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考指南 > 正文

福建高职高专补录分数线是多少

2024-09-07 02:30:37 | 瀚博招生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福建高职高专补录分数线是多少相关的问题,今天,瀚博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福建高职高专补录分数线是多少

2006年福建高职高专补录分数线是多少

本报讯 今年我省普通高招录取进入最后一个批次———高职高专批,今年我省专科批(包括专科提前批与高职高专批)共计划招收71379人,其中有677所院校参与高职高专批招生。昨晚8时前,这些院校进行了首轮投档,并按照1∶1.2的投档比例划定投档线(本报披露的其中26所生源充足院校的投档线,仅供考生家长参考,具体以省高招办公布的数据为准)。

据了解,高职高专批录取工作从今日起至21日结束,其中8月19日为征补志愿时间,届时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前往县(市、区)高招办填报本批次征求志愿,8月20日为征求志愿录取。

省内部分院校投档线超本科线

从各院校首轮投档的生源情况来看,省内本科院校的专科招生计划成为考生们竞相追逐的目标。部分院校的投档线甚至超过本科线。

例如:厦门大学理工类计划40人,投档48人,投档线522分。集美大学理工类计划440人,投档547人,投档线469分。福建中医学院理工类计划115人,投档143人,投档线457分。厦门理工学院文史类计划76人,投档97人,投档线513分;理工类计划35人,投档42人,投档线492分。华侨大学文史类计划225人,投档239人,投档线498分;理工类计划75人,投档81人,投档线458分。福建师范大学文史类计划250人,投档300人,投档线481分;理工类计划50人,投档61人,投档线435分。福建工程学院文史类计划80人,投档102人,投档线478分;理工类计划720人,投档884人,投档线458分。福州大学文史类计划50人,投档60人,投档线470分;理工类计划100人,投档121人,投档线411分。闽江学院文史类计划345人,投档420人,投档线451分;理工类计划260人,投档312人,投档线376分。莆田学院文史类计划155人,投档190人,投档线451分;理工类计划525人,投档564人,投档线314分。

此外,省内绝大多数专科院校通过首轮投档就能完成招生任务,仅有29所院校需要启动参考志愿录取,一些老牌专科院校不但通过首轮投档就满载而归,有的线上第一志愿报考人数还远远超出计划数。

例如: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文史类计划615人,投档749人,投档线469分;理工类计划842人,投档1014人,投档线409分。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文史类计划65人,投档78人,投档线447分;理工类计划238人,投档288人,投档线401分。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史类计划307人,投档317人,投档线394分;理工类计划515人,投档570人,投档线314分。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史类计划862人,投档1039人,投档线396分;理工类计划1900人,投档2113人,投档线314分。

绝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遇冷

据统计,在专科批录取中,冷热不均的情况在省外院校中同样存在。电子、金融、财经、生物、通信工程等应用性强、就业前景看好的专科学校,或地理位置好、专业优势强的交通、理工、海运、航空类院校均受到考生的青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绝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遇冷,有的第一志愿线上只有零星几人甚至出现了空档状况。

例如: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文史类计划4人,投档5人,投档线453分;理工类计划16人,投档21人,投档线457分。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史类计划6人,投档8人,投档线482分;理工类计划9人,投档11人,投档线470分。广东财经职业学院文史类计划15人,投档18人,投档线502分;理工类计划15人,投档18人,投档线463分。广东金融学院文史类计划5人,投档6人,投档线537分;理工类计划5人,投档6人,投档线485分。华东交通大学文史类计划3人,投档4人,投档线512分;理工类计划12人,投档15人,投档线485分。江西财经大学文史类计划11人,投档18人,投档线530分;理工类计划12人,投档16人,投档线500分。上海海事大学文史类计划5人,投档6人,投档线512分;理工类计划7人,投档9人,投档线506分。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文史类计划16人,投档20人,投档线481分;理工类计划8人,投档10人,投档线470分。上海商学院文史类计划4人,投档5人,投档线529分;理工类计划4人,投档5人,投档线501分。天津工业大学文史类计划5人,投档6人,投档线515分;理工类计划26人,投档32人,投档线492分。西南政法大学文史类计划20人,投档25人,投档线511分;理工类计划20人,投档25人,投档线467分。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文史类计划1人,投档2人,投档线518分;理工类计划3人,投档4人,投档线525分。

福建高职高专补录分数线是多少

北京的科技,交通,邮电和林业四所大学哪个更好?

二、成绩与招生分数的最佳结合

招生录取线是高校关心的焦点,学校希望这条线能给自己带来优秀的生源;同时这条线也是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校门的最大门槛,考生希望能上线,圆自己的大学梦。但对于不同省市的考生而言,门槛的高度是不同的。目前各省市高考试卷、计分的方式有很多种,各省之间不具有可比性,但各省内部是统一的。主要的试卷种类是:“3+1”卷、“3+2”卷、“3+X”卷、新教材卷、标准分卷、“3+X(大综合,不分文理科)”卷。而且近年来各省采用的试卷种类都在变换,所以在根据高考分数选择高校或专业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标注的是哪种试卷分数,你所在省份今年的分数计算方法与往年是否一致。尽量采用本校上一届同学的数据来分析录取的可能性。但不管是采用哪一种计算方法,考生自己的考试成绩是最关键的。高考,是对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身体、心理素质的一种综合考核。因此,高考场上有很多变数,平时学习成绩好的考生不一定就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但不管怎么样,志愿还是要填,如何科学、准确地估计自己的高考成绩,让自己的高考成绩在所报考学校的招生录取线之上?这是个值得研究,同时也是高考考生关心的问题。我们在本章里试图从平时成绩、模拟考试成绩、高考估计成绩等方面分析,帮助学生据此填出最符合自己考试成绩的学校志愿。同时列出了参与第一批、第二批本科招生的学校名单,并根据有关数据分析,提供了各学校录取分数线与地方本科第一批、第二批录取分数线的差值,让广大考生了解报考某个学校竞争的激烈程度,进而慎重的填好学校志愿。

(一)学生成绩

1. 平时成绩

平时考试的内容几乎已覆盖了高中课程的全部内容,平时的考试成绩基本上可以反映一个学生的学识水平。在高中阶段,平时的周考、月考、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成绩几乎连在了一起。学习好的学生对应接不暇的考试如同做课后作业一样,轻轻松松地完成,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学习差的同学赶上会做的题也轻松,但是,一旦遇到了不会做的题就发蒙了。在进入模拟考试之前,应对自己在高中三个学年的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的平时成绩进行汇总,看看是哪个阶段考试成绩差,对成绩进行一次分析,看看自己高中阶段平均成绩和成绩变化的趋向。二是科学判断成绩。通过考生的平时成绩变化趋势,推断出考生的模拟成绩和高考成绩。一般来说,平时成绩一直比较好的考生,各方面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如没什么大的失误,高考成绩都不会差;而平时成绩飘忽不定的考生在某些方面存在知识上的缺陷,高考能不能考好是个未知数,这类考生必须经常分析自己平时的考试,看看在哪些方面还不够扎实,查缺补漏,争取在考场上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好成绩。这样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才有把握,为考上好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模拟考试成绩

高三学生在经历很多次考试之后,在高考前夕还会面临3~4次的模拟考试。目前各学校组织的各种模拟考试,是针对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补救方式。每次模拟的题型,都是依据高考题型设计的,但是,由于每次模拟的试题涉猎的知识点不同,不能以某一次的模拟成绩作为高考成绩的参照依据,必须以数次模拟成绩作为高考成绩的参照依据,这样方能准确预测自己的高考成绩和选择填报相应院校。高考前三次模拟考试平均成绩与考生的高考成绩比较接近。从一般的规律来看,高考前的数次模拟考试的平均成绩,可以视为考生的基本实力和考生的高考成绩(与真正的高考成绩的偏差幅度较小)。每个学校在设计高考模拟卷时,都会考虑如何提高考生的自信心的问题,因此,模拟试卷一般都是先难后易。模拟考试的难度一般要比高考稍难一些,因此,其高考成绩会比模拟成绩高一些。一般来说模拟成绩从一模到最后一模,会一次比一次高,至于高到什么程度,要因人而异,其提高的幅度一般在10分左右。发挥好的同学高考成绩会比模拟成绩高出30分左右,极个别稍低一点。因此,认真分析模拟考试成绩,对依据自己的估分填报志愿的考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高考估分原则和方法

高考志愿填报实际上是我国高考制度控制高校招生不平衡和对考生进行分流的一种有效形式。考生要想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和专业,就必须填好自己的志愿,而做好这项工作是以考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基础。因此,研究和判断考生自己的高考成绩,是考生填报志愿的一个最为基础的依据,是能否选择好与自己高考成绩相匹配的院校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估分估计得好,便可以依据自己的分数填报与自己成绩相适应的院校;估分估计得不好,不论分数高低,都很难填报与自己成绩相适应的院校。每年都会出现高分的考生落榜,许多考生不能如愿以偿地考上自己完全可以考上的院校,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填报志愿时对自己的成绩估计不准。现在的高考志愿填报,有高考前填和高考后填等方式,高考后填志愿又分考后不知道成绩与知道成绩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需要对高考成绩作判断和分析,这种判断和分析的主要依据应该是平时成绩与模拟考试成绩,考生必须依据自己平时成绩和模拟成绩估计出自己的高考成绩。在学校和老师能够提供前几届毕业生平时和模拟成绩的条件下,判断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看自己与所在学校前几届毕业生的平时和模拟成绩的高低,判断自己的高考成绩。二是将自己平时、模拟成绩在班级和学年的排位与前几届毕业生相比较,判断自己的高考成绩。三是看自己与所在学校前几届同等成绩的毕业生高考成绩,判断自己的高考成绩。四是看自己在高考中的发挥情况,判断自己的高考成绩。知道成绩后报志愿是一种科学的报考时间,它可以使考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平等环境中自由竞争,这是今后招生制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方向,最关键的就是要充分掌握高校招生的各种信息。这里说的估分主要是针对考试后但不知道成绩时填报志愿的情况,总的来讲,考生必须依据自己在高考考场上的发挥情况估分来判断自己的高考成绩。具体应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估分原则

估分是对考生记忆力的检验。记忆力好的学生,一般都能较为准确地估计自己的 分数;记忆力差的学生,估分一般都不准确,有的甚至相差很大。一般来说,男同学估分偏低,女同学估分偏高,这和性别差距有一定关系,这是因为男生能够专注和理性分析,女生则不能。但是,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也有个别的男生不能专注和理性分析,估分肯定不准或偏高;也有个别的女生能够专注和理性的分析,估分很准,上下相差3~5分。那么,如何较准确的估分呢?平时估分偏低的考生在高考后可适当地提高估计分数,其幅度要在分析平时估分和实际分数差的基础上确定。平时估分偏高的考生在高考后可适当的降低估计上分数,其幅度也要在分析平时估分和实际分数差的基础上确定。总之,在高考估分时,一定要掌握几个估分的原则:

A. 答对的题记分。高考后拿到标准答案时能肯定记住答对的题记分,模棱两可的不记分,这是准确估计高考分数的一个重要原则。能够坚持这个原则的考生,估分就会准确;不能坚持这个原则考生,估分就不会准确。

B. 模棱两可的题可适当计分。如果考生能按答对的题记分这一原则估分,那么,在此基础上可以按模棱两可的题实际分数40%的比例计算分数。但是,这种估分的前提是考生对那些考题还有一些把握,虽然,不能完全肯定答对。

C. 估分要注意的三个问题:一是答题与涂卡有误问题。题答对了,卡涂错了不能算答对题也不能记分。这种情况几乎每年都会在一些考生中出现。二是低分高估问题。考虑自己的高考分数低,在家长、老师和同学面前没有面子,一些考生故意高估自己的分数,糊弄家长和老师。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拖泥带水过今天也拖不过明天,还不如实实在在估分,方能填报与自己高考成绩相对应的院校,以避免出现低分高报。三是高分低估问题。一些平时成绩都很好的考生,觉得高考太顺利了,心里却没有底了,故意低估自己的高考分数,导致失去填报一些理想志愿的机会,后悔都来不及。

(2) 估分方法

每个高考考生考完后都会估计自己的分数,准确的估分对考后填报志愿的考生尤其重要。但要准确估分,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根据多年来对高考成绩的分析,现总结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供广大考生参考:

A. 记录法。考生要想准确的估分,就应在高考考场上,在做完试题后,有意识的记住一些题和答案,尤其是那些自己有一些把握,但又不能确定的题。考试结束后,把高考题和答案凭记忆分科记录下来,这样对照标准答案时才会有依据,估分才能接近实际分数。

B. 对照法。现在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一般在高考后很短的时间里,各种媒体就会及时的公布高考试题和答案。考后考生在准确记住自己的答案基础上,要注意各种相关媒体在这方面的反应,根据自己考后凭记忆记录下来的考题和答案,认真对照高考标准答案。记住考题答案是正确的,应如实估分,对的记分,不对的不记分。

C. 判断法。实在是记不住的或模糊的答案,又有考题不难和会做的印象,可按实际考题分数的60%计算分数。

(二)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最低录取分数线,各高校录取分数线,高校的专业录取分数线。这三条录取分数线的划定根据具体的情况有所不同,对考生的升学有重要的影响,下面就对它们作简单的介绍。

1.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最低录取控制线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分为四个部分:重点大学录取范围(重点本科线以上)、普通大学录取范围(普通本科线以上)、专科录取范围(专科线以上)、落选范围(专科线以下)。应该说明的是:重点本科线是按照1∶1.2的比例划定的。假如说全国的重点大学今年在湖北省共招生10 000人,那么按分数从高到低为序第12 000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湖北省的重点本科线。也就是说,这12 000人有资格参与重点大学的录取竞争,而且最后有2 000人将被淘汰,参加普通高校的第二批的录取竞争。至于在这12 000人中录取谁,由各高校说了算,省招生办公室负责进行监督。为了减少不公平现象,各高校都制定了许多规范性措施或制度,避免出现高分落选现象。录取大致上以每10分为一个分数段,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前面的大多数分数段为必录分数段,在此区域内的考生都必须录取。而在最后的一两个分数段内,学校有权力按自己学校的特色选择考生。比如,有些对外交往较多的学校对英语成绩特别重视,总分接近的情况下优先录取英语分数高的学生。有些理工科为主的学校对数学成绩特别重视,优先录取数学成绩好的学生。有些学校优先录取优秀学生干部,有些学校优先录取体育特长生,有些学校优先录取文艺特长生等等。设置1∶1.2比例,主要目的是让重点大学有更宽的挑选,选拔更适合学校特点的人才。不管怎么说,上重点本科线的同学中总有接近20%的同学要在竞争中落选,进入第二批普通高校录取范围。所以,上重点线不等于进了重点大学。然而在第二批录取竞争中,这20%的同学分数是最高的,属于各普通高校争相录取的热门人物。

同样,上普通本科线也不一定能上普通本科高校,因为普通本科的划线比例为1∶1.1,也就是说,有10%左右的同学要进入第三批(专科)阶段录取。专科的划线比例为1∶1,也就是说,上专科线的同学事实上有学校可读,除非你主动放弃被调剂就学的机会。

2. 大学录取平均分数线

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录取分数线。在同一个省,不同的高校录取平均分数线高低不同;在不同的省,同一所高校录取分数也错落有致;在不同的年份里,高校的录取分数也有“大小年”之说,也就是说,可能一年高一年低。但高校是有一定档次的:不管在哪一个省,好学校的分数就是高,不服气不行。尽管下一次高考的录取成绩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基本上都在它所在的小组中上上下下,不会轻易脱离这个小组。具体来说,影响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地区因素

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的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不同,甚至还有很大的差别。这主要是由高校在各地区的招生计划和各地区的考生人数来决定的。一般来说,各高校在学校所处省份的招生计划比较大,在其他省份的招生计划相对小些。所以高校较多的地方的考生考上大学的机会较大,同样,名校所在地的学生考上本地好大学的分数就会相对低些。一个地方的考生人数越多,在高校在这个地方的招生计划总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这个地方的考生考上大学和考上好大学所需要的分数就会高一些,而那些考生少一些的地方的考生就有更多的机会。从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像北京、上海及一些边远地区的考生考上大学的成绩都比较低。所以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就要分析拟报院校近三年在本省市内招生数量变化趋向,各高校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三年的招生计划和实际录取人数,从中找到一定的规律性,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

(2)招生计划

在国家高校扩招的前提下,虽然总体上招生计划是按一定的比例增加,但是,名牌院校招生计划增长的幅度不大。一般院校、特别是高职招生计划增长的幅度较大。在高校不扩招的前提下,各高校在某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招生计划也会出现变化,即院校总的招生计划相对稳定,但是,在某些省、直辖市的招生计划会出现增加或减少或今年多明年少后年多等情况 。研究各高校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计划和实际招生数量的变化,可以帮助考生依据成绩较为理性地选择填报理想的院校。如某一个高校在当年不增加招生计划时,其录取分数线也会相对稳定,考生估计自己的成绩很难达到这个水平,只能选择放弃。但是,当这个高校大幅度增加招生计划时,其招生分数线就会下降。如果考生自己估计的高考分数接近该高校的录取分数段,便可以考虑填报这个高校。

(3)考生的报考情况

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凭感觉、同学的影响等感性的因素来填报,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盲目性。一些比较好的高校自然是考生关注的焦点,成绩比较好的考生就纷纷报考这些学校。同班、同学校的关系较好,成绩不错的同窗好友也相约报考同一所学校。由于招生总量的控制,不可能每一个考生都能如愿,报考的考生越多,该学校的招生分数线就会越高;报考的考生越少,则此学校的招生分数线就会越低(当然,这种低还是有一些限度,考生必须要达到学校所处招生批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如果不慎重的选择学校,往往会出现“自相残杀”的情况。这也是一些重点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出现“大小年”现象的主要原因,但一些全国著名的重点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考生报考,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远远高于其他学校,这种情况不是很明显,即使存在“大小年”,其分数差别也不会太大。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了解考生所在省各考区考生志愿填报情况。

(4)当年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

每年的高考题难度不一,但这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一样的,虽然有部分尖子考生受考题难度的影响不大,但绝大部分考生都会受到影响。考题简单,大家考的分数都比较高,反之,分数都比较低。而各高校每年的招生计划还是得完成,其招生分数线也就会随着考题的难易出现高低。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不要光看绝对成绩,还要看自己与其他考生的相对成绩。相对于前面两个因素,这个因素对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影响要小些。

3. 专业的录取分数线

由于社会发展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一,一些专业相对于另外的专业来说,毕业生将来的就业机会多一些,或者是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方面都强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这样就在高校专业中有了了冷门与热门之分,即使是你上了某个学校的招生分数线,如果专业报得不好,也有可能考不上这个学校。在同一个学校中,各专业的录取平均分数相差悬殊(最高与最低可能相差100分左右)。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要充分考虑这点,在专业和学校选择上做出一定的取舍。如果钟情于某个专业,而自己的成绩又上不了好学校的这个专业,就得考虑稍差的学校;如果钟情于某个学校,专业方面就可以考虑得少一些。

(三)以成绩为基础填好志愿

在前面部分,我们介绍了估分的方法以及各种录取分数线的影响因素。这两个方面考生都必须重视,最好的状况是考生的高考成绩能与录取分数线完全吻合。不顾自己的成绩盲目填志愿或者只觉得自己的成绩还可以,而不考虑影响录取分数线变化的因素都是不可取的。最后导致的结果都是不能如愿以偿。为避免填报志愿时有不必要的失误,考生可采用填报志愿排序分析法。此法是指以考生高考成绩估分和相关因素为依据,把考生的高考成绩估分与三年录取分数段相近的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的高校和专业,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从中选出考生拟报的院校和专业的一种志愿填报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直觉判断。在此排序的基础上,再考虑相关因素进行定性分析,这不失为一种方便易行的方法。在排序时,可以依据一、二、三表三个档次分别进行列表排序。例如,如果考生高考成绩或估分在590分左右的话,那么,就应选择近三年在600~540分录取段区间的院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每一个档次的院校一般都要在10个左右,以便于分析和选择。某考生在高考中估分为560~570分,那么,就要以该考生高考成绩或估分为基础,选择比考生高考成绩或估分高10分或低10分区间的院校,即把580~500分区间的院校进行排序。除此之外,考生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各院校加分政策

很多高校都在招收某方面有特长的考生,现在加分的主要有体育特长生、各类大赛的获奖者,尤其是可以自主招生的院校在这方面更为灵活。考生就应注意自己是否能够享受这种加分政策,如果有这个条件,在填报志愿时就可以考虑填那些招生分数比自己实际的高考成绩高的院校。

2. 各院校招收志愿的情况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慎重填报第一志愿,但也不能忽视第二、三志愿,以防万一。要详细了解哪些院校招收第二志愿及其招收比例和有关要求,只有把握好第一志愿和第二、三志愿的梯度问题,才有可能被同一批次的其他院校录取。

3. 特殊院校和定向、委托培养院校的情况

掌握定向、委培和需要政审的院校招生录取情况,也是考生填报志愿的一个重要的依据。此类院校招生录取的分数段,一般会比正常录取的分数段低一些,对于成绩稍差的考生来讲,注意这些院校的录取条件将有很多好处。

4. 身体方面的限制

了解各高校招生对考生身体状况是否限制的情况,也是考生填报志愿的一个重要依据。身体条件不符合招生院校的要求,即使报了,高考成绩也超过录取分数线,到最后恐怕还是只有被淘汰。

(四)高校招生信息

在前面几个部分,我们论述的都是分数,这是考生迈进大学校门的硬条件。但当分数方面准备好后下一步应做什么呢?编者认为,了解一些高校招生的信息是很有必要的。其实这种观点在前文的论述中已有所透露,只是不具体而也。在这个部分,我们列出了与成绩因素关系较为密切的两组信息,包括学校的录取批次及各个学校录取分数线与地区控制线的差值。

1. 学校录取批次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情况,首先确定自己的报考批次。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仅列出了文史类、理工类两个批次的学校;因为学校招生的地区因素,有的学校只在特定的地方招生,有些学校在一个地方可能是第一批录取,在另外的地方却是第二批录取。不过,同一学校在不同地方招生批次有变化的情况还是比较少,大部分学校的招生批次是比较稳定的。下面的批次中我们没有列出专科批次,即使本科学校可能也没列全,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请广大考生关注本地招生办或高校公布的招考信息。

(1)文史本科第一批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工商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天津财经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石家庄铁道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运学院、上海电力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学院、河海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南京气象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商学院、中国计量学院、宁波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学院、西南农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长安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2)文史本科第二批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天津农学院、天津中医学院、天津商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工程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北科技大学邢台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廊坊师范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华北科技学院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中医学院太原师范学院、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华北工学院、山西财经大学、运城学院忻州师范学院、雁北师范学院、运城学院、邢台学院、包头钢铁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学院、鞍山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大连铁道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大连大学、辽宁工学院、大连水产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学院、锦州师范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化工学院通化师范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学院、长春税务学院长春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民办)、长春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北华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民办)、佳木斯大学、上海海运学院、上海水产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工业学院、南京邮电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南京财经大学江苏警官学院苏州科技学院淮海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淮阴工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程学院、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台州学院、温州师范学院、浙江林学院、嘉兴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黄山学院、华侨大学、淮南师范学院仰恩大学、集美大学、莆田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漳州师范学院、华东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学院、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南方冶金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医学院、赣南师范学院九江学院宜春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民办)、东华理工学院网大国际学院(民办)、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中医学院、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山东财政学院、青岛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莱阳农学院、潍坊医学院泰山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烟台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德州学院、烟台师范学院、临沂师范学院泰山学院、山东经济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潍坊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工程学院、河南科技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南中医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河南财经学院、焦作工

福建高职高专补录分数线是多少

我想当一名记者,请问我能报哪个学校呢?我现在还是高一,分数不是问题,为了梦想我是可以努力的。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我想当一名记者,请问我能报哪个学校呢?我现在还是高一,分数不是问题,为了梦想我是可以努力的。的相关内容。

很多学校有新闻学专业
但是你至少要达到二本的分数线
所以各科要均衡发展
目前最重要的是把各科成绩提上去
将来选志愿时才有主动权

新闻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开办院校
北京
[比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比较]清华大学 [比较]北京大学 [比较]中国人民大学
[比较]中国政法大学 [比较]中央民族大学 [比较]中国传媒大学 [比较]北京工商大学
[比较]北京联合大学 [比较]中央财经大学 [比较]北京外国语大学 [比较]北京体育大学
[比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比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比较]首都体育学院

天津
[比较]天津师范大学 [比较]天津外国语学院 [比较]天津体育学院

上海
[比较]上海杉达学院 [比较]复旦大学 [比较]同济大学 [比较]华东师范大学
[比较]上海大学 [比较]上海财经大学 [比较]上海外国语大学 [比较]上海体育学院
[比较]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重庆
[比较]西南师范大学 [比较]西南农业大学 [比较]西南政法大学 [比较]重庆工商大学
[比较]重庆师范大学

河北
[比较]河北大学 [比较]河北师范大学 [比较]河北科技大学 [比较]河北经贸大学

河南
[比较]河南大学 [比较]洛阳师范学院

山东
[比较]山东大学 [比较]中国海洋大学 [比较]青岛大学 [比较]山东师范大学
[比较]曲阜师范大学 [比较]烟台大学 [比较]山东财政学院 [比较]临沂师范学院

山西
[比较]山西大学 [比较]山西财经大学 [比较]山西大同大学 [比较]太原师范学院

安徽
[比较]黄山学院 [比较]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比较]安徽大学 [比较]安徽师范大学
[比较]安徽财经大学 [比较]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比较]皖西学院

江西
[比较]南昌大学 [比较]江西财经大学 [比较]江西农业大学 [比较]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比较]井冈山学院 [比较]上饶师范学院

江苏
[比较]南京大学 [比较]苏州大学 [比较]南京师范大学 [比较]淮海工学院

浙江
[比较]浙江大学 [比较]浙江万里学院 [比较]湖州师范学院

湖北
[比较]华中科技大学 [比较]武汉大学 [比较]华中师范大学 [比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比较]湖北大学 [比较]中南民族大学 [比较]武汉体育学院 [比较]湖北经济学院

湖南
[比较]湖南师范大学 [比较]湘潭大学 [比较]长沙理工大学 [比较]湖南工业大学
[比较]吉首大学 [比较]湖南理工学院 [比较]湖南文理学院 [比较]衡阳师范学院

广东
[比较]中山大学 [比较]汕头大学 [比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比较]广东商学院
[比较]韶关学院 [比较]广州体育学院

广西
[比较]广西大学 [比较]广西师范学院

云南
[比较]云南大学 [比较]云南师范大学 [比较]云南财贸学院 [比较]大理学院

贵州
[比较]贵州大学 [比较]贵州民族学院

四川
[比较]四川大学 [比较]西南交通大学 [比较]西华师范大学 [比较]西南民族大学
[比较]成都体育学院 [比较]乐山师范学院

陕西
[比较]西北大学 [比较]陕西师范大学 [比较]长安大学 [比较]西安石油大学
[比较]西北政法学院 [比较]西安体育学院 [比较]渭南师范学院

青海
[比较]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
[比较]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黑龙江
[比较]黑龙江大学 [比较]齐齐哈尔大学 [比较]哈尔滨商业大学

吉林
[比较]吉林大学 [比较]东北师范大学 [比较]延边大学 [比较]吉林师范大学
[比较]长春税务学院

辽宁
[比较]东北大学 [比较]辽宁大学 [比较]东北财经大学 [比较]沈阳师范大学
[比较]大连民族学院 [比较]沈阳体育学院

西藏
[比较]西藏民族学院

内蒙古
[比较]内蒙古大学 [比较]内蒙古师范大学 [比较]内蒙古科技大学 [比较]内蒙古民族大学

海南
[比较]海南师范大学

福建
[比较]闽江学院 [比较]莆田学院 [比较]厦门大学 [比较]仰恩大学

甘肃
[比较]兰州大学 [比较]西北民族大学 [比较]兰州商学院 [比较]甘肃政法学院

港澳台
[比较]香港大学 [比较]香港中文大学 [比较]香港浸会大学 瀚博招生网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瀚博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福建高职高专补录分数线是多少”相关推荐
福建高考提前批补录 福建专升本补录时间
福建高考提前批补录 福建专升本补录时间

2023福建高考补录时间? 2023福建补录时间为:7月10日左右。 填报普通类本科提前批征求志愿时间: 7月15日8时开始至7月15日18时。 填报普通类本科批第1次征求志愿时间: 7月29日8时开始至7月29日18时。 填报普通类本科批第2次征求志愿时间: 8月2日8时开始至8月2日18时。 2023福建高考补录报名: 1、获取补录院校及专业信息

2024-07-13 20:26:28
福建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福建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2023福建高考投档线 2023福建高考投档线453分。 拓展知识: 高考投档线是指考生录取的最低分数线,考生的分数超过投档线才有资格被录取进入对应的学校。每年高考投档线都会根据考生的成绩情况、招生计划以及录取政策进行调整。投档线通常分为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和高职高专线等,分别对应着不同层次的院校和专业。 一本线对应本科一批本科院校,二本线对应本科二批本科院校,三本线

2024-07-20 09:19:30
福建高考分数线是多少
福建高考分数线是多少

福建省2022高考分数线 福建省2022高考本科线文史类468、理工类428,福建2022年高职录取分数线为220。 高考的注意事项如下: 1、提前熟悉考场。 考生应提前一天根据考点安排,在规定时间错峰、有序熟悉考场。提前规划好考场路线,算好赴考时间,熟悉考场环境,按照要求接受健康状况查验,接受考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纸质版、电子版均可)、健康码、行程卡查验。此外,在踩点

2024-05-22 18:28:40
福建省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福建省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2015年福建省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录取分数线如图所示: 文科:本一562分,本二524分,本三441分; 理科:本一561分,本二535分,本三390分。 扩展资料: 高考录取分数线分为本科线,专科线。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各校的投档人数是根据各校在本省录取人数的1.2倍投档,投档以后学校招生办从这1.2倍中以分数和志愿为

2024-08-04 12:45:23
福建高考分数线是多少分
福建高考分数线是多少分

福建2019年高考分数线是多少分 2019年福建高考分数线已经公布,本科一批文科550分,理科493分;本科二批次文科464分,理科393分。 第一批(重点)本科控制线第一批本科控制线又称重点线,参与第一批录取的高校都是重点大学。这是重点院校录取的底线,只有上线考生才有被录取资格。 第二批(普通)本科控制线第二批本科控制线又称一般本科线,是所有本科院校录取新生的底线。普通本科院校为数

2024-06-19 14:36:48
福建省高考分数线是多少?
福建省高考分数线是多少?

福建高考分数线 福建高考无一本分数线,只有本科线。 1、地区——年份——考生类别——批次——分数线——专业分 2、福建——2022——历史类——本科批——468——无 3、福建——2022——历史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542——无 4、福建——2022——历史类——专科批——220——无 5、福建——2022——历史类——艺术类(本科)——351——195

2024-07-15 00:05:43
福建高考文科分数线是多少?
福建高考文科分数线是多少?

2022福建文科一本分数线 468分。 从2020年开始,福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批,因此也就没有一本、二本、三本大学,统称 为本科大学,所以根据福建教育网站查询到的福建文科本科批次分数线为468分。 而福建本科批次理科类的分数线则为428分。 福建省去年高考分数线 福建省去年高考分数线:物理科目组普通类本科批分数线为423分,历史科目组普通类本科批分数线为467分。

2024-05-22 17:26:34
福建2023年高考分数线是多少?
福建2023年高考分数线是多少?

福建高考分数线2023一本,二本,专科分数线 福建高考分数线2023一本,二本,专科分数线如下: 1、本科批:分数线453。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分数线531;排名8185。专科批:分数线220;排名62373。艺术类(本科):分数线340;排名52573。艺术类(高职专科):分数线154。体育类(本科):分数线294;排名59035。体育类(高职专科):分数线154。 2、一般来

2024-04-02 17: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