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0 04:47:04 | 瀚博招生网
![]()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师范类公办普通本科院校,设有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金融数学、科学教育(师范)、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酒店管理、电子商务、教育技术学(师范)、教育技术学、英语(师范)等专业,建校77年。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简介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GuangdongUniversityofEducation),简称“广东二师”(GDUE),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为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校长领航工程基地、教育部教师国培计划基地。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前身为1955年创办的广东教育行政学院,1960年更名为广东教育学院,同年,广东工农师范学院并入;1970年停办,主体下放至肇庆地区新兴县,先后创办了肇庆地区师范学校和肇庆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复办,1982年被确定为省属成人师范本科院校,并于同年开始举办成人师范本科教育,1985年开始举办普通专科教育,1990至2008年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学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设有海珠、花都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35亩。设有教育学院等19个教学院系和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等14个研究机构,开设44个本科专业,分布在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和经济学等9个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学生14000余人,成人在校生40000余人。
师资力量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理念,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889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191人,占教师总数35.05%;有博士学位教师217人,占教师总数40.8%。全校先后有30多人次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先进教育工作者”“南粤教坛新秀”“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等荣誉称号。有省督学3人;教育部校(园)长培训专家1人;“国培”计划国家专家库专家7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工作室主持人3人;广东省级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受聘其他大学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科建设
广东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教育学、数学、生态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
广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生物教育
广东省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心理学、环境设计、体育教育、金融数学、特殊教育、材料化学
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师范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基础科学实验教学中心、音乐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学基地
广东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工科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师范专业本科生校外实习基地、金融数学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
广东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CDIO的工程化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广东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广东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前教育学、美术学、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8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文献126.44万册,电子图书65万册,纸质期刊1137种、报纸80种。购进中国知网系统服务平台(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4个子数据库)。
超星读秀知识库系统服务平台、国道数据外文专题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等多个文献信息资源库;正在筹建特色资源库“中小学教材教参资料数据库”。
科研成果:
2016年-2020年,学校获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6项,学校主持各级各类纵向和横向项目407项,其中国家级24项,省部级245项;自然科学类项目160项,人文社科类项目247项。
学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论文数量为378篇,CSSCI收录130余篇,SCI收录180篇,EI收录73篇,CPCI(ISTP)收录6篇;出版著作98部;获得专利共70项。
学校校徽为圆形图徽,以“师”字为中心形象,取“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三人行必有我师”之意。校徽图案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和“师”字为设计主题,中间图形的圈外配以校名标准中文字体和英文全称,主体部分为“师”字的反白图形,象“书”也象“人”,取“三人行必有我师”之意,寄望学校师生应开放式、科学化地求学和施教,既修业亦修身,符合“进德修业,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
校训
进德修业、为人师表
以“进德修业为人师表”为校训。坚持“民主与科学并重、人文与自然统一”的办学理念,秉承“追求真理、关注民生、勇于担当”的优良传统,教育师生“学为君子,兼善天下”,着力培养“文化知识广、专业基础实、职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
校庆日
校庆日为每年的12月25日。

广东科技学院松山湖校区是本科。
广东科技学院(Guang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拥有南城和松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图书馆藏书359.28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亿元;开设本科专业41个、专科专业18个;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
师资力量 瀚博招生网
据2021年3月广东科技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共有专任教师781人,学校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85%。先后有21名教师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及中文核心期刊720余篇;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奖励430余项。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广东科技学院

松山湖理工学院是本科吗 是本科。 松山湖理工学院是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是东莞理工学院其中的一个校区,属于公立大学,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是本科学校。 本科是大学本科的简称,是学历的一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一般可获学士学位。 大岭山到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怎么走 公交线路:大岭山10路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本吗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是专科。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每个省份招生批次不同,有专科批,我们按照它在普通类最前的招生批次,可以看作是专科院校。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在各个省份的招生批次及各批次录取分数如下: 新高考3+1+2模式省份 省份 批次 科类 专业组 最低分 最低分位次 广东 专科批 历史类 -- 378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有本科吗?,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是几本院校啊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不是一本也不是二本院校,而是广东省的一所专科学校。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有46年办学历史,是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9379人,高职扩招学生9054人。大学代码:12060,学校性质:省属公务,录取批次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2022是多少分?2023高考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录取?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内一所公立性质的理工类型的高校。很多广东省内的高考生都希望能知晓“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最新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考上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有多难?广东省内的考生究竟要考到全省多少名,才有机会被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等问题的答案,本文五米高考将为大家奉上广东松山职业
东莞松山湖理工学院(东莞松山湖大学)录取分数线 起点: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大学路行驶2.9公里,左转进入石大路辅路 2.沿石大路辅路行驶180米,右转进入上场路 3.沿上场路行驶510米,直行进入长富街 4.沿长富街行驶64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莞长路 5.沿莞长路行驶13.5公里,进入莞长路 6.沿莞长路行驶210米,在第2个出口,朝G107(北)
东莞东华初级中学生态园校区公办班有几个 没有。根据查询东华初级中学官网得知,2023年东华初级中学招生分两个校区,东城校区招收初一新生46个班,其中公办班2个,除招收东华小学毕业生外,对外招生19个班,生态园校区招收初一新生60个班,没有公办班,除招收东华小学毕业生外,对外招生46个班。东华初级中学创建于2002年8月,是东莞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民办公助性质的全日制寄宿学校,由东莞市东华实业发展
三江学院东山校区几本 三江学院作为一所综合类民办大学,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于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它不仅是江苏省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而且是全国首批四所民办本科高校之一,具有较高的教育质量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江学院东山校区是学校新增设的分校区,坐落于南京市江宁区中水路58号,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生活条件。该校区的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致力于培养具有创
广西艺术学院南湖校区是本科吗 广西艺术学院南湖校区是本科。 广西艺术学院(GuangxiArtsUniversity),简称“广艺”,坐落于中国绿城——广西首府南宁市,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是华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科研成果 2003至2006年,学校共立项建设42项科研项目,其中教育部3项,文化部1项,自治区教
2024-10-24 06:41:49
2024-05-24 07:27:20
2024-10-02 16:26:16
2024-11-07 05:23:56
2023-08-15 18:44:09
2025-07-17 20: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