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7 01:40:27 | 瀚博招生网
![]()
相信不少伙伴在上学的时候都听过老师的一句话“等你们熬到大学就好了”,高考之前我们寒窗苦读十几年,为的就是迎接高考,高考之后对我们来说犹如卸下了千斤重担,很多学生都会选择来一次毕业之旅,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过大家还记得之前那个被清华录取的林万东吗?被清华大学录取时还在工地落泪,他如今怎么样了?
以前中国人常说寒门出贵子,不过这些年来,随着大家普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寒门再难出贵子,因为和一些富人家的孩子相比,穷人家的孩子能够接受的教学资源非常有限,这样的话,一些农村孩子在高考之中的竞争力就非常有限,而且对他们来说,高考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所以现在的一般家庭,能够出一个高材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林万东是出生于云南的一个高中生,他在2019年的高考中以713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不过他从小家庭就非常贫困,他高考之后没有像别人一样外出放松旅游,而是马上就来到母亲日常干活的工地,帮助母亲干活赚钱,当时成绩出来的时候,他的很多同学还在外地旅游,不过他正在工地上辛苦的干活,得知自己被清华录取之后,他激动的留下了眼泪,一旁的母亲也为他感到非常骄傲。
去了清华之后,他又通过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被自动化系录取,如今还在清华努力上学,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是一个非常励志的少年,我们不仅要学习他刻苦学习的劲头,更要学习他骨子里面那种不甘向命运低头的品质,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清华每年招收新生3300-3700人
2020年清华大学共录取内地学生3400余人,国际学生约300人,港澳台学生60多人;2022年,清华大学共录取本科新生3700余人,其中内地学生3400余人,来自全国31个省份1000多所中学;港澳台学生80余人;国际学生约200人,来自全球约33个国家和地区。
清华大学每年的录取人数不固定,一般在3300-3700之间。清华大学将根据学生的初评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的总分,分省、分科类进行排序并择优认定自强计划候选人。
获得“自强计划”认定的学生可享受30/40/50/60分不等的降分优惠。体质测试成绩优秀者,将给予额外的5分降分。
学校介绍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根据2022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21个学院,59个系,开设88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总数16485人,其中教师3837人,职工9810人,博士后2838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7人,在岗博士生指导教师2870人。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4月23日,清华大学正在运行的校级科研机构共430个,其中,政府部门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71个,自主设立的科研机构共135个,以协议形式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24个。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清华大学2023强基计划录取名单的相关内容。
清华大学2023强基计划录取名单如下:
清华大学录取名单如下:蔡一在,胡鸣镝,甄林睿来自浙江省温州中学;陈俭德,王麒诺来自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陈一,蒋弘杰,陆金浩来自余杭区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
2023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安徽:理科679分;北京:理科662分,文科664分。
拓展知识: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清华大学2023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以下简称“强基计划”)。
基于我校“为国选材、厚植强基、拔尖领军、创新未来”的强基人才选拔培养定位,结合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选拔一批肩负使命、志趣坚定、禀赋优异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基础学科和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一、机构与原则 瀚博招生网
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在清华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强基计划招生及录取工作按照综合评价、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原则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
二、招收对象
各省(区、市)符合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志向远大、追求卓越、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
三、招生专业
2023年我校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计划以我校报名系统公布为准。我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分为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和基础文科类专业。
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理科领域有突出特长且有志于从事相关基础研究的学生。
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包括: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理科领域有特长,且有志于从事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研究的学生。
基础文科类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专业,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文科领域有特长且有志于从事相关研究的学生。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整理的当年为上学去搬砖的林万东,被清华录取时在工地落泪,他现状如何了?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瀚博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
在工地搬砖的林万东,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时当场落泪,后来怎么样? 最励志的云南学霸林万东火遍了网络。他之所以出名,不只是因为他考了理科713分,还因为他是一个搬砖的清华高材生。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林万东正在工地搬砖挣钱。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他是否通过高考改变了搬砖的命运呢? 不用扬鞭自奋蹄 林万东出生在云南宣威的一个小山村,这儿极度贫困。对很多人来说,他们深受“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困苦。林万
他713分考上清华,录取通知书送到时,正跟母亲在工地搬砖,现在去哪了? 2019年高考放榜时,他考出了713分的高分。而当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还和母亲在工地上搬着砖。 重压之下的小家庭 关于生活,林万东一家人曾经也没有多少选择。 林万东出生于云南宣威阿都乡,还有一个姐姐和弟弟。有三个孩子需要扶养的家庭,却只有一个劳动力,就是林万东的母亲。 林万东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甩手掌
因没钱读书跟着妈妈一起搬砖的穷学生,收到清华录取书后,现状如何? 导语:相信很多人都想要读书考大学,毕竟读书在现状的社会,它是唯一的捷径,只要读好课本,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就是在这个信念下,很多人选择了读书,并且坚持考上大学,给自己跟家人一份满意的答案。 大家还记得那个因为没钱读书,跟着妈妈一起搬砖的穷学生,收到清华录取书后来如何? 一、家境贫困从小刻苦 故事开始,主角是名叫林万
还记得最励志的高考生杨万东?被清华录取时正在工地跟妈妈搬砖,现在怎样 高考作为每年大家最关心的考试之一,每年都会涌现出很多网红考生,励志学霸,尤其是2019年,可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其中最受人们关注的要属武亦姝,她可以说是,当代学生的典范。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她不仅拥有高智商,而且还有高颜值。听到武亦姝的名字,大家应该会有点耳熟,她参加了诗词大会,在其中优秀的表现博得了广泛的关注,被称为诗词
当年因作文满分被破格录取的高考生,现状如何了? 他在2001年的高考中,因一篇常人听来比较生僻的文学体裁形式——古白话文《赤兔马之死》的文章,一举拿下作文满分的好成绩。这一事件,在当年可谓是轰动全国,甚至还掀起了一股国学热的浪潮,而且连各大杂志报社都纷纷提议说要把他的所有作文整理出来,出版成书,以便能有更多人传阅和学习。 他是怎么做到的?高考作文满分之后,如今的他,生活过得怎么样了?在事业
当初高考620分,在工地搬砖时收到录取书的甘肃男孩,后来怎么样了? 在宋代汪洙的《神童诗》里面写道这样的一句,“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男儿一定要有志气,发愤图强博取功名,宰相和将军并没有上天就定好了的,栋梁之材也可以通过努力成就的。在古代有很多学子寒窗苦读几十年,甚至直到七八十仍然坚持参加科举考试,这样的人最佩服的就是他们的意志力,他们身上有着男儿当自强的精神。今天我们要
岳池县职业技术学校分数线 2022年360分,2021年300分。根据查询岳池县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信息得知,该校在2022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为360分,其2021年分数线为300分,该校是2009年由广安市人民政府和广安市教育局引进的一所民办公助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岳池县职业技术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学校的办学性质是属于民办公助性质。 岳池县中考录取分数线2007
宣威高考时间 2023云南宣威高考时间6月7日开始。6月7日9:00至11:30考语文科目;15:00至17:00考数学科目。6月8日9:00至11:30考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15:00至17:00考外语科目。 2023年云南高考时间为6月7日至6月8日。云南省高考统考科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其中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
2024-10-24 06:41:49
2024-05-24 07:27:20
2024-10-02 16:26:16
2024-11-07 05:23:56
2024-10-20 03:26:00
2025-07-17 20: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