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5 19:40:35 | 瀚博招生网
虽然如今大部分的省份已经取消或者合并了三本批次,但在部分省份至今仍然可以填报三本批次志愿。即使如此,不少三本学校的同学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寻求一个光明的未来,也不得不选择考研。不过,在考研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为何考研成功的三本大学生那么少呢?
为何三本的大学生很少愿意选择考研?这些原因听着让人心酸!
选择考研似乎成为了本科生的一个好选择,不少同学为了读研成功不惜从大一和大二就着手准备考研事宜。不过,若是遇到了三本考生,他们也不会坦然告知,只会说自己是来自普通二本。三本大学的同学愿意选择考研的人也不多,其中的原因听着让人心酸不已。
之前有个咨询小水考研的江西考生云朵,她报考华中师范大学,但是和小水一直隐瞒了自己的本科院校。经过了两年的辛苦备考,终于以初试第八的成绩进入了研究生复试。在拟录取名额有17人的情况下,她的这个名次还是非常不错的。若是复试中的表现不错的话,应该没意外的会被录取。
但是云朵在考研复试中成绩垫底,被刷成了必然。除了她考研复试表现的不太突出外,其中的一个重大的原因是她本科院校是一所三本独立学院。所以她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实力太差,转而选择了二战考研,一年待在家里没出门。
考研二战之后,她的初试名次从第八上升到了第六,但是华中师范大学的专业缩招,从17个人降低到了12人,名额都去了推免生中去了。复试结束,她又被刷了,这次直接复试给了不及格。虽然她自问比去年表现的还好,但是依旧是成了考研炮灰。
心灰意冷的她调剂去了一所普通本科读研,调剂的时候也是废了很大的劲。调剂的前期没有学校通知复试,之后又去了不下三所学校的复试,也是一样被刷。后来她求助于本科的老师,帮忙联系调剂,最后去了二区的一所普通学校读研。
与她有类似经历的人也有不少,三本的考生往往最后都没考上,或者极少的同学去了一个普通二本。和云朵聊了不少才发现,三本考生想读研并不是那么容易。那么,三本考生不愿选择考研,或者说考研很难成功的原因就不难知道了。
01、三本考生普遍选择就业的多,生活压力大
普通一本和二本的学费只有几千,三本学校的学费一般都很高,对于来自农村家庭的同学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特别是有些大学专业堪称天价,一年的学费好几万。考生读完本科四年已经是个不小的负担,不少人是借了助学贷款才完成学业。
所以来自家庭和生活压力,三本考生普遍选择就业的居多,这样就业后一方面能赚钱还助学贷款,另一方面改变家里经济拮据的现状。所以,在考研成功不高的情况下,他们自然选择了放弃考研的打算。
02、三本考生无保研资格,读研较难
三本的考生想读研的话只能通过研究生考试,即使成绩再好,学校没有保研资格,也是没办法通过保研读研的。更何况三本大学有的连研究生院都没有,教育资源匮乏可见一斑!想通过考研的方式,还要和二本、一本甚至是名校的本科生进行竞争。同等情况下进入复试中,导师也不情愿录取三本考生了,考研成功的概率可见有多低了!
03、三本大学生考研复试易被刷,部分学校存在歧视
不可否认的是,部分考研院校存在歧视,不愿要三本出身的考生,即使考到了高分。曾有位考生考到390分的高分以第三名的成绩进入某高校的复试,但还是被刷了。之后的调剂也是受挫,没能调剂读研,直接就业了。
对于越是好的学校,三本大学生就越容易被刷掉,因为在同等条件下,研究生导师肯定是想录取本科学生更好的同学。即使三本考生在考研复试中表现的非常优秀,若对手是一个名校的本科生,复试表现的也不差,那么他的结果也只能被刷!
04、考研调剂读研,三本考生的成功率低
不仅是在目标院校的考研复试阶段,在考研调剂中,三本考生的成功率也很低。到了调剂阶段,很多高分考生都很难找到调剂的院校,高校肯定是先录取来自好学校的高分考生,最后才会录取三本考生。
但是调剂阶段名额非常有限,有的二本高分考生都无法调剂成功,来自三本大学的同学更是很难获得调剂读研的机会了。这也是为何很多三本考生到了调剂阶段直接放弃了,因为就算调剂成功了,读研的学校也是垫底的,读出来也没啥大的作用了!
不过,也有一些三本考生考研成功的,其中不乏读研名校的,但他们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是一般人难以想象。话又说回来,还是有很多学校并不看考生的出身,只要考生实力够强,也会被理想的院校录取的!
三本大学生应该争取考研究生吗?考上研究生又有什么好处呢?一般认为,三本大学生考研究生,一共有5种好处,尤其是最后一种非常重要。
提升学历和能力
考研的第一种好处,就在于能够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能力。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本科生阶段更重视通识教育。本科阶段虽然也涉及专业教育,但主要目的是打好专业基础。到了研究生阶段,更强调专业性教育。因此,进入研究生阶段,不仅意味着学历层次得到提高,还意味着专业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三本大学生而言,考研,还是赶超和逆袭名校本科毕业生的机会。
增加选择机会
从研究生毕业,找工作更占据优势。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公务员考试中,同一个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大家都报考公务员,后者能报的岗位,远远超过前者。不仅仅是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去企业应聘,研究生也更有市场。大家普遍相信,研究生毕业,在专业能力上明显强过本科生,当然更愿意录用研究生。
躲避就业压力
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超过800万人。可想而知,这么多人同时涌向市场,找工作的竞争和压力有多大。在超过800万的毕业生中,很大一部分人已经拿到了研究生文凭。你拿着一个本科文凭,去和他们竞争,很多时候真的没优势。尤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三本文凭,和名校本科生相比,更是黯然失色。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不如选择考研,不仅能够躲避就业压力,也能让自己的学历一次性到位,不用等将来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再回到学校回炉再造。 瀚博招生网
提升自信心
很多人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只能选择三本,一直没什么自信心,考研也是提升自信心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很多三本大学生觉得,考研能让自己的学历提升一个层次,更能够让自己的自信心得到提升。
增强“议价”能力
名校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多数人都敢于和老板议价。一般的三本大学本科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往往显得诚惶诚恐,老板能给机会都已经万分感激了,哪里还有讨价还价的资格?但是,研究生毕竟比本科生更稀缺,找工作的时候更有优势,能够让你具备议价能力。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瀚博招生网。复旦大学公共管理考研经验? 一、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一)考研原因: 1.本科成绩一般,无任何实习实践经历,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就业优势不大,且薪资普遍较低,达不到薪资预期。 2.职业规划。未来想要在高校任教或者考公务员,个人认为研究生学历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未来的长远发展。 3.父母鼓励继续读研深造,周围朋友约定一起备考。 (二)选择复旦行管的原因: 1.城市因素。一方
复旦大学在职研究生都有哪些专业还在招生 复旦大学也是国内外知名的高校,自建校以来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端优秀人才。现在该校也有在职研究生招生,通常招生方式是专业硕士,主要有下面几个专业: 一、工商管理(MBA)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总学制时间在8个月-1年左右,所需
复旦大学哲学研究生收跨考的吗 复旦大学哲学研究生接受跨考。 复旦的科哲是冷门,分数线每年都不同。尽量考到你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刚过线肯定是不行。录取率估计也不高,越好的学校要求越严,哲学院外国哲学这个方向总共也就招几个人而已。 复旦大学的哲学研究生专业,有三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 复旦大学附属学院是几本 三本 属于民办类本科院校,也就是三本院校。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
2021复旦大学考研招生简章什么时候出? 2021复旦大学考研招生简章9月16日公布,考研招生简章介绍了该学校的报考条件、网上报名、网上确认、初试、复试、联系方式、学制、费用、录取等相关事宜。 (一)初试 1.初试科目学术学位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设置,除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为三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各科目试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外,其他各学
复旦大学临床研究生好考吗? 不好考,复旦大学临床研究生和北京大学临床研究生一样的难考,其实不存难与不难的事,只要你认真刻苦学习,跟着导师的脚步走和思路,认真听讲,多下一点功夫,学习好每一门攻课,不懂的问题要勤学好问,把导师所讲的知识面都要一步一步的深入理解,那你一定会有成果。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355分。根据查询复旦大学官网得知,截止到2023年7月20日,2023年上海医
复旦大学23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复旦大学23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中,学术类最高复试分数为385,专业类最高复试分数为395。 1、专业型硕士类: 专业型硕士法律(法学)专业,355分。 专业型硕士法律(非法学)专业,350分。 专业型硕士艺术专业,365分。 专业型硕士工程管理专业,213分。 专业型硕士图书情报专业,245分。 专业型硕士护理专业,315
二本毕业生怎么才能考取复旦大学研究生? 二本毕业生考取复旦大学研究生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准备: 1.提前了解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政策和要求。可以通过查阅官方网站、咨询学长学姐或参加招生宣讲会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2.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科研潜力和社会实践经验等方面,因此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加强英语学习。复旦大学研究生招
三本的学生能考华科的研究生吗 不管是几本,只要是本科都可以。 但是你一定要好好准备,争取分数高一些,超过本校和本专业的学生,才更有希望。 为什么跨专业或者本科不好学校的学生分数需要稍微高一些呢? 因为这些学生相对本校(或者其他名校)科班出身的来说, 知识不够全面(一个学了四年专业课程,一个就是啃了几门课本),研究和动手能力不是一个层次(毕竟训练的质量不一样), 所以导师肯定愿意带能出
2024-04-14 23:24:49
2024-06-15 14:12:11
2024-05-31 08:41:03
2024-06-14 10:44:06
2024-04-22 13:26:23
2024-06-22 09: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