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二本师范化学专业好就业吗相关的问题,今天,瀚博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二本师范化学专业好就业吗
好就业。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好,可以应用于教育、科学研究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这个专业能够提供强大的科学、理论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应对当前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此外,在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二本师范化学专业能够提供广泛的理论和实际应用,并以有系统的方式培养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化学的知识。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好,可以应用于教育、科学研究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

四川或者重庆的哪个大学化学专业比较好?二本及一本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的,教育部的学科评估最权威!我列化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这几个个学科评估最新版的是2007年的!本人文科生,不是很清楚与化学相关的专业) 据下面的信息,从参评的学校来看,川渝地区,川大化学类最好,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川渝地区高校排名,化学:川大〉川师(川师排名很低)
化学工程与技术:川大〉
西南石油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川大〉重大〉西南交大〉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大〉川师
冶金工程:重大〉川大
成绩在一本左右的话上川大(985、211)和重大(985、211)难,不过还是争取吧!西南交大(211),一本和二本都有,其他的学校不是很了解!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703 化学(2007年)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30个,本次参评24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28个,本次参评12个;还有5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9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共50所。
学校代码及名称
整体水平
排名
得分
10001
北京大学
1
95
10055
南开大学
10284
南京大学
3
92
10246
复旦大学
4
89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183
吉林大学
6
87
10486
武汉大学
7
85
10335
浙江大学
8
84
10558
中山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10
83
10003
清华大学
11
79
10532
湖南大学
10730
兰州大学
13
7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4
76
10422
山东大学
15
74
10610 四川大学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17
72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18
71
10075
河北大学
10108
山西大学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10459
郑州大学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10559
暨南大学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27
7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10056
天津大学
29
69
10285
苏州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32
68
10212
黑龙江大学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35
67
10140
辽宁大学
36
66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39
65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10475
河南大学
10593
广西大学
11066
烟台大学
10657
贵州大学
44
64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45
63
10110
中北大学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49
62
10402 漳州师范学院
50
61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2007年)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19个,本次参评18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30个,本次参评9个;还有1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12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共40所。
学校代码及名称
整体水平
排名
得分
10056 天津大学
1
10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2
89
10003 清华大学
3
88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5
83
10335 浙江大学
6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7
78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8
76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74
10610 四川大学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12
73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13
72
10533
中南大学
10532 湖南大学
15
71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16
70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17
69
10386
福州大学
10459 郑州大学
19
67
10286
东南大学
20
66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10593 广西大学
10615 西南石油学院
10110 中北大学
24
65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27
64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10152 大连轻工业学院
10285 苏州大学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10140 辽宁大学
33
63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11066 烟台大学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36
62
10264
上海水产大学
10435 莱阳
农学院
38
61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1318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42个,本次参评34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35个,本次参评15个;还有10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10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共69所。
10003 清华大学
1
98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2
92
10533 中南大学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9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6
90
10335 浙江大学
7
85
10145
东北大学
8
83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8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11
79
10610 四川大学
12
78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3
7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056 天津大学
15
76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16
74
10183 吉林大学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19
73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10247
同济大学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22
72
10216
燕山大学
10255
东华大学
10486 武汉大学
10246 复旦大学
26
71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10459 郑州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9000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31
69
10532 湖南大学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10280
上海大学
34
68
10286 东南大学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10285 苏州大学
37
67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41
66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46
65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10593 广西大学
10615 西南石油学院
10110 中北大学
52
64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10299
江苏大学
10356 中国计量学院
10673
云南大学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59
63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10475 河南大学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10702 西安工业学院
11066 烟台大学
10127
内蒙古科技大学
66
62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10657 贵州大学
10743
青海大学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06 冶金工程(2007年)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5个,本次参评4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3个,本次参评2个;还有2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1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共9所。
学校代码及名称
整体水平
排名
得分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1
99
10533 中南大学
2
95
10145 东北大学
3
94
10280 上海大学
4
76
10611 重庆大学
5
70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6
65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7
63
10127 内蒙古科技大学
10610 四川大学
9
62

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
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电工实习、计算机软件实践及硬件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就业方向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举世瞩目,电力工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关键地位,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科研部门和电力企业已需要越来越多的电力专业人才作为科研和生产管理的核心人员。本专业就是主要向电子部门或电力研究或设计部门输送专业人才的管道。
毕业后,你可以到一些现代化企业从事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维护、管理与改造工作,或者从事电气设备和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也可以去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电子、通信、国防、机械等行业有关的科研单位、设计单位或技术开发公司,从事研发、设计和工程实施工作。还可以直接到各类发电厂、电力系统供电部门、电力勘测设计研究单位、电力管理等部门就业。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另外,一些相关行业也可以用到这个专业的知识,例如电器成套设备行业,其各个岗位都要求具备电力工程及电气自动化专业能力; 拥有大型机床或生产线的各企业,可以在其中担任电气工程师; 航空、交通等单位,进行自动信号控制;一些大厦的
物业管理,在楼宇智能化系统开发和维护方面都需要本专业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还可以选择到一些外资或者合资的公司,产品销售和维护都需要这个专业的技术型销售工程师。
有些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一般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
计算机应用技术、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主要专业方向深造,据统计,每年大约有15%-25%的本科生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
就业前景
电气工程专业大部分毕业生都选择在电力系统及其相关领域就业。电力系统单位主要包括:发电企业、供电企业和电气设备制造公司三大类。除此之外还含有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电力科研开发等部门。我国现有的国有大型发电集团有: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国电集团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电网公司有: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电气设备制造企业有:上海电气电站、新疆特变电工等,一些毕业生也选择到跨国公司等外企工作,比较典型的有SIEMENS、ABB、SCHNEIDER、AREVA、VESTAS等。
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本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及就业岗位。2007年全国电力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增长的势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突破7亿千瓦。电网建设方面,四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三峡输变电工程全面建成通过国家验收。全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4.15万公里,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8848万千伏安。[1]
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近三年来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供需比都在1:12以上,毕业生的总就业率达到96%以上。这种状况在今后的几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正在趋于成熟。2007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基本平衡。中国电力市场的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电力市场正在不断完善。可以肯定的是,电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度正趋于饱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比例正在逐年加大。对人才的需求已开始着眼于复合型、专业化和高学历的毕业生。如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校园招聘条件已改为:国家重点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毕业生。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行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逐年提高;然而基于电力系统的饱和状态,毕业生就业质量却相对降低。就供电企业而言,在2003年,电气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很大一部分都在省会或市级供电局工作;但2008年的电气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更多的是在县级供电局任职。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本科生会选择在大学期间辅修双学位或者是在本科毕业时选择考研。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读研究生早也成为大势所趋。对于电气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也未能例外。有选择地攻读电气专业的研究生可谓一个明智的选择。作为电力企业,尤其是层次比较高的用人单位,一般都会有选择地到一些特定院校挑选优秀毕业生,基本的范围是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等,所以,建议同学报考研究生应以这些院校为主要参考,无论从师资、实验条件、项目层次还是从就业方面来说,这些院校都应该是电气专业同学报考研究生的主要对象。
所谓第二学位,是指在大学期间,学好电气工程专业的同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一部分其他专业课程或选修第二学位。比如:辅修管理学、
市场营销、
经济学等学科。对于大部分学生,辅修第二学位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比较大,然而不同学科之间的融汇既丰富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不失为大学期间完善自我综合素质的一个很好选择。尤其是在目前电力市场化的趋势下,这也成为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电力企业复合型人才的良好途径。
无论是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在整体行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都同等重要。丰富的经验积累,使得我们从工作中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培养自己的领导素质;完善的知识结构,使得我们在更深的层面上提高自己的才能。
瀚博招生网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瀚博招生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