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 10:49:48 | 瀚博招生网
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可以跨级考试。
如何学好英语:
[1] 学好英语(课程)的心理准备
“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虽然这是一个说滥了的题目,但其实很难回答。我在北外教了整整40年英语,学生几乎年年拿这个问题考我,可我从来没能作出自己感到满意的答复。学会一种语言,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了。现在我仅就某些具体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能对初学者有些帮助。
首先我想说句人们听腻了的老话:一个人要想学好英语,必须有足够的信心,必须坚信英语是可以学好的。实际上,连国外都有不少人相信中国人学英语很有些天才。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考TOEFL得高分,甚至得满分,有的GRE(课程)考得比美国学生还好,都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有信心还不够,还必须有决心。因为英语要学好也不容易。必须准备花大力气,下苦功。眼下,快餐文化流行,什么都急功近利,无论做什么都巴不得以极有限的投资就迅速获得高额的回报。媒体也每每讲些通过自学精通几国外语(课程)的故事,让碌碌如我辈听了无地自容,因为我们学了一辈子,至今一国外语也不敢吹“精通”两字。但冷静下来想想,世界上恐怕很难有这种便宜事。
近来,听说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诸如“趣味英语”、“奇迹英语”、“疯狂英语”之类的新产品,我没有认真进行过研究,但是我想只要还是 “英语”,总还得按规律来、总还得符合语言的一般规律,英语的特殊规律和中国人学习外语的具体规律吧。“趣味”是一个好东西。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材教法都有助于学习。
但我不相信取巧,不相信侥幸,不相信速成,不相信跳跃。而现在不少初学者的问题恰恰就是缺少一种刻苦的精神,有些朋友总以为交点钱,上个培训班,泡上一两个学期;每星期心血来潮听几次课,考试时买个“快译通”帮帮忙,就能学好英语,这纯粹是误解。达尔文说过,“It's the dogged that does it”(只有百折不回的人,才能最后成功。),不花牛力气,恐怕很难尝到掌握一国语言的乐趣。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又要“忆苦思甜”了。我们这些六十上下的人当年还是学生的时候,哪里有今天的优越条件?图书短缺,教材单一,和外部世界信息不通。没有英语录像,英语电影就几部四十年代的旧片子,数量比八个样板戏还少。
录音机是四、五十斤重的老“钟声”(现在早进了博物馆),练听力时全班人伸长耳朵,站在喇叭口还听不清。外文书报杂志更谈不上。记得在湖北沙洋干校时,学生每天在露天听英语广播,下雨就打着伞听。
可即使是这样的条件,人们还是掌握了英语的技能。靠的就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很简单: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过去一句口头禅说,就是:想学好英语就必须“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2] 入门阶段很关键
说到克服困难的决心,最最需要这种决心的时候大概就是英语的入门阶段了。入门关不好过。因为英语学习中的种种困难,恐怕有80%都集中在这个阶段。语音语法词汇,听说读写的技巧,都要在这个阶段实现零的突破,打下基础,养成习惯。难怪中外各种英语教学法,大都围绕这个阶段的各种问题做文章。
总之,“师父领进门,修行在本人”,这入门关过去了,下面文章就好做了。现在每年都有几十万甚至成百万人兴冲冲地开始学英语,但到头来,也许只剩千把人坚持到参加自学高考(课程),大多数都在入门关卡住了。
入门关能不能绕过去呢?不能,凡是想跳过入门阶段的人,十个有五双最终都成夹生饭。欲速不达,进退两难。入门阶段一定要踏踏实实来,一步一个脚印。这么做,当时觉得慢,事后却会证明是多快好省的唯一途径。
学习材料不要越难越好。以为课本难,就是自己程度高,完全是错觉。我们现在中学英语教材和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往往不成比例,我斗胆说一句:这实在是一种失策。不如学得少些,但学得好些,将基础打扎实。入门阶段的任务很重。语音没有一年半载的苦练,光靠注汉语拼音符号是不行的。基本语法,如名词复数、动词变位、时态、语态、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以及各种基本的句子结构,没有一年半载的反复操练,也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
入门阶段三千上下的词汇都是基本词、结构词,不通过一、二年的艰苦练习,也很难真正掌握。而这些语言要素还要通通转化成为听说读写的实际技能。要做到这一切,不到一定的火候是不可能的。
入门阶段往往坚持不到底的另一个原因是:在这段时间里,实际上还没有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初学者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尝不到甜头。其实他们这时正在一步一步接近门槛。再坚持一下,就有可能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此时突然丧失信心,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瀚博招生网
[3] 入门阶段语音语法很重要
入门阶段一般可分成两个部分。一个以语音为重点,一个以语法为重点。
说到语法,有些初学者往往以为就是指语法的理论。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语法里是有不少条条,它们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和归纳作用。千变万化的语言,一经点破,就成了有规律可循的东西,这当然给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语法理论在入门阶段,不能不讲,也不能多讲。钻得过早、过细、过深,不但会不必要地耗费时间精力,而且会产生不良后果。入门阶段应强调技能训练,突出的就是一个“练”字。
所以与其坐在海边反复读游泳手册,不如下海扑腾它一两个小时。语法中多数条条并不难懂难记,但要熟练掌握就要千百次地苦练。英语中he和she的差别谁都知道,但有些人学了一辈子还在混。有一些学理工科出身的初学者,往往习惯于从语法规则出发,然后以相应的规则组装成句子。他们的毛病往往是过分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
也就是说是过分重视知识,而忽视技巧。结果,有些初学者虽然每一个难句都能用语法分析得一清二楚,却仍然听不懂说不出,没有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所以,在入门阶段,不宜打破沙锅问到底,在一般情况下,不如把复杂的语法看成一些不同的句型去模仿。不然,就有可能像寓言里的“蜈蚣”,当它的朋友问它:“ 你这么多脚怎么决定先迈哪条腿呢?”,它就愣住了。结果本来走得好好的,就因为想弄清理论上应先迈哪条腿,而从此不会走路了。
这里顺便说说我对各种练习的看法。入门阶段要强调练,练就要做各种习题,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实际上习题可以设计得千奇百怪。不同的习题当然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但有必要突出重点。在入门阶段,我主张要少做以弄清概念为目的的练习,而要多做有利于实际使用,有利于技能熟巧,有利于思想表达的练习。
我特别对各种是非题,选择题有保留。因为这种练习容易导致非此即彼的简单的思维模式。也容易导致钻牛角尖。更重要的是它的目的只在于弄清概念,而不涉及语言技巧的实际操练。现在我国各级学校,学生深受题海战术之苦。有的学校和学生不得已把做题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参加各种考试作为各项教学工作的核心。
这是一种极其有害的做法。习题中大部分仅仅是为了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如用温度计测量人的体温。不能误认为做习题就能掌握一种语言。正如用体温计不能使病人退烧一样。现在全国考托福(课程)成风,结果影响到正常的英语学习。使人以为托福考好了,英语就学通了。这又是一种严重的误解。社会上还流行各种教学生如何取巧得高分的培训班,教学生画圈如何画得快,猜得准。
入门阶段要突出一个“练”字,就是要勤用眼,勤用耳,勤用嘴,勤用手,勤用脑。在我看来,这里最最重要的是要尽快攻下听说关。必须尽早学会张嘴说话。什么时候能做到“言论自由”了,学习英语的大门也就敞开了。
要解决听说入门,先要练语音,其次要结合基本语法,基本词形变化,口头反复操练基本句型。
[4] 听说能力的提高
我还认为,在入门阶段,所谓听说的能力,首先就是听懂别人问题以及向别人提问题的能力。
任何事物,能学会以不同问句形式(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反意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等),以不同人称,不同时态、语态,问清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后果等等,并能流利作答,将是入门阶段了不起的成就。当然练习问答,最好有人对练。
实际上,听说能力培养的前提是一个人要有交流思想的愿望和兴趣。性格过分内向,平时就沉默寡言,一天下来,连本国语也难得说几句的人,听说关要顺利过去肯定十分困难。听说训练,当然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先从日常生活开始,逐步扩大题材。这就涉及到多听多读的问题,因为吸收语言的途径无非靠眼睛看和靠耳朵听两条。现在学习英语条件好了,练习听,不论软件或硬件都有现成的。
但据我平时观察,不少学生听得不够,也听得不精。五十年代时英语教师中常常提“精”和“泛”的关系,认为两者应有机结合,不能偏废。我至今仍然认为这是一条真理。我主张学生应该有计划地精听一些东西。一周准备一小时左右的材料,每周的材料反复听它七八次,听到当年我儿子听“地道战”那种程度。
即使做不到倒背如流,起码也要做到听来毫无困难。如此坚持四年,肚子里有这么二百小时左右的地道英语垫底,听的困难就该解决了。不仅听,这些呼之欲出的熟悉的声音,肯定也会为说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打了个寒战用英文怎么说?的相关内容。
2003年6月7日下午,天上飘着绵绵细雨,在中学校门口,眼前的景象使我震住了:街道两旁拥挤的自行车被雨水无情地淋湿着,聚集在校门前的数百名举着雨伞,提着雨衣的家长们,怀着焦急而不安的心情,翘首凝视着寂静的校园。铃声响后,同学们沉重的步伐和无奈的表情已让家长感觉到了可能的结果。在人群中,我发现了以前高中时的一位同班同学。我走近她,想问她考得怎样,但我没开口。一向乐观、活泼的她竟然眼眶中充满着泪水,这不禁使我心中一酸。回到家后,同学们纷纷打来电话,宣泄对考题难度的不满,对前途的忧虑。望着窗外的雨,我感到这细雨没能滋润嫩草绿叶,却浇灭了年轻的希望。我不由想到自己:如果当初没有选择走留学这条道路,而是挤上高考这座独木桥,那么今天的我将会怎样?江西小学生用的什么教材书(是什么版的教材书) 教材也是分地区的,在条件好的大城市用的教材可选择的就比较多.但是大部分的城镇和农村都是用人教版的教材,那么现在江西小学生的教材是什么版本的?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江西小学生用的什么教材书 人教版。 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版本。人教版教材涵盖小学到高中的内容,是大多数学校所用的教材。由课程教材研究
盐城小学生用的什么教材书(是什么版的教材书) 教材也是分地区的,在条件好的大城市用的教材可选择的就比较多.但是大部分的城镇和农村都是用人教版的教材,那么现在盐城小学生的教材是什么版本的?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盐城小学生用的什么教材书 江苏小学教材是苏教版。苏教版是指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中小学教材。苏教版教材除了在江苏本地使用外,在山西、盐城、陕西、广东
自考应该买什么教材和书好? 教务老师,听见很多自考的同学在问自考应该买什么教材和书好(自考买什么辅助教材)相关问题,那么今天教务老师来告诉同学们这些问题的解答! 如果想自学自考大专.自己需要准备些什么书本你是指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吗?我是自考的本科生。 1、首先你得去你当地的自考办去报名,看自己具体想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那里有详细的列明什么学校什么专业要考多少门课程。一般一个大专文凭得考1
你为什么选择了英语专业? 因为英语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因为自己本来就喜欢学习外语,有这个天分。 读高中的时候,就听很多人说,懂英语出来找工作吃香。都说英语人才稀缺,工资高,都说十几万一年。读书的时候,这个科目也确实学得不错,每次都是名列前茅。那简直就是不假思索就可以直接填报英语专业了,目前直接瞄准省内最出名的 外语大学 。 那时候家乡经济刚刚起飞,外贸行业蓬勃发展,到处都是工厂和门市。
刚上二本分数线怎么选择好呢? 1、高考考生报考什么层次的学校要根据考生所在省份公布的各批次分数线决定,而考生能够报考哪些学校则要参考往年各招生学校的录取分数及录取排名分布,还要综合考虑考生自己的实际情况、职业发展规划。由于各省份及各招生学校录取情况复杂多变,外人无法提供准确的参考意见。 2、高考填报平行志愿时要设置一定的梯度,一般情况下,各志愿之间相差5-8分,最后一个保底志愿相差多一些,以
刚压985的线,你是选择末流985还是选择211的龙头呢? 你好,我是一名升学规划老师,在指导学生志愿填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你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因为涉及到孩子的前途,所以不是一句“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能说的好的。你的问题从志愿填报的角度来说就一句话:学校第一还是专业为先。 我国现在有116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985大学实际上就是在211大学里选出来的,可以说里面顶层的一批大学,就
2023届江苏英语教材是什么版本 译林版。 苏教版英语用的是译林版,市面上教材版本各种各样,有人教版,沪教版等。好像很多省份都用人教版,而江苏以前语文教材也是苏教版的,后来改用人教版了,英语则还是用译林版的。 江苏省徐州市 的一到九年级的英语都是由 译林出版社 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由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同时也是由江苏凤凰新华印务集团有限公司印刷,原版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
本科生考研应该选择什么专业呢? 题主你好,我是南航机械工程本科在读。就我们学校机械专业来说,大家考研时的选择还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的。 对于继续读机械的同学,选择最多的还是当下最热门的机械电子工程, 也有选择机械设计之类的。有考到其他理工科的,比如材料学、自动化、电气等,也有超大跨度跨考到法学或者经管的。另外,因为我们学校航空航天是特色,很多有航空航天报国梦想的同学也会选择诸如飞行器设计
2025-02-10 13:56:42
2025-02-01 12:49:54
2024-06-20 08:14:50
2024-07-15 09:29:50
2025-03-09 14:17:32
2024-06-19 19: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