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福建二本大学排名表)

2024-04-21 22:41:26 | 瀚博招生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师范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5010394隶属于:福建省教育厅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福建二本大学排名表)相关的问题,今天,瀚博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福建二本大学排名表)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2012年,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全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7项,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

优势学科:

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高峰学科9个、高原学科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9个。

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有3个学科进入A类、12个学科进入B类,A类学科数、AB类学科数均位居福建省属高校第1位,A类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45位。

以上内容参考: 福建师范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福建二本大学排名表)

福建二本大学排名表

2022年福建二本大学排名具体如下:
1、厦门理工学院
2、福建工程学院
3、闽江学院
4、泉州师范学院
5、福建江夏学院
6、厦门医学院
7、福建警察学院
8、福建师范大学(福清校区);
9、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10、福建商学院
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厦门理工学院(XiamenUniversityofTechnology),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厦门市陈嘉庚奖学金合作高校、厦门市集美区产业技术联盟首任轮值主席院校,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福建二本大学排名表)

福建二本大学名单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福建二本大学名单的相关内容。

福建二本大学如下:

1、龙岩学院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原福建资源工业学校并入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正式升格更名为龙岩学院。2018年1月,学校新增为福建省2018-2020年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名单。

2、三明学院

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入选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B类),是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立项建设高校。

3、宁德师范学院

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入选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B类)、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学院的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福安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复办时更名为宁德师范专科学校。

4、武夷学院

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是福建省B类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省级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建设院校。

5、莆田学院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福建省A类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双万计划。是国家体育总局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妈祖文化研究基地,是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会长单位。

瀚博招生网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瀚博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福建二本大学排名表)”相关推荐
福建师范大学本一本二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福建师范大学本一本二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考生所在 生源地 的招生批次来看, 福建师范大学 通常被认为是一本大学或本科大学,不是二本大学。如果考生生源地为山西、内蒙古、陕西、青海、黑龙江、湖北、安徽、云南等,由于该校在这些省份按照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说福建师范大学在上述省份是一本大学。如果考生生源地为上海、山东、天津、北京、海南等,由于该校在这些省市已经取消本科一批和 本科二批 的

2024-05-30 18:07:07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二本。二本是指在全国本科是第二批次招生的大学,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在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基础上设置、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本科高校,在全国本科批是第二批次录取的大学,所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是二本。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福建师范空搭型大学是一本。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

2024-08-21 06:52:53
福建师范大学本一还是本二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福建师范大学本一还是本二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考生所在 生源地 的招生批次来看, 福建师范大学 通常被认为是一本大学或本科大学,不是二本大学。如果考生生源地为山西、内蒙古、陕西、青海、黑龙江、湖北、安徽、云南等,由于该校在这些省份按照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说福建师范大学在上述省份是一本大学。如果考生生源地为上海、山东、天津、北京、海南等,由于该校在这些省市已经取消本科一批和 本科二批 的

2024-05-30 10:27:31
福建师范大学的二本怎样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福建师范大学的二本怎样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2012年,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全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4-07-29 10:40:43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福建二本的师范类学校)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福建二本的师范类学校)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二本。二本是指在全国本科是第二批次招生的大学,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在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基础上设置、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本科高校,在全国本科批是第二批次录取的大学,所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是二本。 福建二本的师范类学校 福建二本的师范类学校如下: 序号  学校名称  省份  城市  层次  备注 1  福建师范大学  福

2024-06-12 07:28:04
福建二本的师范类学校(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福建二本的师范类学校(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福建二本的师范类学校 福建二本的师范类学校如下: 序号  学校名称  省份  城市  层次  备注 1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福州  本科  公办 2  宁德师范学院  福建  宁德  本科  公办 3  泉州师范学院  福建  泉州  本科  公办 4  闽南师范大学  福建  漳州  本科  公办 5  三明学院  福建  三明  本科  公办 6  

2024-06-28 15:51:29
福建公办二本大学排名表(福州师范大学是1本还是2本)
福建公办二本大学排名表(福州师范大学是1本还是2本)

福建公办二本大学排名表2021 福建公办二本大学排名表2021如下: 排名  学校名称  所在城市  批次  投档分 1 厦门理工学院 厦门 本科二批 490 2 福建工程学院 福州  本科二批  489 3 闽江学院 福州  本科二批  485 4 泉州师范学院 泉州  本科二批  476 5 福建江夏学院 福州  本科二批  472 6  厦门医学院  厦

2024-04-30 01:02:10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海南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海南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本。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2012年,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全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4-07-20 09: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