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 01:17:03 | 瀚博招生网
![]()
高考分数算法是文理科的总分皆为750分,以卷面实际取得分数为主,也会有一定的加分,比如省级优秀干部加5分,二级运动员加5分,少数民族也有不同的加分政策。
新高考的成绩算法:
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
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新高考分数构成:
总分750分,语文、数学,毕业当年考试,每门150分,开考时间是每年6月;外语,150分。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学考中的选考科目,6门之中选3门,每门100分。
新高考模式:
以新高考“3+1+2”模式为例。“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高考填报志愿技巧:
一、初次筛选:
根据2023年辽宁高考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
二、综合优化:
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三、最终排序:
结合本人2023年辽宁高考实际情况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2023年辽宁高考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
以上数据出自高三网。

2023年辽宁省高考总分是750分。
辽宁省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和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总分为 750分。
其中,语文和数学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满分均为150分。外语科目满分150分,其中听力部分30分,笔试部分120分;听力成绩不计入外语成绩,外语成绩以考生外语笔试成绩的1.25倍计入,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取整。
选择性考试中历史、物理2门首选科目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为 100 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再选科目以转换后的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为100分。
辽宁省选择性考试再选学科每科原始分满分为100分。转换分以30分作为赋分起点,满分100分。将每门“选择考”再选学科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转换分。转换分均保留整数,在小数点后一位进行“四舍五入”。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合理组合院校志原。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成绩,个人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范围中,合理、有序组合院校志愿。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2、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的前列。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当考生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档条件时,计算机系统会将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同时填报的专业志愿不要过少。如果考生只报考某些院校的一两个专业,当考生档案被投档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总分或相关科目成绩偏低,不服从院林专调剂,具体条件受限等原因,面临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3、要积极慎重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中,如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因此,如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会增加被院校录取的机率,但也有可能会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考生要根据自身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选考物理化学生物的考生填报志愿时看理科录取分数就行吧?的相关内容。
新高考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很多专业选历史类也能填报,相同分数在和往年相比排名会落后,所以一定要综合考察
1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其一,选学校VS选专业?这是一个始终存在的两难选择。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学校是专业发展的平台,好的专业不可能脱离学校而存在,考生要在选学校、选专业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其二,省内院校VS省外院校?相比之下,省内院校招生计划更多、分数预估更准、录取机会更大、求学成本更低、职业发展更优。因此,考生应兼顾内外、省内优先,在“稳、保”梯队中更多地配置省内院校。
其三,兴趣导向VS分数导向?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是更高的起点,考生应兴趣优先、兼顾分数,可借助于测评软件,根据身心状况、兴趣特长、性格特点、综合能力、家庭条件等,缩小目标专业的范围。
2新高考怎么报考
高考志愿选择,我们为什么会需要志愿填报软件呢?其实我们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做决策,这些信息包括大学的信息、专业的信息、录取数据、填报系统等等。这些信息在没有高考软件时,我们只能通过自己来搜集,非常繁琐;一旦需要自己一点一点搜集,就会很容易错漏很多信息,造成判断失误。还有很多信息,自己很难搜出来,也有很多网站展示的信息是错误的。
那么有什么好的志愿填报方法?专业的事情教给专业的人做,多请教多咨询多结合,降低出错率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分是怎么样算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
小高考的分数是怎么算的? 各省不一样,例如江苏省的小高考,每门满分是100分,但分成A,B,C,D等类型。 小高考特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会考,考试对象为普通高中高二年级的学生,考试成绩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很多大学也对小高考成绩有所要求,因此从2011年起,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也被称为小高考。 具体科目设置如下: 1、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共有7
高考加分是怎么计算的? 加分是由省招办在投档时直接加在裸分里的投档,由院校来决定是否录取,一般来说,院校都会承认各省加分项的。 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 优惠政策考生加分共分4个类别:即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在全国高校投档适用;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仅限省属高校投档适用;散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仅限省属高校投档适用;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汉族考生加5分,仅限省
新高考赋分是怎么算的 新高考赋分制度中,除了数学、语文和外语这三大主科外,其他科目成绩按照对应等级进行换算,设定了五个等级。各等级对应分数不一,例如,原始分数80分的学生,若其成绩排名位于前1%,那么其赋分可达到100分。 新高考赋分系统下,除主科外的其他科目成绩采用等级制换算,设定五个等级,每级分数各异。具体到某个例子,学生若原始分数为80分,且其成绩位于前1%,则其赋分将获得满分100
高考分数是怎样换算的? 高考各科的分值为: 文科: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政治100分,历史100分,地理100分)综合300分,共计750分。 理科: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理科(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综合300分,共计750分。 此外,上海地区高考总分为660分,各科分值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
艺考高考分数是怎么算的 在中国,艺考高考的满分通常是750分或450分,具体取决于考试的类型和地区的标准。艺考的总分由两部分组成: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成绩。这两部分成绩根据一定的比例合成最终分数。 对于美术和音乐类的专业考试,总分的计算方法是将艺术生的文化折算分乘以50%,再加上专业分乘以7.5后,再乘以50%。这反映了文化课和专业课在总分中的重要性。而在舞蹈类的考试中,综合分则通过将艺术生的
海南高考加分是怎么算的 海南高考分数的算法是实行转换分,呈现的并不是你的卷面成绩,而是你的成绩的排名。 即将所有考生分数呈正态分布,最低分一百分,最高分九百分。中间数为五百分,这样排开。这样的话知道分数就可以利用公式算出自己在全部考生中的具体排名。利于知道自己的排名,可以以此为依据指导填报志愿。而会考分共四十分,不经转换加上去。比如,你高考其他各门成绩转换过后为720分,而你会考35分。则你
江苏高考分数是怎么算的 江苏高考的总分设定为485分,其中理科考生的语文成绩为160分,数学成绩为200分,文科考生的语文成绩为200分,数学成绩为160分,英语成绩则统一为120分。在选考科目方面,每获得一个A+加分,最高可以额外获得一分,四个A等级同样可以额外加分,总共可以获得五分。 值得注意的是,两门选修科目在高考成绩中并不直接参与评分,但它们决定了考生能够报考哪些大学及专业。这些选
福建职高高考分数是怎么算的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参加高职考试时,其总成绩设定为750分。这个总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职业技能测试(实操),它们分别占总分的40%、33.3%和26.7%。 具体来说,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评分标准为:综合卷Ⅰ涵盖了德育40分、语文60分、数学60分、英语40分;而综合卷Ⅱ则包括德育20分、语文30分、数学30分、英语20分。这些
2024-10-02 08:56:50
2024-10-24 06:41:49
2024-05-24 07:27:20
2024-10-02 16:26:16
2024-11-07 05:23:56
2024-10-20 03: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