考三大计划。 国家专项计划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原则上按招生学校所在批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执行。
国家专项计划考入学生可以转专业吗 国家专项计划考入的学生在满足特定条件和流程的情况下,是可以转专业的 。具体条件和流程如下: 时间要求 :学生必须在第一学年末之前提交转专业申请。 学业要求 :学生在原专业的学习期间,不得有缺考或不及格的记录。 人数限制 :转入的新专业所录取的人数不得超过原专业录取人数的10%,以保持各专业的录取平衡。 申请流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可以同时报吗 可以同时报。 1、高考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或地方专项计划不冲突,互相不影响,可以同时选择。 2、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在志愿填报和录取的时间上都不一样。 3、国家专项计划被录取了,地方专项计划志愿自动失效,国家专项计划没有录取,还可以被地方专项计划录取。 一、国家专项是什么? 指每年在全国招生中单独安排的招生计划,主要以本科一批招生计
国家专项计划可以和地方专项计划同时报吗? 可以同时报,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办法,在本科一批前开始投档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有关省份,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批次前开始投档录取,录取分数不低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地方专项计划的投档办法和录取要求,由各省(区、市)综合有关高校招生实际、实施区域农村招生情况等因素确定。 扩展资料
2023-08-15 18:44:09
2024-05-08 11:33:59
2024-10-02 08:56:50
2024-11-14 10:51:35
2024-10-24 06:41:49
2024-05-24 07: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