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上海高考3+1和3+3政策有什么区别

2025-03-30 05:53:07 | 瀚博招生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上海高考3+1和3+3政策有什么区别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上海高考3+1和3+3政策有什么区别

上海高考3+1和3+3政策有什么区别

上海教委公布2014高考艺术特长生加分政策,最高加10分,和去年相同。
应届高中毕业当年度被评为上海市学生艺术团重点团队的优秀团员,可在高考原始成绩上加10分;一般团队的优秀团员,可在高考原始成绩上加5分。高三阶段在《上海市学生绘画书法作品展》中获一等奖的学生,可在高考原始成绩上加10分。

凡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享受其中一项加分,不能累计加分。资格审查表、加分证明表填报不符合要求者,不予加分。
——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解读——
·2014年高考加分保送政策将“瘦身”
·高考政策性加分对排名有什么影响
——2014年高考加分各地政策——
·四川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将重大调整
·贵州2014年高考加分保留项目一览表
·安徽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大幅调整
·湖南2014高考15类考生可加分或降分录取
·甘肃调整2014年高考加分项目奥赛不再保送加分
·2014年吉林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2014年吉林高考取消奥赛省一等奖照顾加分
·海南2014高考取消4个加分项目3个加分项目条件调整
·安徽2014年高考加分项目明确最高可加20分
·辽宁2014年高考录取取消奥数加分
·2014年山西高考加分政策有四个方面调整
·河北2014高考政策:取消6类考生加分资格
·2014高考加分政策:海南17项可加分
·四川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将重大调整
·2014年山东高考加分政策出炉新增体育特长加分
·2014北京高考加分政策:取消两项加分信息
·2014高考加分政策:江西取消两条加分项目
·河北高考奥赛不再加分体育加分

·2014年高考河南取消4类保送生体育加分减为8项
·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黑龙江变化多
·2014年吉林高考取消奥赛省一等奖照顾加分
·山东2014高考奥赛加分政策调整体育生加10分投档。

上海高考3+1和3+3政策有什么区别

有谁知道关于06年高考的信息

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保送生、艺术类专业招生、高水平运动员以及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已经拉开帷幕,教育部对招生院校的招生管理方法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对有关政策做了调整。

本版对各类招生新政策进行解读,供读者参考。

保送生:今年要进行文化测试和相关考核

保送生这项制度很早就有,是专门为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开设的“绿色通道”。只要符合保送条件,经中学推荐并得到招生学校认可的学生,就可以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直接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虽然保送生“省略”了高考,但要具备保送条件也并非易事。按照保送要求和条件,拥有被保送资格的学生,或是省级优秀学生,或是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中获得一等奖者,或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者,等等。

另外,凡在天津、石家庄、长春、济南、南京、杭州、厦门、武汉、重庆、郑州、太原、成都和深圳外国语中学(学校)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含浦东校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中就读,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均特别优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也有保送资格。

按照教育部新的规定,符合条件的学生,经学校向高校推荐后,高校还要对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学生进行考查和选拔,最后确定拟录取的保送生名单。同时规定,鉴于三年制高中试验班已于2003年起停招,从今年起,该项目不再作为保送生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保送生如果符合条件,高校就不再组织单独的测试。但是从今年起,教育部规定,招收保送生的高校应对符合保送生资格的考生进行认真审查并组织文化测试及相关的考核。同时还明确指出,在保送生的选拔和录取过程中,应做到程序规范、管理严格、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不得批准和招收不符合录取要求的考生。对违反有关招生规定的行为,将追究招生学校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艺术类专业:今年考生数学成绩计入总分

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普通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在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录取等环节做了更为细致、周密的调整和安排,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

招生政策六项新变化

变化一:高职招生制定分省计划。《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中,明确规定高职(专科)院校及本科院校按艺术类招生的高职(专科)专业,均须安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31所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本、专科专业及普通高校按艺术类招生的本科专业,由学校自行决定是否安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 考生在报考艺术类院校之前,就可以清楚了解相关高校高职专业在本省的招生计划。

变化二:预留计划调节生源不均。新办法规定,安排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来源计划的院校,可以预留不超过本校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总数10%的计划,用于调节各地生源不均衡的问题。

变化三:专业认定省级统考成绩。在举行省级艺术专业统考的地区,艺术类高职(专科)招生使用省级统考专业成绩,不再由高校自行组织专业考试。未组织统考的省或统考未涉及的专业,由招生院校自行组织专业考试。艺术类本科招生,可使用省级统考专业成绩,也可在省级统考合格生源范围内再行组织专业考试,确定本校合格考生。

变化四:专业试卷保留一年查验。为了规范艺术类专业招生,新办法首次明确提出,考生专业考试试卷保留一年以备查验。此外,所有艺术类考生都要参加专业考试,被录取者必须通过相应的专业考试。

变化五:数学成绩计入总分。为了提高艺术类考生的整体素质,从2006年起,所有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统考数学成绩全部计入其文化考试成绩总分。

在此之前,考生数学成绩计入文化考试总分的比例是由各招生院校自行确定的。2004年考生数学成绩计入其文化考试成绩总分的比例(系数)是由各招生院校确定的,2005年数学成绩是否计入文化考试总分,以百分之多少的比例系数计入,仍由各招生院校自行确定,并在各校编制的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中注明。2006年,招生政策中明确规定考生统考数学成绩全部计入其文化考试成绩总分。

变化六:取消中等艺校推荐免试生。新办法规定,从2006年起停止中等艺术学校(附中)推荐免试生工作。以往中央美术学院等15所高校可以招收部分中等艺术学校(附中)的推荐免试生政策不再执行。

招录规则解析

与普通高校招生选拔录取不同,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考生需要有艺术专业测试成绩。考生除了必须通过文化考试之外,还必须参加由招生院校负责单独或联合组织实施的艺术专业考试选拔。

艺术类专业考试是由招生院校命题并组织实施选拔测试的。在招生院校制定的招生简章中,专业考试科目及要求、考试时间地点、年度招生计划、录取规则等都有介绍和说明,考生报考前应了解并仔细阅读。

为了规范艺术类专业招生,新办法要求招生院校必须组织专家或通过建立试题库进行专业考试命题,并按照有关保密要求进行试卷印制和保管。评卷工作要做到公正、准确,对主观题目须有两人以上阅评。视唱、演奏、表演等面试科目(项目)必须组成专家小组进行测评。

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要对本地区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统一组织进行艺术类专业考试。其中美术类专业及对美术有一定要求的艺术类专业考试科目为色彩、素描和速写。

每年高考,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分别参加专业和文化两项考试。考生文化考试是在户口所在地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以往考生的高考文化考试最低控制分数线均统一由招生院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划定。从2004年起,这种划定文化分数线的做法发生了变化,即中央戏剧学院等31所艺术院校可自行划定本校艺术类本、专科(高职)专业文化考试录取控制分数线。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文化分数线由院校自行确定将有助于艺术院校选拔、培养高水平艺术专业人才,并逐步提高对考生文化成绩的要求。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除31所艺术院校以外,其他招生院校对考生文化成绩的要求,是按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划定的艺术类专业本、专科(高职)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的。各省市划定的艺术类专业本科、专科(高职)文化考试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应低于本省市确定的第二批次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0%。

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

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新疆艺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

自主选拔录取:今年新增高校11所

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是深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项改革是把考生的特长与成绩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了评价选拔办法。

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是从2001年开始的,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自主选拔录取高校越来越多。今年又新增11所,扩大到53所,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队伍正一步步“壮大”。

以前,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原则上控制在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但是今年教育部规定,如果高校考生人数较多且生源质量好,就可以不受这一比例的限制,可以超出5%。

教育部规定,符合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条件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要由所在中学推荐,也可以本人自荐,但要经所在中学向试点学校提供或确认考生在高中阶段德智体美发展情况以及获奖、特长等证明及写实性材料。

试点高校要组织专家组,按照自主确定并经公示的条件和考核办法,对推荐的考生材料进行审查,并在进行面试等相关测评、考核后,提出候选人,试点高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后确定入选考生名单。

入选考生都必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市确定的与试点高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要向考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试点学校还要对先期考核通过并且符合统考成绩要求的考生,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需要说明的是,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对考生成绩要求并不是统一的,不同的高校在对经过考核合格的录取分数线的降分幅度也不一样。这对许多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才能而文化成绩又相对偏低一些的考生来说,不失为一条通往大学的阳关大道。

53所自主选拔录取院校名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文化考试与体育专项考试相结合

为了做好2006年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工作,选拔符合培养要求的考生,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日前联合出台了《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

考生报考条件和考试方法

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对象为在役和退役的优秀运动员以及具备二级(含)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资格的后备人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具备二级运动员或二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22周岁的考生可以报考。按照管理办法规定,具备一级运动员或一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

实行以文化考试和体育专项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文化考试由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统一命题并组织考试,试卷由招生院校组织评阅,体育专项考试由招生院校负责组织,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统一的考试办法和评分标准;符合国家体育总局等六部委文件规定,达到免试条件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运动员(含退役运动员),在履行相关手续后可进入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习。

招生简章向社会公布

招生院校应制订本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简章并向社会公布,并报送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及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备案。

招生简章内容包括:高等学校全称、校址、层次、专业方向、办学类型、学习形式、招生人数及具体报考条件、考生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以及报名时间、地点、联系电话和网址等。

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

招生院校负责考生的报名工作,报名工作应于4月1日前结束。准备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考的考生还需在户口所在地履行统考报名手续。

招生院校负责采集考生报名信息,并按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有关信息采集要求,在报名工作结束7日内,将考生报名信息上报至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

文化考试定于5月中旬进行,体育专项测试考点与文化考试考点必须设在同一城市,招生院校不得擅自增设考点。

录取方法和加分政策

文化考试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由各招生院校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及生源情况确定,原则上不低于2005年招生的录取分数线。在文化考试成绩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基础上,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的体育专项考试成绩及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具备一级运动员、一级武士技术等级资格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可在原始分基础上增加30分;具备运动健将及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可在原始分基础上增加50分。

运动训练专业录取的新生(含免试),具备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人数不低于该专业当年招生计划的15%;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的新生(含免试),具备一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人数不低于该专业当年招生计划的10%。

招生院校须于6月25日之前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生源所在省级招办核准并办理相关录取手续。办理录取手续后7日内,须将录取新生名单报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备案,备案后的录取新生名单须在本校网站上向社会公布。

招生院校对同时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如拟将其录取到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事先征得考生本人同意。已被招生院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

免试入学的学生进入普通高等体育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在完成两年基础课程学习并达到要求后,可按有关规定转入其他体育专业学习。其他院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按新办法招生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对招生院校的严格规定

新办法规定,招生院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停止其下一年度的招生资格:(一)运动训练专业录取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新生人数低于该专业当年招生计划15%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收一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新生人数低于该专业当年招生计划10%的;(二)擅自将其他项目纳入本办法进行招生的;(三)擅自将按本办法录取的学生转入其他专业学习的;(四)擅自扩大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计划的;(五)擅自招收未达到录取标准考生的;(六)擅自招收专科生的;(七)擅自增设考点的。

68所招收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普通高校名单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河北体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渤海大学吉林体育学院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学院、宁波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集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烟台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烟台师范学院、河南大学郑州大学黄河科技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江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安体育学院陕西理工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

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项目

运动训练专业项目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沙滩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手球、垒球、棒球、曲棍球、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技巧)、举重、柔道、跆拳道、拳击、古典摔跤、自由摔跤、现代五项、铁人三项、自行车、马术、击剑、射击、射箭、滑冰(花样滑冰、速滑、短道速滑)、滑雪(越野、高山、跳台、自由式)、冰球、雪橇、冰壶、冬季两项、雪车、围棋、国际象棋、登山(高山救援)、航海模型、航空模型、飞机跳伞、滑水、摩托艇、蹼泳。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项目有:武术套路、散打。

高水平运动员:教育部批准235所高校进行招收

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这项制度是根据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建设需要而设立的。经教育部批准,今年全国共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5所高校可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测试项目包括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等20多个——教育部日前颁发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办法》中规定,年龄不超过22周岁且具备相应资格的考生可以报名。本科院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人数控制在国家核定的本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以内,高职(专科)院校的招生人数控制在本校高职(专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以内。

考生应具备的报名条件

具有报名资格的考生包括: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三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

新办法规定,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须提供与高级中等教育相当的学习证明和成绩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助招生学校对其资格进行认定。未经资格认定的同等学力考生不能报考。

统一测试的省市有一定的标准

教育部对高校进行体育项目招生测试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

招生高校要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制定测试标准和选拔办法。组织进行体育专项统一测试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所在地招生学校体育专项测试的要求不得低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统一测试标准;测试项目、时间、地点、选拔人数、选拔程序、录取办法等内容须通过招生简章向社会公布;招生学校须在2006年4月15日前将体育专项测试合格考生信息报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和教育部备案。

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要将合格考生信息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教育部将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为: www.chsi.com.cn )对各招生学校测试合格的考生名单进行集中公示。

体育专项测试合格后要参加高考

体育专项测试合格以后,考生必须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并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生的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市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有关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根据考生志愿向有关测试学校提供档案,由招生学校决定是否录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要按照所在省市的高职录取控制分数线进行录取。

对于少数体育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确有培养前途的考生,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市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60%的,由招生学校提出申请,报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审核后方可录取。这类考生的录取人数不得超过本校录取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的30%。

获得一级运动员的考生参加单独考试

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及武术武英级称号之一的考生,可申请参加招生学校举行的文化课单独考试。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考核标准一般不低于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考试的要求。

新办法规定,高校通过单独考试招收的一级运动员的人数不得超过本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的20%,6月25日之前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核准,并办理录取手续

新高考升学规划的升学路径有哪些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升学规划的升学路径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新高考升学规划的升学路径有哪些如下:

1、普通高考

普通高考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或相关省市自主命题,是我国普通高校招生选拔的主要方式。除保送生、体育单招等升学路径以外,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是本文所介绍的其他各项升学途径的前提和基础。

特殊要求:参加普通高考无特殊要求,考生进行高考报名、进行高考体检、参加高考统测最后志愿填报即可。具体招生条件以高校招生章程为准。

2、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招生目前仅在部分高校试行。与普通高考流程不同,高校单独发布综合评价招生简章,考生按照简章要求进行网上申请报考。

综合评价招生也是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成绩、校测成绩等指标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换算后,择优录取。

特殊要求:考生要经过网上报名、高考、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测试或校园开放日等活动。招生录取流程:简章发布→网上报名→初审名单公布→参加高考→参加校测→拟录取名单公布→志愿填报。

3、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是2020年开始实施的招生模式,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目前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共39所,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择优录取。

特殊要求:强基计划招生与普通高考流程不同,高校单独发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考生需要自行进行网上报名,同时考生需要参加学校单独组织的校测。

招生录取流程:简章发布→网上报名→参加高考→考生校测确认→高考出分→入围名单公布→参加校测→确定录取名单。

4、港澳高校招生

香港和澳门高校也是高考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之一。自2011年起,有关港澳高校可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收自费生。

内地考生必须符合中国政府有关赴港澳就读的规定;必须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大多港澳地区高校在内地均实行自主招生,多数学校对考生高考成绩以及英语单科成绩有要求。

5、保送生

符合保送条件的学生经中学推荐,并通过大学测试合格后即可进入大学就读。根据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规定,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4类人员仍具备高校保送资格。

特殊要求: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

6、三大专项计划

三大专项计划是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招生的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重要提醒: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从2023年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国家专项计划

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又被称为“国家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国家专项计划由中央部门和地方本科一批招生为主的学校承担。

地方专项计划 瀚博招生网

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简称“地方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安排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

高校专项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也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该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是国家为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之一。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瀚博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上海高考 高考
与“上海高考3+1和3+3政策有什么区别”相关推荐
3+3和3+2大专有什么区别?
3+3和3+2大专有什么区别?

湖北高考改革:科目及计分方式变成“3+3”模式 2021年起,湖北省高考科目及计分方式变成“3+3”模式: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统考,外语可考2次,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同时,考生在参加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不分文理科。目前正在读初二的学生,是我省“新高考”的首批尝鲜者。 高中学业

2024-10-30 13:15:08
2025所有省份新高考 新高考政策分析——3+3省份、3+1+2省份
2025所有省份新高考 新高考政策分析——3+3省份、3+1+2省份

2025年新高考政策 法律分析: 1.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及经国家批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面向全国招生高校投档录取使用。自2023年高考起,该加分项目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5分,2025年高考起调减为加10分。 2.自2023年高考起,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调整为地方性加分项目,加分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0分

2025-02-17 22:54:54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新高考政策分析——3+3省份、3+1+2省份)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新高考政策分析——3+3省份、3+1+2省份)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关于重要的“3+1+2”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但是选考某个科目的前提是要通过该科目的合格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1 6月27日,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

2025-01-31 01:26:57
2025高考新政策 2025内蒙古高考是3+3还是3+1+2模式?
2025高考新政策 2025内蒙古高考是3+3还是3+1+2模式?

四川2025年新高考选考科目要求公布,“文科生”不再有学医机会!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近日公布了2025年新高考“3+1+2”模式的选考科目要求,标志着四川省新高考改革正式启航。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需要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四门科目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这一改革旨在提升高考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选考

2025-01-26 06:29:40
2025年新高考政策(2025内蒙古高考是3+3还是3+1+2模式?)
2025年新高考政策(2025内蒙古高考是3+3还是3+1+2模式?)

2025年新高考政策 法律分析: 1.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及经国家批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面向全国招生高校投档录取使用。自2023年高考起,该加分项目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5分,2025年高考起调减为加10分。 2.自2023年高考起,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调整为地方性加分项目,加分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0分

2025-02-01 20:34:04
2025年新高考政策 2025内蒙古高考是3+3还是3+1+2模式?
2025年新高考政策 2025内蒙古高考是3+3还是3+1+2模式?

2025年新高考政策 法律分析: 1.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及经国家批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面向全国招生高校投档录取使用。自2023年高考起,该加分项目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5分,2025年高考起调减为加10分。 2.自2023年高考起,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调整为地方性加分项目,加分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0分

2025-03-15 10:38:10
山西2025新高考批次 新高考政策分析——3+3省份、3+1+2省份
山西2025新高考批次 新高考政策分析——3+3省份、3+1+2省份

新高考政策分析——3+3省份、3+1+2省份 新高考政策分为3+3选科模式和3+1+2选科模式。其中,3+3模式包括北京、浙江、天津、山东、海南和上海,考生从物化生政史地六门中选出三门(浙江多一门技术,共选七门)。在高报录取政策上,北京、上海、天津、海南实行院校+专业组的填报方式,专业组内可选4-6个专业,考生需满足选考科目要求,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设置,每个组内有调剂选项。山东和浙江则采用

2025-01-28 10:26:26
江苏新高考政策解读3+1+2是什么?
江苏新高考政策解读3+1+2是什么?

江苏新高考政策解读3+1+2是什么? “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另外,2021年起,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根据教育部规定,选择性考试科目由各省自行组织命题。 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

2024-11-10 04: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