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强基计划初审容易通过吗

2024-04-15 04:42:13 | 瀚博招生网

强基计划初审容易通过吗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强基计划初审容易通过吗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初审容易通过吗

强基计划初审容易通过吗

不容易。
4月份大家报名强基计划计划时,最后报名状态会显示“报名完成待审核”。此次审核就是所报院校和省招办对考生资料的审查,审核通过的考生会在报名系统中显示为“报名完成审核通过”,登录高校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即可查询结果。
注:学校审核通过,待省招办审核报名资格的意思是学校已完成考生报名审核,需考生生源地招办进行审核,问题不大。

强基计划初审容易通过吗

清华大学18种录取方式

清华大学18种录取方式如下:

  1. 高考统招——难度系数中国人都知道,也是人数最多的一类项目,每年无比火爆的状元之争就是扎根于此。从高考统招进入清华大学,难度绝对是史诗级的,今年甚至爆出四川700分以上都上不了清华,震惊了所有的考生。

  2. 提前批非通用语种提前批录取的非通用语种考生,按投档分提档,按实考分录取专业,专业志愿间不设级差,不调剂,录满为止,实考分未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的考生予以退档。

3.民考汉民考汉,是指少数民族学生在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时,使用汉文答卷。民考汉的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报考运用汉语言文字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或专业。

4.西藏新疆内地班面向特定区域新疆、西藏招生。

5.艺术生清华大学每年都会向全国招收艺术类的考生的,招收艺术设计美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研究的考生,并通过“艺术特长测试”,最多可以给予60分的分数优惠!

6.竞赛类保送生这点大家应该都有听说,是指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信息学的奥林匹克竞赛,一般如果取得省一级的一二三等奖,就会有保送高校的资格,不过清华需要全国一等奖,并进入国家集训队,才能获得保送资格,能保送的也是“牛娃”中的“战斗机”了。

7.外语类保送生这类保送生的对象是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的优秀学生,清华招收英语日语两个方向。需要经过初审、初评、测试、认定和名单公示等环节。

8.自主招生清华自主招生主要面对的对象是具有各类特长及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主要是指以下的几个方面:研究创作方面,突出才能方面,学科奥赛方面,需要进行初评,初试,复试和认定几个环节。

9.领军计划领军计划招生对象为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一贯优秀并具创新潜质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综合学业成绩应在全年级前列,主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校的推荐。

10.自强计划主要面对的是边远、贫困以及民族等县级以下高中生,父母得是农村户籍,学生得品学兼优,自强不息,勤奋好学,最好还得有一些感人的事迹。

11.三位一体浙江考生的福利,招收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一贯优秀的浙江考生,成绩要求名列全校前茅。 瀚博招生网

12.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每年十几个人吧,高二就可以申请,招收那些愿意为数学事业奋斗终身的数学特长学生。

13.留学生招生招收外国护照的非中国籍学生,可以免试,也可以进行笔试。

14.港澳台侨招生港澳台侨招生为通过港澳台免试招生、港澳台侨联考招生、香港地区领军人才计划招收港澳台侨学生。

15.国防生招生国防生,需要进行当地省军区组织的政审、面试和体检,高考分数相对于直接报考的要低一些,当然,也不会低太多的。

16.双学籍飞行员班被空军航空大学或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录取飞行员学生,飞行员选拔,你懂的。

17.高水平运动队柯洁,邓亚萍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清华大学的,一般都是全国冠军,当然,世界冠军就更稳了。难度咋一看还行,但是细细琢磨后,发现难度其实比高考还大。

18.高水平艺术团和17条的运动员类似,艺术类招生。

强基计划初审容易通过吗

清华北大高校专项计划五大学科省级三等奖初审能过吗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清华北大高校专项计划五大学科省级三等奖初审能过吗的相关内容。

清华北大高校专项计划是一项针对高中生的教育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研究素养。包含五大学科的省级三等奖是该项目的评选标准之一。初审能否通过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获得省级三等奖是需要表现出较强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如果你在初审中能够展示出项目的创新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并与相应学科领域的知识和原理相结合,那么初审通过的机会就会更大。

然而,考核标准和评审程序都会因地区和具体学科而有所不同。因此,能否通过初审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建议你参考清华北大高校专项计划的相关规定和评审要求,并向相关负责人咨询,以获得更准确的答案。

以上就是强基计划初审容易通过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瀚博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与“强基计划初审容易通过吗”相关推荐
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容易通过吗
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容易通过吗

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录取分数线 清华大学在安徽省高考统招录取分数线是692分,而“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680分 自强计划是由清华大学主导的自主选拔计划,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将共同实施针对全国农村学生的自主选拔“新百年自强计划”,为寒门学子创造更多进入名校的机会。2014年的“自强计划”从以往只能报一所学校,改为可6选3,并

2024-04-08 19:26:06
走强基计划容易录取吗
走强基计划容易录取吗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入围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603分;物理学591分。 对于第一类考生,在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达到生源所在省公布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下同)上理科110分(含)、文科50分(含)、综合改革60分(含)的基础上。 依据高考成绩,原则上按照不超过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四倍确定各省入围我校

2024-07-04 11:46:10
中科大自强计划初审 2023科大少年班初审通过人数
中科大自强计划初审 2023科大少年班初审通过人数

2023科大少年班初审通过人数 2023科大少年班初审通过676人。 初审通过的学生将进入到笔试和面试阶段。科大少年班是中国科技大学为培养青少年科技人才而设立的一个特殊班级,规模较小,但培养的学生在科学研究和创新方面表现出色。想要进入科大少年班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测试。 包括初审、笔试和面试。初审通过的学生有资格参加后续的测试,但并不代表最终能够被录取。这也意味着,通过初审只是第

2024-04-09 14:54:16
高校专项计划通过率高吗 容易过吗
高校专项计划通过率高吗 容易过吗

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名单 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名单如下: 共有来自682所中学(含分校、分校区)的1096名考生,通过自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初审。 清华大学最早于2012年实施“自强计划”招生,面向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招生。 清华大学2022年“自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后,各省、市、自治区学子报名工作也早已完成。那么,清华大学2022年“自强计划”主要招生情况如何呢?

2024-04-19 03:47:09
强基计划通过率高吗
强基计划通过率高吗

强基计划通过率高吗 强基计划的录取率并不算高。1、观察具体的录取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年份和专业之间的录取率存在显著差异。以2022年为例,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86分,录取率仅为3.9%。而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最低录取分数线同样为686分,但其录取率却为3.65%。2、相较于之前的自主招生,强基计划的录取门槛实际上有所提升,竞争也更为激烈。尽管强基计划的通过率逐年有所上升,但并

2024-07-11 12:04:39
强基计划的通过率如何?
强基计划的通过率如何?

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 340人。根据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得知,2022年河南省强基计划招生人数共计340人,理科288人,文科52人。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基计划的通过率如何?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86分,录取率为3.65%。 强基计划的通过

2024-07-06 03:22:31
清华自强计划初评通过率 清华大学高校专项计划初试通过率
清华自强计划初评通过率 清华大学高校专项计划初试通过率

清华大学高校专项计划初试通过率 2.2022年数据。根据清华大学官方网站的信息,2022年清华大学高校专项计划自主招生的报名人数为16,227名,其中初步审查通过的共有1,172名,初试通过率为7.2%。清华大学,简称“清华”,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清华大学高校专项计划初试通过率 7.2%。根据查询清华大学官网得知,清华大学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自主

2024-04-16 18:53:22
浙大强基笔试通过率(浙大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浙大强基笔试通过率(浙大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浙大强基笔试通过率 1.您询问的是关于浙江大学强基计划的笔试通过率。 2.根据公开数据,浙江大学2022年的强基计划初审入围比例约为4比1。 3.这意味着初审的通过率大约为20%。 4.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浙江大学强基计划的笔试通过率较低。 浙大强基计划2022入围名单 浙大强基计划2022入围名单: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2024-07-12 02: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