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奥数加分政策 为何奥数至今阴魂不散原因

2024-11-30 11:20:16 | 瀚博招生网

高考奥数加分政策 为何奥数至今阴魂不散原因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瀚博招生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奥数加分政策 为何奥数至今阴魂不散原因

奥数加分政策

法律分析:按照福建省高招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下列考生可享受加20分的照顾,由学校择优录取:1.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2.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3.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高考奥数加分政策 为何奥数至今阴魂不散原因

奥数得奖国二考大学有没有加分?

学文化分是没有加分的, 高考加分政策 如下,只有符合以下政策才会有加分:  1、高中阶段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的,总分加20分;2、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及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总分加20分;3、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总分加20分;4、高中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总分加20分;5、高中阶段参加重大国际比赛和全国性体育比赛获前六名的,总分加20分;6、高中阶段获得并经省招生委员会测试认可的 国家二级运动员 (含)以上称号的考生,总分加10分;此外,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总分加1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 二等功 (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伍军人,总分加20分。 少数民族 考生、归侨、烈士子女等可加分。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 特长生 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 应试教育 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

为何奥数至今阴魂不散原因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何奥数至今阴魂不散原因的相关内容。

被公认为水平最高的数学竞赛——奥数,在我国已经演变成一场“全民奥数战争”。8月28日,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秋季开学“监管令”中明确提出,严禁奥数与中小学录取挂钩。事实上,早在11年前,教育部就已下令禁止奥数与升学挂钩,然而,为什么至今奥数都阴魂不散呢?

【新规】严禁奥数与中小学录取挂钩

8月28日,教育部网站挂出了一项通知,要求从幼儿园到高校在内的各级学校在即将开始的新学年必须规范办学准则,严格管理工作。这一秋季开学“监管令”共有30条内容。主要内容包括: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通知要求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学生,禁止举办与入学挂钩的培训班,坚决制止“奥数”等各种学科竞赛、特长评级与学校录取相挂钩的行为,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重点班。严禁地方政府、有关单位和学校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等。

【尴尬】11年难退奥数热

其实,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发布禁令,规定“奥赛”成绩不得与招生挂钩,但11年过去了,“奥数”仍未绝迹。

在2009年10月,成都就出台五项禁令封杀奥数等学科竞赛,禁令中的一项就是各学校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奥数”等学科竞赛成绩和“小升初”挂钩。2010年,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江苏等地也陆续采取措施,禁止举办奥数班、叫停“奥赛”。

2010年,教育部有关高考加分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规定国内奥数赛事只加分不能保送。而且,不少省已取消了奥赛加分的项目。

今年,我省也规定,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奥赛获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可加10分,但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获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新办法从2014年起执行。

虽然各个新政都要给奥赛降温,但事实上,新政并不能阻挡家长让孩子学奥数的热情。

【现状】很多孩子“被奥数”

目前,郑州市有很多培训学校都开办有奥数班。

某媒体曾对全国31个省、区、市12525名公众的调查发现,53.8%的人表示自己周围参加奥数培训的孩子“比较多或者很多”。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49.1%的人在中小学时期参加过奥数培训。

“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先学了再说。”不少家长表示。为啥非逼着孩子学奥数呢?“如果想让孩子将来上个好初中,就必须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奥数。”一位姓李的家长一语道破天机。

据了解,郑州市小升初虽然是划片就近入学,但暗中考试已成为各学校招收好学生的“潜规则”。可小升初考试怎么设置障碍呢?奥数就在其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瀚博招生网

“奥数的分值差不多占到考试总分的一半,要进名校,奥数就是敲门砖。”家长陈女士表示。

【调查】家长建议直接让奥数回归本质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59年成为国际赛事,1986年我国开始派学生参赛。这项专为高中学生设的竞赛活动,到了我国,小学生、初中生却“反客为主”成了主力军。

那么奥数到底该何去何从呢?某网站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70.4%的人认为奥数应回归特长教育本身,满足对数学真正有兴趣的学生,78%的人赞同斩断奥数的利益关系,不要与择校、升学、高考挂钩。

这么多孩子学奥数,那么学奥数到底有多大作用?一位中学数学老师表示,作为一种学习竞赛,奥数对于引导学生自学和思维培养都有好处。但对大多数对奥数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奥数是个“毒瘤”。

新浪微博上,不少博友也对取消奥数与升学挂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丁兆林:奥数在全世界都是中学生的事,唯独在中国被推广到了小学生的范畴,典型的拔苗助长。

【专家】奥数是素质教育的“拦路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数与素质教育是两条截然相反的路径。”郑州教育学会学习心理研究会咨询师王海勇表示,奥数是具有选拔性的考试,已经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最大“拦路虎”。

王海勇认为,目前,奥数的培训主体是校外培训机构,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家长和学生的择校需求,导致奥数培训愈演愈烈。

奥数虽然备受诟病,但对数学爱好者还是有用的。他建议,各地区可成立专家组,由专家判断一个孩子是否适合学奥数,并给予集中辅导,让真正的数学爱好者可以不受升学束缚。同时,他又认为,奥数热是现行教育的必然产物。因为教育资源不均衡,家长要择校,学校就要从众多报名者中选拔佼佼者。取消了英语考试,奥数填补,取消了奥数,但还有其他类似的考试出现。只有家长们不再去为孩子抢名校入学资格时,无论是奥数还是其他考试才能抛去功利色彩。

■ 权威声音 我们为什么反对“奥数热”?

前不久的一项权威调查显示,83.6%的.公众支持改革或取消奥数。奥数,本来可以让孩子们感受数学之美,但一旦搭上“升学战车”,立刻就变了味儿。我国的“全民奥数”,却让95%的学生成了陪练。奥数被异化,毁掉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权威专家对此忧心忡忡:“奥数是一个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课程”,“伤害着整整一代少年儿童”。

变了味儿的奥数,亟须走出功利主义的泥潭和应试教育的误区。

“奥数热”降温谁来釜底抽薪?

为“奥数热”降温,不能扬汤止沸,必须釜底抽薪。鉴于以往治理奥数的效果,仅仅口头强调“奥数与升学脱钩”是不够的,治本之策是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区域和城乡的差距,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难题。而能否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在于政府是否作为、是否给力。

■ 春晓评弹

停不掉的奥数背后

在喜欢数学的人看来,奥数这种扎实的练习、刻苦的写写算算,一点都不为过。但对于普通孩子和文艺孩子,奥数到底是不是必需?

看看奥数在中国的“前世今生”,不难发现它的含金量和功利性。奥数培训机构并不关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而仅仅是通过有偿服务,让孩子们的奥数成绩成为“小升初”的敲门砖。科学家们早已达成共识:只有少数学有余力、有数学天分的孩子适合学奥数。但是为了角逐进入中学的名额,家长们不得不给孩子报名,因为大家都在学奥数。

使奥数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是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导致的“择校热”。其实,政府对奥数的治理一直没有停止。但每次宣称要对奥数进行最严厉治理的地方,几乎都是高调开场,草草收尾,学生仍深陷苦海。

奥数的生命力如此顽强,还在于其背后另一个庞大的利益链条。停不掉的奥数,只缘清理措施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只要和升学挂钩,奥数就会屡禁不止。只要关系到某些人的“钱途”,奥数就不会轻易被停。

在强调经济利益的当代社会,无论公立还是私立教育资源,都不可能不考虑市场竞争和教学成绩,而另一方面,现行的应试教育更是真正让各方欲罢不能的根本原因。要动真格治理奥数培训,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得让其真正和升学脱钩。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奥数加分政策 为何奥数至今阴魂不散原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加分政策 高考
与“高考奥数加分政策 为何奥数至今阴魂不散原因”相关推荐
高考不加分奥数还学吗
高考不加分奥数还学吗

高考不加分奥数还学吗 学习奥数不仅仅是为了高考加分。奥数的学习1.对于孩子的成长,小学阶段是学生大脑生理发育、思维方式形成以及学习习惯培养的高速发展和积累阶段,是一个决定性的阶段。虽然以后在中学、大学学习的知识量以及难度会逐渐递增,但就本质而言,多数孩子的学习能力在小学阶段已经基本定型,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选择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开始进入系统化奥数训练,对孩子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2.

2024-11-16 06:32:14
河南高考加分政策收紧,河南奥赛获奖加分吗
河南高考加分政策收紧,河南奥赛获奖加分吗

2015河南高考加分政策收紧,河南奥赛获奖加分吗 1、河南省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体育特长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加分项目,在此之后获得上述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2015年1月1日前已获取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从今年起也不再加分。 2、根据规定,已获得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

2024-06-08 07:50:32
你认为高考加分政策改革是偶然的吗?原因?
你认为高考加分政策改革是偶然的吗?原因?

你认为高考加分政策改革是偶然的吗?原因? 你认为高考加分政策改革不是偶然的。原因如下: 1、自2005年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以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教育部及地方各级教育部门、高等学校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加强公开公示和社会监督,加大违规惩处力度,总体上保证了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和规范、有序,得到了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2、高考加分政策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而

2024-11-07 16:40:34
奥数高考加分取消了吗
奥数高考加分取消了吗

2022年奥数高考加分取消了吗 取消了。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具体可以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查看。 “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和高考加分项目。”44个项目中,包括了五大学科竞赛。 五大学科竞赛是指"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

2024-05-13 08:24:24
高考加分惹的祸? 二级运动员比奥运冠军还快 湖南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惹的祸? 二级运动员比奥运冠军还快 湖南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惹的祸?二级运动员比奥运冠军还快 “如果因为我们审批不严,导致教育部门和高校不再认可运动员等级制度,那么体育事业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就更低了”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山旭北京报道 7月,当高考(论坛)加分造假的新闻又沸沸扬扬之时,一项有望改变体育特长生认定混乱局面的措施,正在全国体育系统悄然推行:带有全国统一编码的新版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已于本月正式启用。 国家体育总局筹备许久的

2024-10-21 16:45:37
农村学生高考加分政策(教育今日谈:少数民族为何高考加分?)
农村学生高考加分政策(教育今日谈:少数民族为何高考加分?)

农村学生高考加分政策 法律分析:高校专项计划:又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招生学校: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根据往年政策,清华、北大等90余所高校均参加高校专项计划。降分优惠:招生办法由有关高校确定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往年,各重点高校给予入选资格考生不同程度的降分政策。例如,往年清华大学“自强

2024-10-18 21:47:05
高考散居少数民族加分吗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散居少数民族加分吗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中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具体政策是怎样的 1、全国不同省份的高考加分政策都是不同的,同样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也是不同的,要想知道详细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必须提供考生所在省份。 2、例如吉林省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规定: 一是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少数民族考生,保留照顾加分资格,分值为10分。 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一州三县,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伊通

2024-11-08 14:08:36
高考加分惹的祸? 二级运动员比奥运冠军还快 广东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惹的祸? 二级运动员比奥运冠军还快 广东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广东高考钢琴特长是否加分 不能!!!!!!!!根据规定,应届高中毕业考生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高中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

2024-10-21 10: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