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苏州大学本科有什么专业

2024-08-02 08:46:18 | 瀚博招生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2010285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苏州大学本科有什么专业相关的问题,今天,瀚博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苏州大学本科有什么专业

苏州本科大学有几所大学

院校专业: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 “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是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苏大人始终秉承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校训,坚守学术至上、学以致用,倡导自由开放、包容并蓄、追求卓越,坚持博学笃行、止于至善,致力于培育兼具“自由之精神、卓越之能力、独立之人格、社会之责任”的模范公民,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输送了5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包括许德珩、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赵朴初、钱伟长、董寅初、李政道、倪征日奥(yù)、郑辟疆、杨铁梁、查良镛(金庸)等一大批精英栋梁和社会名流;谈家桢、陈子元、郁铭芳、宋大祥、詹启敏等50多位两院院士,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苏州大学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学校设有 36个学院(部),拥有全日制本科生27897人,硕士生15943人,博士生5061人,留学生1271人。学校现设132个本科专业,4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2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9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截止目前,学校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共15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学校现有 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4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4个省部级哲社重点研究基地,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5个省部级工程中心。,全校现有教职工 5847人,专任教师3319人,其中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位两院院士,8位发达国家院士,34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位“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3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4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各类国家级人才近300人次,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已初步形成。,苏州大学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具备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和国际性的卓越型人才为定位,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积极深化人才培养系统化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被列为全国首批 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特区;学校设立了3个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敬文书院定位于专业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唐文治书院在“第一课堂”开展博雅教育,紫卿书院致力于打造“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试验场。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23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1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近年来,苏大学子每年获得国家级奖项700余人次,在全国“挑战杯”、奥运会等国内外各类大赛中屡屡折桂,在校硕士生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上发表论文,相关成果入选“2018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学校实施 “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战略,科研创新工作取得累累硕果。2021年截至11月,人文社科领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45项,其中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艺术学年度项目3项,位列全国第5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数14项,全国第8位,连续三年位列全省首位;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4项,一等奖获奖数位列全国第11位。自然科学领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1项,国防重大项目1项;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20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第一合作单位),第八届树兰医学奖1项,第三届“科学探索奖”1项;2021年度最新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位列全球高校第41位、全国高校第14位;23人次入选2021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位列全国高校第5位。2020年全年发表三大检索论文4774篇,其中SCIE收录3085篇,位列全国高校第26位;授权知识产权1390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681项、国际专利授权29项,实现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210件。此外,苏州大学还入选科技部、教育部首批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高校。,学校按照 “以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的发展思路,全面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学校先后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拥有来自全球的来华留学生千余人。2010年,入选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援建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2011年,在老挝成功创办中国第一家境外高校——“老挝苏州大学”,该校现已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上的重要驿站和文化名片;2018年,学校发起成立中国—东盟医学教育大学联盟,打造中国-东盟健康命运共同体,助推“一带一路”建设;2019年,全球首家红十字国际学院挂牌成立,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2020年,学校获批建立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苏州大学现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未来校区四大校区,占地面积 4586亩,建筑面积166万余平方米;学校图书资料丰富,藏书超500万册;拥有丰富的中外文数据库资源,电子图书215万余册,电子期刊192万余册,电子学位论文1225万余册。学校主办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科学版和法学版三本学报及《代数集刊》、《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中国血液流变学》和《语言与符号学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其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近年来,刊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二次文献转载摘编,其转载量一直位居综合性大学学报排名前十。2018年,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教育科学版)双刊同时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核心期刊,2021年同时入编北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CSSCI核心(2021-2022版)来源期刊,《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和《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为CSSCI扩展版(2021-2022版)来源期刊。,新时代,孕育新机遇,呼唤新作为。全体苏大人正以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球的视野,顺天时、乘地利、求人和,坚持人才强校、质量强校、文化强校,依托长三角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区域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成为一所更有格局、更有情怀、更有作为的大学。

其他信息:

苏州科技大学有三个校区,分别是石湖校区、江枫校区和天平校区。苏州科技大学是住建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全国首批承担援外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项目高校、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为CDIO工程教育联盟、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成员单位。

材料补充:

苏州科技大学前身苏州科技学院于2001年9月由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为建设部直属院校,1983年筹建(其前身苏州建筑工程学校于1953年成立);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为铁道部直属院校,1980年成立(其前身苏州铁路中学于1951年筹建)。2000年两所学校的隶属关系同时划转到江苏省,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16年3月,学校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大学本科有什么专业瀚博招生网

苏州大学本科有什么专业

如果单纯看专业或学科实力,苏州大学在国内学科评估中最为突出的是软件工程、设计学,为A类专业,而其应用经济学、法学、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光学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药学也接近A类水平。
而从学科地位看,该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双一流学科;纺织工程和临床医学(血液病内科学、放射医学、骨外科)则是国家重点学科。
报考苏大,考生可在上述范围的选择相关的专业。
PS:从分数线看,录取线较高的专业有软件工程、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数学类、医学影像学电子商务金融学等。

苏州大学本科有什么专业

2023常熟理工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

常熟理工学院是江苏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是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全国第一所试点高校,至今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多万名各类人才。学校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苏州常熟,建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1958年公立工科江苏省人民政府
那么常熟理工学院的优势专业都有哪些,下面小编就给出常熟理工学院最好专业排行榜:自动化专业共有90人认为常熟理工学院的自动化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7[满分5.0]。下面是自动化专业的详细介绍: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自动化类¥7095
薪酬超过65%的专业北京市
16%在北京市工作男生较多
男81%-女19%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自动化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包括技术研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通信系统、钢铁企业、工矿企业、铁道、化工、航空、海关、税务、工商、外贸、大专院校及政府和科技部门等。随着自动化产品不断普及,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居的应用,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就业前景更为广阔,选择方向也会更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共有80人认为常熟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下面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详细介绍:专业介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级学科机械工程专业下的二级学科。此学科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和工业化水平。该专业涉及到机械行业中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诸多的方向,是社会需求很大的一个行业。就业方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高新技术公司应用CAD及分析软件从事各种机电产品及机电自动控制系统及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如:进行工业机器人、微机电系统、智能装置等高新技术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试验与研究工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共有73人认为常熟理工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8[满分5.0]。下面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详细介绍: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电气类¥6842
薪酬超过56%的专业上海市
14%在上海市工作男生较多
男83%-女17%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最好的是电业局。然后是设计院。最艰苦的是工程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共有66人认为常熟理工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下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详细介绍: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材料类¥6875
薪酬超过57%的专业上海市
16%在上海市工作男生较多
男74%-女26%专业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学科门类中的一级学科,下设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就业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多进入各钢企、制造企业、汽车厂,以及陶瓷、水泥、家电等企业。就业范围广泛。一般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方向多进入钢企和相关研究院,高分子及非金属方向多进入陶瓷、玻璃、涂料、家电等行业,多属大型国企、军工、民企和科研院校。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偏应用的材料加工和其他一些研究方向,相对找工作容易一些。英语专业共有50人认为常熟理工学院的英语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7[满分5.0]。下面是英语专业的详细介绍: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外国语言文学类¥5741
薪酬超过23%的专业北京市
13%在北京市工作女生较多
男16%-女84%培养目标: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就业方向:英语专业毕业生适合于外经贸各部委、贸易公司、涉外机构、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金融国贸等单位的文秘、翻译、业务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等工作,同时也适合于各级政府涉外部门、各类外向型企业或公司以及银行、保险、海关、边防、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工作等工作。软件工程专业共有37人认为常熟理工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下面是软件工程专业的详细介绍: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计算机类¥7427
薪酬超过74%的专业北京市
21%在北京市工作男生较多
男78%-女22%培养目标:培养适应计算机应用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
财务管理专业共有33人认为常熟理工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7[满分5.0]。下面是财务管理专业的详细介绍: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工商管理类¥6357
薪酬超过41%的专业北京市
10%在北京市工作女生较多
男28%-女7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就业方向: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后大多数都是从事会计类职业,一般要花大量实践工作才能得到运用,现在中国企业主很难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的作用,还是一手抓,对于资金的管理没有一整套管理来运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共有29人认为常熟理工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5.0[满分5.0]。下面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详细介绍: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数学类¥6070
薪酬超过32%的专业北京市
13%在北京市工作男生较多
男56%-女44%培养目标:数学与应用数学是一个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才。就业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共有29人认为常熟理工学院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8[满分5.0]。下面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详细介绍: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机械类¥7897
薪酬超过83%的专业上海市
19%在上海市工作男生较多
男89%-女11%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测控与仪器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公司企业或科研院所等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和开发工作;能从事技术经济分析、质量管理和生产组织管理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共有28人认为常熟理工学院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8[满分5.0]。下面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详细介绍: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电子信息类¥7276
薪酬超过69%的专业上海市
13%在上海市工作男生较多
男80%-女20%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就业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侧重微电子领域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工艺、制作及应用,与同类专业相比具有覆盖面宽、面向企业应用等特点。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电子领域宽厚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能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及相应新产品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如果你对常熟理工学院专业排名有异议,欢迎在评论中进行修正。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瀚博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苏州大学本科有什么专业”相关推荐
苏州大学各校区有何专业? 苏州本科大学有几所大学
苏州大学各校区有何专业? 苏州本科大学有几所大学

苏州大学各校区有何专业? 苏州大学各校区的专业,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光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畜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设计学、工商管理,高等教育学、信号与信息处理。 生物医学电

2024-07-08 21:41:01
苏州科技大学开设专业有什么(国家特色专业有哪些)
苏州科技大学开设专业有什么(国家特色专业有哪些)

一、苏州科技大学开设专业专业名称学科门类专业类别学制金融工程经济学金融学类四年社会工作法学社会学类四年思想政治教育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四年学前教育教育学教育学类四年小学教育教育学教育学类四年汉语言文学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四年汉语国际教育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四年英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四年,五年日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四年广播电视学文学新闻传播学类四年历史学历史学历史学类四年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数学类四年

2024-04-11 08:23:13
苏州大学在职本科有哪些专业
苏州大学在职本科有哪些专业

苏州大学专业 苏州大学专业有体育教育、新闻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纳米材料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哗激辩与技术、软件工程等。 苏州大学一共有132个本科专业,王牌专业主要是设计学、软件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法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体育学、基础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理论、药学等。 体铅蚂育教育、新闻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

2024-06-04 11:15:32
苏州科技大学自考本科有哪些专业
苏州科技大学自考本科有哪些专业

苏州科技大学自考本科有哪些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前教育。 1、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强电(电为能量载体)与弱电(电为信息载体)相结合的专业,要求掌握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供配电与用电技术等。 2023苏

2024-05-19 01:18:08
苏州大学开设专业有什么(国家特色专业有哪些)
苏州大学开设专业有什么(国家特色专业有哪些)

一、苏州大学开设专业专业名称学科门类专业类别学制哲学哲学哲学类四年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类四年财政学经济学财政学类四年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学类四年金融数学经济学金融学类四年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四年法学法学法学类四年知识产权法学法学类四年社会学法学社会学类四年社会工作法学社会学类四年思想政治教育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四年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学类四年教育技术学教育学教育学类四年学前教育教育学教育学类

2024-04-08 02:00:24
苏州大学专接本专业有哪些
苏州大学专接本专业有哪些

苏州大学专接本专业有哪些 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工商管理、金融学、药学、工程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苏州大学继续教育由成人学历教育、自学考试和培训教育三种办学形式组成。成人学历教育办学层次包括高起本和专升本,招生专业28个,现有函授、业余等在籍生1万余人,

2024-06-27 21:37:02
江苏三本有什么好专业?
江苏三本有什么好专业?

江苏三本有什么好专业? 我觉得会计比较好,因为学历不高所以其它就没有必要学了。因为其它就要高学历,而且你很内向所以我觉得不适合你!至于学校我觉得你你江苏京江比较好,因为学校的老师比较好(是江大的),那的专业学习氛围也比较好!在南京的话,我觉得南京大学的什么学院比较好,我同学就是那里的。听他说还可以吧!但毕竟是本三没有本二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嘛!有本二还是抓住吧!祝你好运! 三本院校有那些好的

2024-06-30 11:36:19
苏州大学二本有哪些专业
苏州大学二本有哪些专业

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其他信息: 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是二本大学,不是一本大学。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创建于1952年,其前身为江苏教育学院。学院于195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改革开放以来于1978年恢复招收全日制普通专科生以及全日制本科生(专升本),1996年恢复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四年制),曾与华东师范大学等985、211院校联合举办研究生班。2002年成立江苏

2024-05-08 18: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