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2 16:24:32 | 瀚博招生网
![]()

高考录取结果查询方式:
第一种:短信查询
相信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短信查询的;考生可以编辑短信“GKDA+报名号+密码”发送到固定的查询电话即可;如电信10659200111,移动联通106211002;其中无需+号连接,按顺序发送即可。 瀚博招生网
第二种: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输入“xx省教育考试网”,登录网站;网站首页上会用醒目的字体展示出高考录取查询入口,考生进入以后输入自己的报名号,密码(高考报名时的登录密码),以及系统随机生成的验证码后,就可以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了;一般各批次开放查询的时间都是中午或晚上12点以及下午六点,按照自己批次开放查询的时间就可以查询了。
第三种: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公众号
除了进入官网外,各省市考试院都有自己的官方公众号,以陕西为例;在微信搜索页面搜索到”陕西招生考试网“关注后,进入界面后,点击最中间的”录取查询—高考查询“,直接就会转至录取查询界面。
第四种:报考院校官网
最后一种方式可能比以上两种麻烦一些,但也可以查到;我们在预估自己分数时,如果自己的分数满足学校的投档线,可以在学校的官网查询,找到高校的录取查询入口,输入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身份证号码等进行查询;不过,因为不知道投档的学校是否会录取自己,所以这种方法并不稳妥。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成人本科怎么报名入口的相关内容。
1、网上搜索自己所在地区的教育考试院,并点击“报名报考”。
怎样能在网上查到学生的高考成绩 查询高考成绩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打开百度搜索,在搜索栏输入“学信网”,搜索后找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官网并点击进入。 二、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官网后,找到“高考成绩”一项,点击进入。 三、进入高考成绩查询后,输入相应信息。 四、验证通过后即可查询到高考成绩。 高考报名固定电话怎么填含区号 先填写区号,再填写号码
高考志愿填报必须填满么 高考志愿填报不必须填满。 以下是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拓展知识: 1.志愿填报的目的和原则 志愿填报是考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在高考成绩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填报志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考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并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填报志愿时,要遵循科学、合理、个性化的原则,符合自身条件和发展需求。 2.
高考志愿一定要用电脑填报吗,能在手机上填吗 高考志愿不一定要用电脑填报,还能在手机上填。 1.志愿服务是一件大事。以前电子系统不开放的时候,学生填写纸质申请表。学生自愿填写申请表,由老师收集并为学生填写。不过这种填充虽然不需要学生的努力,但是隐患也不小。比如以前某某学生志愿经常爆发,被嫉妒的同学私下篡改;某某表格丢失,被老师损坏。 2.在追究别人过错的同时,学生志愿不能再补,也不能考
2021年高考报考一定要填服从调剂吗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服从调剂是必须要选择的。 高考报考一定要填服从调剂吗是很多考生报考的时候都有的疑问,就往年来看现在高考平行志愿,在正常情况下,都是要服从调剂的,提前批可以不服从调剂,或者你真的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认可复读都不服从调剂,其他情况下都必须服从。 2、高考服从调剂好吗: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高考要不要服从调剂是每年报考
高考志愿一定要填满吗? 当然可以!!! 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比如假定分数线是500分,那么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分
高考填自愿一定要填专业吗? 不一定。 你好,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1、高考填报志愿时,最好在填上院校志愿的同时,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填报。这样有可能被录取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2、如果考生没有填报专业,也可以选择专业服从,这样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把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这样考生就有可能被录取到自己不满意、不适合的专业。 所以最好填上专业。 高考只能报一个专业吗? 可以的,只要对自己的分数有十
高考志愿填报一定要服从调剂吗 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不是必须服从调剂的,调剂是自愿的。服从调剂是指高考分数达到所填报学校的投档线,但未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线,同时该校仍有专业未录满人数便可以录取你,这样你服从专业调剂了便会被未录满的专业录取,若不服从调剂该学校便不能录取你,于是就会被退档。 高考志愿填报的注意事项 1、牢记填报时间。 考试结束,接下来还有阅卷、公布成绩、公布控制分数线、各
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一定要填满6个吗? 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不一定要填满6个。 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
2024-10-24 06:41:49
2024-05-24 07:27:20
2024-10-02 16:26:16
2024-11-07 05:23:56
2023-08-15 18:44:09
2025-07-17 20: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