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什么是甲骨文?说一下甲骨文的发现过程

2024-06-23 00:25:25 | 瀚博招生网

今天瀚博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什么是甲骨文?说一下甲骨文的发现过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甲骨文?说一下甲骨文的发现过程

什么是甲骨文?说一下甲骨文的发现过程

一片甲骨惊天下

甲即龟甲,骨指曾骨。商代晚期(公元前14~前11世纪),商王常用甲骨占卜吉凶,卜毕将所问之事或所得结果刻(或写)在其上,称甲骨文。因商代甲骨文不见于古代史书记载,所以学者命名不一,有龟卜文、契文、殷契、甲骨刻字、殷墟文字、贞卜文、殷墟卜辞等各种名称。 商朝 灭亡,“失国霾卜”,商代甲骨即不为世人所知。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北京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生病,从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其中有“龙骨”,王懿荣见其上刻有字,倍感惊奇,于是立即命人到药店把有字的“龙骨”全部买回。后来,有个化名为“汐翁”的将这一事实写了《龟甲文》,在1931年北平出版的《华北日报·华北画刊》上发表。此后,人们便以为这是甲骨文发现的文字依据,其实甲骨文发现也有个认识过程。

罗振常在《洹洛访古游记》“宣统三年二月二十三日条”中说:

此地埋藏龟骨,前三十余年已发现,不自今日始也。谓某年某姓犁田,忽有数骨片随土翻起,视之,上有刻画,且有作殷色者,不知为何物。北方土中,埋藏物多,每耕耘,或见稍奇之物,随即其处掘之,往往得铜器、古泉、古镜等,得善价。是人得骨,以为异,乃更深掘,又得多数,姑取藏之,然无过问者。其极大胛骨,近代无此兽类,土人因目之为龙骨,携以视药铺。药物中固有龙骨、龙齿,今世无龙,每以古骨充之,不论人畜。且古骨研末,又愈刀创,故药铺购之,一斤才得数钱。骨之坚者,或又购以刻物。乡人农暇,随地发掘,所得甚夥,检大者售之。购者或不取刻文,则以铲削之而售。其小块及字多不易去者,愁以填枯井。

可见,在1899年前数十年间,小屯村民就在附近的耕地里见到骨甲。加拿大长老会驻安阳牧师明义士在其著《甲骨研究》中说:

起初有人收藏甲骨,可不知道出处。在1899年以前,小屯人用甲骨当药材,名为龙骨。最初发现的甲骨,都经过潍县范氏的手。范氏知道最详。先时范氏不肯告人正处,如告刘铁云汤阴牖里。余既找到正处,又屡向范氏和小屯人打听,得知前清光绪二十五年以前,小屯有剃头商名李成,常用龙骨粉作刀尖药。此地久出龙骨,小屯居民不以为奇。乃以骨片、甲版、鹿角等物,或有字或无字,都为主骨。当时小屯人认为字不是刻上的,是天然长成的。并说有字的不好卖,刮去字药店才要。李成收集龙骨,卖与药店,每斤制钱六文。

小屯村民在1899年前就发现了甲骨文,当然这种发现是一般的发现,不是科学意识上的发现。古董商云集小屯收购甲骨后,转售于北京等地。1899年王懿荣亲自鉴定甲骨实物,有目的的进行搜索和研究。从此,殷墟甲骨文才为世人所知和重视。



早期甲骨文的搜集和流散

自1899年王懿荣发现殷墟甲骨文以后,国内一些学者开始购藏。王懿荣不仅是甲骨文的发现者,而且也是第一个购藏甲骨的学者。1899年秋,他从古董商范维卿手中购得12片。1900年春,又从范维卿处购得800多片。同年,古董商赵执斋也将甲骨数百片售与王氏。至王殉难时,先后3批共购藏甲骨1500片。王懿荣所藏甲骨,大部分由其子王翰甫转卖给刘鹗,一部分赠天津新学书院。

1899年秋,王懿荣将甲骨“名之曰龟版”后,范维卿携带甲骨到天津出售。

殷墟遗址及墓葬分布示意图

王襄(1876~1965),字纶阁,号簠室,与孟定生最初购约五六百片。后来王襄又在京津两地相继购得甲骨4000余片。王襄购藏甲骨历经曲折,在保存祖国文化珍品方面,表现了爱国主义的高尚品质和民族气节。

据董作宾、胡厚宣编著的《甲骨年表》载:当时收买甲骨的还有端方。端方是清朝的封疆大吏,官至总督。1899年,古董商范维卿为端方购买古物到安阳,见刻有字的甲骨,于是购买若干片回京交给端方,端方十分高兴,按每字银2两5钱付酬。因此,范维卿竭力为其收购。

刘鹗,字铁云,江苏丹徒人。晚年曾著小说 《老残游记》 。他从王懿荣之子王翰甫处买千余片。从定海方药雨处得300多片;古董商赵执斋在鲁、冀、豫一带为其收购3000余片;刘鹗又派其三子大绅亲往河南购买千余片。刘鹗购藏甲骨在5000片以上。

罗振玉(1866~1940),字叔言,一字叔蕴,号雪堂,晚年又号贞松老人。祖籍浙江上虞,生于江苏淮安。罗振玉曾在刘鹗处当过家庭教师。1901年,罗振玉在上海刘鹗处始见甲骨文墨本,惊叹这是“汉以来小学家若张(敞)、杜(林)、杨(雄)、许(慎)诸儒所不见”的文字,劝刘氏编《铁云藏龟》出版,并亲为作序协助刊行。这是罗振玉与殷墟甲骨文发生密切关系的开端。当时,罗振玉认为尽量搜集出土的甲骨是当务之急,他在《殷墟书契·序》中说:“宝物之幸存者有尽,又骨甲古脆,文字易灭……不汲汲搜求,则出土之日,即澌灭之期,矧所见未传,考释亦讵可自信,由此观之,则搜求之视考释不尤急欤!”

从1906年开始,罗振玉个人着手搜集甲骨。先是通过古董商购买甲骨。在确知甲骨的真正出土地点在安阳的小屯后,遂于1910年派人前往小屯“瘁力以购之,一岁所获,殆逾万”。1911年又“复命弟子敬振常、妇弟范恒斋兆昌至洹阳采掘之,所得又再倍焉。”1915年他又亲赴安阳小屯实地考察。罗振玉广泛搜集,至1928年已收藏甲骨3万片以上。他收藏的甲骨不仅数量超过了别人,而且还有很多精品。另外,罗振玉搜集甲骨,“与从来古董家的习尚稍有区别,他不仅搜集有字的骨片,而且还注意搜集与骨片同时出土的各种器物。”

据学者统计,从1899~1928年的30年间,各家收藏甲骨的数字是:

王懿荣约1500片

王襄、孟定生约4500片

刘鹗约5000片

罗振玉约30000片

其他各家约4000片

在国内学者们致力于搜集殷墟甲骨文的同时,欧美一些国家和日本的有关人士,利用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也染指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品--殷墟甲骨文。他们使用各种手段,私自收购、非法转售或运往国外,使许多有字甲骨流散到外国。

最早搜集殷墟甲骨文的外国人,是美国长老会驻山东潍县的传教士方法敛(1862~1914)和英国浸礼会驻山东青州的传教士库寿龄(1859~1922)。1903年两人合伙从古董商手中购买很多甲骨,将其中400片转卖给英国人在上海主办的亚洲文会博物馆,从中牟取暴利。1904年又从古董商手中购得大批甲骨。1906年后陆续将大批甲骨倒卖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卡内基博物院、苏格兰皇家博物院、大英博物院、美国斐文尔德博物院等单位。

1908年,英国驻天津总领事金璋(1854~1952)在山东等地收购甲骨。1909年,德国人威尔茨在 山东青岛 私自收购甲骨711片,这批甲骨流散到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院。卫礼贤(1873~1930)购买72片,倒卖给瑞士巴骚民俗陈列馆等单位。



加拿大长老会驻安阳牧师明义士(1885~1957),从1914年开始考察殷墟收购甲骨。在外国人中,明义士私自收购甲骨最多。1917年他自称收藏甲骨5万片。后来又将小屯村出土的一坑甲骨全部购买,实际上他所购藏的甲骨超过5万片。其中一部分非法运往国外,一部分埋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的一个教师住宅的地下室。1952年开展“三反”运动时,当事者英国林森(字仰山)交待此事。遂挖出140多箱古物,内有甲骨8080片,其中有字的共3668片。另外,未运走留在国内的还有南京博物院2369片,北京故宫博物院20364片。据说,明义士购藏的甲骨,在军阀混战时期被毁掉一部分,具体数字不详。

日本人林泰铺从1905年开始搜集甲骨,1918年还亲临安阳殷墟了解甲骨及其它古器物的出土情况,并私自收买甲骨和古器物。三井源右卫门、河井荃庐、堂野前种松等人也通过各种渠道收购一批甲骨。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流散到国外的情况,据著名的甲骨学家胡厚宣统计:日本12443片,加拿大7802片,英国3355片,美国1882片,联邦德国715片,苏联199片, 瑞典 100片,瑞士99片,法国64片,新加坡28片, 比利时 7片, 南朝鲜 6片。12个国家和地区共收藏2.67万片。殷墟出土甲骨的其余部分分藏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及港澳地区。

甲骨文的发掘与研究

殷墟甲骨文从1899年被王懿荣发现,至今共出土甲骨15万片以上,著录甲骨文资料的专著已达百种。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互为促进。其间,经历了非科学发掘时期、科学发掘时期和进一步发展时期3个阶段。



非科学发掘时期

这个时期,小屯村民私挖甲骨售与古董商,再转卖给私人,同时大批甲骨流散国外。主要研究成果是甲骨出土地的考定和文字的释读。

小屯村民的私人挖掘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后,国内一些学者多方购买收藏,尤其是外国人的染指,使甲骨售价日益增涨。古董商便云集小屯村收购转卖,促使村民大肆挖掘。

据《甲骨年表》和《甲骨学六十年》记载,1899年至1928年春,小屯村民有9次较大规模的挖掘。

第一次,约在1899年至1900年。王懿荣从古董商范维卿和赵执斋手中购买的一批甲骨,范维卿为端方收购的,可能均为小屯村民所挖掘。

第二次,1904年冬,地主朱坤率佃农在小屯村北洹河南岸朱氏土地中,搭席棚,垒炉灶,挖掘甚久,获甲骨数车。霍文元、刘金声等与朱坤因挖掘之地发生争执,双方械斗不可开交,只得到县衙解决,县署遂下令禁止挖掘。这次挖掘出的甲骨为罗振玉、黄浚、徐枋,美国的方法敛,英国的库寿龄、金璋所收藏。

第三次,1909年春,小屯村前张学献地内,因挖山药沟发现甲骨。村人闻讯后相约到此地挖掘,获“马蹄儿”及“骨条”甚多。特别是“骨条”,是胛骨刻辞较多者。这次村人挖掘,未经张学献允许,其母大骂,双方殴打致头破血流,后经人调停,双方才罢休。

第四次,1920年北方5省遭旱灾,小屯村民为生活所迫,不约而同到村北洹河岸挖掘甲骨出售,借以度日。附近的不少村民也参加挖掘。

第五次,1923年春,张学献在村中的菜园内挖掘,雇何国栋为帮工,出土2块有字的大骨版。何国栋暗记下挖掘地点。

第六次,1924年,小屯村民在筑墙时发现一坑甲骨,其中有不少大块,全部由明义士私自收买。第七次,1925年,小屯村民在村前大路旁挖掘,获甲骨数筐,其中胛骨有长至尺余者,多售与上海古董商。

第八次,1926年3月,张学献被土匪绑票,需用巨款才能将人赎回。小屯村民乘机与张家协商,在其菜园内挖甲骨对半分,张家应允。参加者有数十人,忽然塌方,将4人埋于土中,经抢救才免于死亡。这次挖掘因此而结束,所挖掘的甲骨都被明义士收买。

第九次,1928年春,安阳驻军冯玉祥部与退守河北复来反攻的奉军交战,使小屯等村农民不能按时播种。4月战事结束,村民无以为生,相约在小屯村南路旁及麦场中大举挖掘,所得甲骨多数售与上海、开封商人。

以上这9次是小屯村民自发的结伙挖掘。此外,个人也以挖掘甲骨出售来谋生。还有个别人以挖掘甲骨出售为终生职业,如李成专业理发,业余就挖掘甲骨出售。

小屯村民挖掘的甲骨卖给古董商或明义士,其中有一部分被运往国外,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品受到严重损失。为使世人认识甲骨,一些学者在积极搜集的同时,开始著录成书,刊行问世。

殷墟甲骨文的第一部著录书是《铁云藏龟》,著者刘鹗。他从自己购藏的5000余片中,挑选1058片,编成《铁云藏龟》6册,1903年由抱残守缺斋石印出版。书中虽未对甲骨文作深入研究,且又印刷不精,拓本漫漶不清,但它是甲骨文发现以后的第一部著录书,在甲骨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之功。



罗振玉的甲骨文著录书主要有:

《殷墟书契》,亦称《殷墟书契前编》,8卷,1913年以珂罗版精印出版,收录甲骨2229片。

《殷墟书契菁华》,1914年出版,收录甲骨68片,其中4片大的牛骨,正反两面都有字,为武丁时期。其上刻的字笔锋雄劲,大字涂朱,内容丰富,记事详细,不仅是重要的史料,而且也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殷墟书契后编》上下2卷,1916年3月影印本。收录甲骨1104片。

另外,还有明义士的《殷墟卜辞》(1917年),收录甲骨2369片;姬佛陀的《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1917年),收录甲骨655片;王襄的《簠室殷契征文》12卷(1925年),收录甲骨1125片,按内容分为天象、地望、帝系、人名、岁时、干支、贞类、典礼、征伐、游田、杂事和文字。日本的林泰辅编《龟甲兽骨文字》(1921年),收录甲骨1023片。

甲骨出土地点的考定甲骨文发现后,由于学者的购藏和外国人的收买,使甲骨的售价日增。古董商为了垄断甲骨的转售,以便从中牟取暴利,有意把甲骨文的真正出土地点隐瞒起来,讹言出土于某地某地,使人们一时信以为真。如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认为甲骨文出土于河南汤阴。刘鹗也相信甲骨文出土“在河南汤阴县属之古牖里城”的传言。罗振玉也说:“光绪己亥,予闻河南汤阴发现古龟甲兽骨。”他还讲了关于甲骨文出土于汤阴之说的由来,“龟甲兽甲,潍县估人始得之,亡友刘君铁云问所自出,则诡言得之汤阴。”罗振玉受“估人讳言出卫辉”说的影响,一度认为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卫辉。某些外国人,如日本的林泰辅在其《清国河南汤阴发现之龟甲兽骨》(1909年)和富冈谦藏在《古羑里城出土龟甲之说明》(1910年)中,都将汤阴视为甲骨文的出土地。美国方法敛轻信古董商赵执斋之言,把卫辉府附近的古朝歌城当作甲骨文等古物的出土地。

罗振玉经过多年的探寻,直至1908年才访知甲骨文真正出土地为“洹滨之小屯”。此后,罗振玉不仅派古董商到小屯村为其收购甲骨,而且还“命家弟子敬振常、妇弟范恒斋兆昌,至洹阳采掘之”。1915年又亲赴安阳小屯作实地考察。对甲骨文真正出土地点的考定,是罗振玉研究甲骨的成就之一,也是这个阶段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甲骨文是什么时代的遗物,学者们对此也有个逐步探索认识的过程。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认为甲骨文字在“篆籀之前”。刘鹗在1903年考证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为商代遗物。罗振玉在1903年把甲骨文称之为“夏殷之龟”。孙诒让也说甲骨文是周朝以前的文字。学者的看法虽有差异,但大体都认为是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的夏商两代的遗物。

1910年,罗振玉把甲骨文出土地点考证为“武乙之墟”,又论证了“于刻辞中得殷帝王名谥十余,乃恍悟此卜辞者,实为殷王朝之遗物”。1915年他在《殷墟书契考释》中说:今安阳小屯即“洹水故墟,旧称亶甲。今证之卜辞,则是徙于武乙去于帝乙”,这时他已将小屯确定为武乙、文丁、帝乙3世之都城。王国维《说殷》中指出:“今龟甲兽骨出土,皆在此地(指小屯村),盖即盘庚以来之旧都……帝乙之世,尚宅殷墟。”他把甲骨文的时代具体定为盘庚迁殷到帝乙。继而又经过不少学者的深入研究和考证,认为殷墟非因水患而迁都,实由亡国而废弃,许多晚期卜辞的时代不是止于帝乙之世,小屯村一带即是《竹书纪年》所记载的“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后经考证为254年)的都城所在地。而在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文,是盘庚迁殷至纣灭国8代12王的遗物。



甲骨文出土地点的考定和具体时代的确定,为后来科学发掘殷墟和对甲骨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甲骨文的研究与考释殷墟甲骨文字释读的第一部著作是《契文举例》2卷。撰者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庼,浙江瑞安人,清光绪十二年(1866年)任刑部主事,不久去职,一意著述。他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家和金石学家。孙诒让看到《铁云藏龟》后,惊叹地说:“不意衰年睹兹奇迹。”于是用两个月的时间细为校读,依据《铁云藏龟》著录的甲骨文材料写成《契文举例》,全书分十章:日月第一、贞卜第二、卜事第三、鬼神第四、卜人第五、官氏第六、方国第七、典礼第八、文字第九、杂例第十。这也是对甲骨文内容进行分类研究的尝试。该书考释的文字虽有不少欠妥之处,但在甲骨学史上“筚路椎轮”之功还是应该肯定的。该书虽于1904年写成,但10年后即1913年才与世人见面。1905年,孙诒让又写了《名原》2卷,从甲骨文的字形来探讨中国古文字的沿革变化,开了以甲骨文考证古文字的先例。

罗振玉不仅在甲骨文的收藏方面有很大贡献,而且在对甲骨文进行研究和文字考释方面也成绩显著。其代表作是1915年1月王国维手写石印的《殷墟书契考释》,全书分为:都邑第一、帝王第二、人名第三、地名第四、文字第五、卜辞第六、礼制第七、卜法第八。12年后即1927年又出增订本。所释文字,1915年初印本为485个,增订本为571个。他在该书中提出了“由许书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窥卜辞”的研究方法,并主张考释文字应注意卜辞辞句的通读和分类,这在甲骨学研究初期是一大进步。王国维说自殷墟甲骨文发现后,“审释文字,自以罗氏为第一,其考定小屯为故殷墟,及审释殷帝王名号,皆由罗氏发之”。郭沫若高度赞扬说:“甲骨自出土后,其搜集、保存、传播之功,罗氏当成第一。而考释之功亦深赖罗氏。”对《殷墟书契考释》一书推崇备至。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礼堂,后改称观堂,浙江海宁人。1927年5月3日自沉于颐和园中的昆明湖。王国维一生对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古史研究方面有很大贡献。

王国维研究商代甲骨,最早突破文字考释的范围,将其作为原始史料,用以探讨商代的历史、地理和礼制。1914年手抄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脱稿后,为之作《后序》。1915年撰《殷墟卜辞中所见地名考》。1916年写《殷礼征文》。上海英籍犹太人哈同的妻子罗迦陵购得刘鹗旧藏甲骨千余片,从中选其优者605片,编成《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署名为姬佛陀,实为王国维编次和考释。1917年,王氏发表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在这两篇名作中考证了卜辞中商代先公先王名字,进而论证了商代先公先王的名字不见于卡辞的很少。

王国维是从称谓判断卜辞年代和进行甲骨缀合的第一人。他首先发现《戬》1·10与《殷墟书契后编》中8·14为一骨之折,予以拼合。并发现报乙、报丙、报丁的世次与《史记·殷本纪》和《三代世表》不同,考证报以后的世次当为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而《史记·殷本纪》误写为报丁、报乙、报丙,第一次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个别世次的错误,同时也证实了《史记·殷本纪》和《世表》所载商王世系的可靠程度。

1925年,王国维所著《古史新证》出版。该书指出由于地下材料的出土,“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以实录”,强调要将地下的新材料与文献材料并重。

王国维继罗振玉之后,在甲骨文字的考释方面,特别是以地下出土的甲骨卜辞与文献资料相印证,并与商史研究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大成绩,进一步提高了甲骨文的学术价值。由于罗、王等人的潜心研究,使甲骨文可读可识的字数与日俱增。

这个时期,一些甲骨文的字典也相继问世。如王襄的《簠室殷契类纂》(1920年)收可识甲骨文字873个,这是第一部甲骨文字典。商承祚的《殷墟文字类编》(1923年),收可识甲骨文单字789个。甲骨文字典的编写出版,为学习和研究甲骨文提供了方便。

有些学者还发表了对甲骨文单字进行考释的论文,如罗振玉于1920年写的《释叔》、《释爱》等等。



科学发掘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殷墟进行科学发掘。

15次科学发掘

1928年10月13日至1937年6月19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殷墟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其中殷代王都即小屯村发掘12次,殷代王陵即西北冈发掘3次。除上述两地外,还在小屯村附近的12个地方的遗址上进行了发掘。15次发掘得甲骨24918片。这些科学发掘的甲骨,有明确的坑位和同出的器物,绝对排除了伪片。

抗日战争爆发后,殷墟的科学发掘被迫停止。

科学发掘所得甲骨文的著录书

《殷墟文字甲编》董作宾编著,1948年4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董作宾作序,李济作跋。该书收录甲骨,除少数朱书影印外,全部为拓片。拓片计:甲2513片,骨1425片,还有3件兽头刻辞及1件鹿角器,共3942片,每片都附有发掘次数及原编号。所收录的甲骨,是第1~9次发掘所获。

《殷墟文字乙编》上、中、下3辑上辑1948年10月出版;中辑1949年3月出版;下辑1953年12月出版。董作宾编著,上辑有董作宾序。3辑全部为拓本,是殷墟第13~15次发掘所得甲骨中的9105片。极少数朱书者为影印。每片编号下皆附有坑位登记号。

另外,河南省博物馆发掘殷墟获甲骨计3656片,选其中800片编为《殷墟文字存真》1~8集(1931年),930片由孙海波编为《甲骨文录》(1938年1月)。

传世甲骨的著录书主要有董作宾的《新获卜辞写本》(1928年12月),收录甲骨381片;容庚的《殷契卜辞》(1933年5月),收录甲骨874片;罗振玉的《殷墟书契续编》(1933年9月),收录甲骨2016片;商承祚的《殷契佚存》(1933年10月),收录甲骨1000片;方法敛的《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1935年),收甲骨1687片。

甲骨文分期断代的研究董作宾1931年在《大龟四版考释》中提出坑层、同出器物、贞卜事类、所祀帝王、贞人、文体、用字、书法8项标准,对甲骨文进行断代。特别是首创“贞人说”,作为甲骨文断代的一个重要标准。1933年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将殷墟出土的殷代甲骨文分为5个不同时期,即第一期:武丁及其以前的盘庚、小辛、小乙;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分期的标准有10项,即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将殷墟出土的10多万片甲骨文,分为前后5个不同时期,不仅对研究商代后期各阶段的历史,而且对探讨文字体、文例的变化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的发表,是甲骨文研究中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郭沫若对甲骨文的研究郭沫若从1928年开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甲骨文,并用甲骨文材料探讨商代历史。在甲骨文研究方面,不仅结出丰硕之果,而且开创了新局面。

1927年以后,郭沫若旅居日本,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同时注意搜集研究殷墟甲骨文,并用甲骨卡辞的资料研究商代历史。1930年3月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其中《卜辞的古代社会》即以甲骨卜辞为资料阐述商代的社会面貌。

《甲骨文字研究》,1931年出版,共收考释文章17篇。1952年重印时,删去9篇,加1篇共9篇,又加重印弁言。在弁言中讲,通过考释文字“来了解殷代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另外,在文字考释上也有创见。

《卜辞通纂》,1933年5月日本东京文求堂影印出版。郭沫若编撰该书的目的是“选择传世甲骨之精粹者,重新加以排比之,并一一加以考释,以便观览。”正文著录甲骨792片(书中编号为800片,但缺340~347号),按干支、数字、世系、天象、食货、征伐、田游、杂纂编排。别录之一著录甲骨42片,别录之二著录甲骨87片,均为照片,是日本11家藏品。考释中有不少新见解,且简明通俗,是初学甲骨文的一部较好的入门书。

《殷契粹编》,1937年5月日本东京文求堂石印。1965年5月科学出版社出版。1965年新版拓片印刷清晰,又按甲骨原形拓出,因而有的拓片字数增加,胡厚宣考释新增的字列表附书后。全书由于省吾校阅,于氏的一些看法,录于眉批。该书收录的甲骨从刘体智所藏选1595片,加以排比和考释。该书与《卜辞通纂》著录的甲骨都是1928年前传世的精品,其中不少是罗振玉诸家所未知或遗误者,又考释多有创见。所以,两书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胡厚宣甲骨文著录抗日战争期间出土甲骨的搜集和著录,胡厚宣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战胜利后,胡厚宣从四川到京、津、沪、宁一带,努力搜集流散的甲骨并予以整理,50年代先后出版:《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1951年4月),收录甲骨1141片;《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1951年9月),收录甲骨3276片,大部分为第一次著录的新材料;《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1954年),收录甲骨5642片;《甲骨续存》(1955年),上编2册为拓本,著录甲骨2755片,下编1册为摹本,收甲骨998片,全书共著录甲骨3753片。



胡厚宣在搜集著录甲骨的同时,还结合甲骨文资料,对商史和甲骨学中许多重要课题进行全面研究。据统计,到1949年10月,他的论著达54种,其中不少名篇收入《甲骨学商史论丛》,这部被誉为甲骨学史上“空前的金字塔式的论文集”,在中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

什么是甲骨文?说一下甲骨文的发现过程

谁知道山东兖州是个什么地方

兖州,古九州之一,今山东省兖州市。

“兖州”一词的出现始于春秋以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著书立说,把禹时的九州冠以称谓,兖州即其一。

古代的行政区划往往以地理条件为很据,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夏、商、周三代均有关于九州或十二川的记载,虽所指有所不同,三代皆有“兖州”,作为地理概念用语。其地约在今河南东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春秋以后,诸侯国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行政区划,但由于地理概念的代名词不太适应作为行政区划的用语需要。因此常易混淆。到了秦代。废除州名。全国实行郡县制。
兖州正式作为行政区划是在西汉武帝设十四州刺史时开始的。

汉代由于“开地斥境”,扩大了疆域规模。据《汉书•地理志》载,汉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把全国重新划分为十四州,设十四州刺史部。交州是其中之一,治所设在濮阳,辖山阳(辖瑕丘、橐县、方与……等)、东郡、陈留、济阳、泰山、东平六郡国。王莽时期认为汉代的“州名及界,多不应经”,把州名作了改动或合并,兖州未变。东汉建武十一年(35),将西汉时期的朔方并入并州,改全国为十三州。兖州治所在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40里),下辖陈留、东郡、任城、泰山、济北、山阳(今兖州属山阳郡)、济阳、东平八个郡国,大体范围在今山东西部及河南东部。

三国时,兖州区域属魏国。曹操领冀州牧后,为扩大势力范围。缩小其他州区并入冀州。兖州辖区未动,仍辖八个郡国。仅将汉时陈留改为陈留国,任城国改为任城郡。据《三国疆域志》载,兖州初治昌邑,后移治廪丘(今山东鄄城县东)。

隋初沿袭前制,开皇三年(583),“遂废诸郡,行州县之制”。大业二年(606)瑕丘之兖州改为鲁郡,领十县。西兖州改为东郡,南兖州改为谯郡。唐高福李渊立朝后,实行州治。武德五年(622)平徐元朗部,置兖州。治所设在瑕丘,领任城、瑕丘、平陆、袭丘、曲阜、邹、泗水七县。贞观十四年(640)置兖州都督府,辖兖、泰、沂三个州。天宝元年(742)改兖州为鲁群,乾元年(758)复为兖州,领八县,同时设兖海节度使,治瑕丘,录属河南道,辖兖、海、沂、密四个州。五代十国时期,梁、唐、晋、汉设兖州泰沂节度使,属河南道,治瑕后。到后周时期,因慕容彦超据兖州时反叛,遂降兖州为防御州,领六个县。宋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兖州升为大都督府,政和八年(1118)改为袭庆府,治瑕县,录属山东东路,下辖瑕县(今兖州市)、奉符(今泰安)、泗水、袭县(今宁阳、邹县(今邹城)、任城(今属济宁市)、仙源(今曲阜)、莱芜、金乡、鱼台十个县。金改设兖州o初置泰宁军,治嵫阳。大定十九年(1179)改为泰宁军节度使,隶属山东西路,辖嵫阳、曲阜、泗水、宁阳四个县。元朝设兖州,治嵫阳,隶属济宁路。宪宗二年(1252)分隶东平路。至元五年(1268)复属济州,至元十六年(1279)改隶济宁路总管府,辖嵫阳、曲阜、泗水、宁阳四个县。明初,嵫阳并入兖州。兖州辖三县,隶属济宁府。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为鲁王,藩兖州,升兖州为府,隶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复置嵫阳县为兖州府治所在地,辖济宁、东平、曹、沂四州二十三县。

清代仍设兖州府,治滋阳,隶属山东省。据乾隆三十一年(1766)版《兖州府志》记载,兖州府辖一州十三县。

1913年废州府制,改道县制。撤销兖州府,府所在地改属济宁道。

1948年7月,滋阳县城区称兖州市,农村称滋阳县。同年12月,市县合并,称滋阳县,隶属尼山专署。1962年1月,滋阳与曲阜分治,滋阳县改称兖州县,隶属济宁专署。1984年4月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兖州县隶属济宁市,下辖十三区(镇),三十七个乡,四个街道办事处,四个居民委员会。1990年兖州县辖五个镇八个乡。1992年9月19日,兖州县改称兖州市。1995年兖州市辖九镇四乡。2002年兖州市辖十镇和两个办事处。
兖州历史

兖州正式作为行政区划是在西汉武帝设十四州刺史时开始的。

汉代由于“开地斥境”,扩大了疆域规模。据《汉书•地理志》载,汉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把全国重新划分为十四州,设十四州刺史部。交州是其中之一,治所设在濮阳,辖山阳(辖瑕丘、橐县、方与……等)、东郡、陈留、济阳、泰山、东平六郡国。王莽时期认为汉代的“州名及界,多不应经”,把州名作了改动或合并,兖州未变。东汉建武十一年(35),将西汉时期的朔方并入并州,改全国为十三州。兖州治所在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40里),下辖陈留、东郡、任城、泰山、济北、山阳(今兖州属山阳郡)、济阳、东平八个郡国,大体范围在今山东西部及河南东部。

三国时,兖州区域属魏国。曹操领冀州牧后,为扩大势力范围。缩小其他州区并入冀州。兖州辖区未动,仍辖八个郡国。仅将汉时陈留改为陈留国,任城国改为任城郡。据《三国疆域志》载,兖州初治昌邑,后移治廪丘(今山东鄄城县东)。

晋时,设兖州刺史部,辖濮阳国、东平国、济北国、泰山郡、陈留郡、济阳郡、任城国、高平国(治昌邑,辖瑕丘、金乡、巨野……等)八郡国五十六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西晋灭掉吴国,把全国划分为十九个州部永嘉年间设立二十一个州部。兖州均为其中之一,初治廪兵。后移治郓城(今山东郓城西北)。晋惠帝末年(290)。兖州全境沦没,附属后赵。战乱中的兖州黎民百姓,大量南迁,到东晋元帝时便在南方设置了侨州、侨郡、侨县、侨乡等,兖州为侨州之一,治所设在京口(今江苏丹徒)。晋明帝太宁年间(323—325)以郄鉴为兖州刺史,寄居广陵(今江苏江部县东北)。康帝建元初(343)寄治金城(今江苏宁县北)。穆帝永和(345—356)中侨治下邳(今江苏邳县东),淮西公太和(366—371)中又移治山阴(今江苏淮安),孝武帝太元(376—396)中还治广陵,并割江淮地区为兖川辖境,领十四郡。历史上称广陵之兖州为南兖州o而称北方郓城同时存在的兖州为北兖州。北兖州辖东平、高平、济阳、济北、任城等郡。

兖州降魏之后,侨治于淮阴,旧地兖州移治于滑台,后治瑕丘。时称瑕丘之兖州为东兖州,复曰兖州。而滑台之兖州则为西兖州。北魏孝昌年间(525—527),西兖州又移治于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北魏太和年间(477—499)置南兖州于涡阳(今安徽蒙城县东北),北魏正光年间(520一525)又移治谯城(今安徽亳州)。当时称兖州(瑕丘)、西兖州(滑台)、南兖州(谯城)为三兖州。东魏时设兖州于瑕丘,改置南兖州于陈留,西兖州于济阳(今山东曹县西北)o北齐时,改清江之兖州为淮州,广陵之兖州为东广州。

隋初沿袭前制,开皇三年(583),“遂废诸郡,行州县之制”。大业二年(606)瑕丘之兖州改为鲁郡,领十县。西兖州改为东郡,南兖州改为谯郡。唐高福李渊立朝后,实行州治。武德五年(622)平徐元朗部,置兖州。治所设在瑕丘,领任城、瑕丘、平陆、袭丘、曲阜、邹、泗水七县。贞观十四年(640)置兖州都督府,辖兖、泰、沂三个州。天宝元年(742)改兖州为鲁群,乾元年(758)复为兖州,领八县,同时设兖海节度使,治瑕丘,录属河南道,辖兖、海、沂、密四个州。五代十国时期,梁、唐、晋、汉设兖州泰沂节度使,属河南道,治瑕后。到后周时期,因慕容彦超据兖州时反叛,遂降兖州为防御州,领六个县。宋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兖州升为大都督府,政和八年(1118)改为袭庆府,治瑕县,录属山东东路,下辖瑕县(今兖州市)、奉符(今泰安)、泗水、袭县(今宁阳、邹县(今邹城)、任城(今属济宁市)、仙源(今曲阜)、莱芜、金乡、鱼台十个县。金改设兖州o初置泰宁军,治嵫阳。大定十九年(1179)改为泰宁军节度使,隶属山东西路,辖嵫阳、曲阜、泗水、宁阳四个县。元朝设兖州,治嵫阳,隶属济宁路。宪宗二年(1252)分隶东平路。至元五年(1268)复属济州,至元十六年(1279)改隶济宁路总管府,辖嵫阳、曲阜、泗水、宁阳四个县。明初,嵫阳并入兖州。兖州辖三县,隶属济宁府。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为鲁王,藩兖州,升兖州为府,隶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复置嵫阳县为兖州府治所在地,辖济宁、东平、曹、沂四州二十三县。

清代仍设兖州府,治滋阳,隶属山东省。据乾隆三十一年(1766)版《兖州府志》记载,兖州府辖一州十三县。

1913年废州府制,改道县制。撤销兖州府,府所在地改属济宁道。

1948年7月,滋阳县城区称兖州市,农村称滋阳县。同年12月,市县合并,称滋阳县,隶属尼山专署。1962年1月,滋阳与曲阜分治,滋阳县改称兖州县,隶属济宁专署。1984年4月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兖州县隶属济宁市,下辖十三区(镇),三十七个乡,四个街道办事处,四个居民委员会。1990年兖州县辖五个镇八个乡。1992年9月19日,兖州县改称兖州市。1995年兖州市辖九镇四乡。2002年兖州市辖十镇和两个办事处。
兖州市地处鲁西南平原,东仰“三孔”,北瞻泰山,南望微山湖,西望水泊梁山,素有“东文、西武、北岱、南湖”之称,是山东省鲁西南大都市的经济中心。总面积651平方公里,耕地60万亩,人口60万,辖10镇2个街道办事处,492个行政村,30个居民委员会。
近年来,兖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济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全市呈现出经济繁荣、政治安定、事业进步、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在2006年9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中,兖州市由第50位前移到第48位,在山东省进入全国百强的22个县市中排第9位。

一、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跳出兖州看兖州,瞄准全省30强县市争先进、在全国百强中进位次的目标,比学赶超,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24.9%;民营经济上缴税金13.3亿元,增长43.6%。
(一)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坚持“工业立市、民营强市、开放兴市”不动摇,确定了“五个立足于”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立足于摆脱对煤炭的依赖,建设现代工业集群;立足于机制变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立足于全面开放,与世界500强联合;立足于培植大产业大集团,打造全国同行业的领军企业;立足于招商引资,培育一批新企业。不急功近利开采有限的煤炭资源,对小孟镇探明储存量2亿多吨的煤炭决定暂不开采,集中精力发展现代工业集群,目前传统煤炭产业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下降到20%以下。对重点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市级领导班子和有关负责人参加,逐个企业召开现场办公会,逐个镇办召开现场调度会,力促企业做大做强,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4家,达到184家,有6家进入济宁市民营经济十强行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49.6亿元、利税42.4亿元、利润31.9亿元,分别增长27.2%、31.8%、29.6%。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引导银河集团与3个村实行村企联合,组建了新马青党委,建设新马青乐园,村庄合并腾出近千亩宅基地用于银河工业园发展。坚持以好项目争取用地指标,以大项目争取上级扶持,有3个项目被确定为省政府领导联系的重点利用外资项目,较好地解决了项目建设用地问题。兖州被评为“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市”。

(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举全市之力扩大开放,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逐个镇办召开新上项目现场调度会,在全市掀起了全民动员招商引资上项目的新高潮。引导优势骨干企业积极与世界500强合资合作,有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兖州,太阳纸业与世界最大的造纸企业美国国际纸业合资4亿美元建设了40万吨液体包装纸项目;银河集团吸引意大利倍耐力公司投资3亿欧元生产1000万套轿车轮胎和10万吨钢丝帘线项目,被评为2005年度山东省对外开放十大新闻之一,该项目已全面启动建设;联诚公司分别与加拿大麦格那公司和荷兰帕特公司签订了汽车零部件及工程机械项目,其中与帕特公司合资项目被省政府确定为赴欧洲唯一签约项目;兖矿集团吸引巴西CVRD和日本伊藤忠共同投资22.84亿元的煤化工项目顺利投产。2006年全市实现利用外资1.02亿美元,增长38.6%。

(三)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抓住济宁建设组群结构大城市的机遇,坚持双轮驱动、城市带动、建管并举,一手抓西城区建设,一手抓东城区改造,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西城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市民文化广场全面竣工,行政办公中心正式启用,维多利亚花园、九州方圆大型开发项目快速推进,327国道进行了全线改造,“五纵五横”路网建设全面铺开,迪尔小区等一批高层建筑启动建设。东城区改造提升力度加大,投资3亿多元,实施了城市主干道建设、西北护城河整治、城区40多条小街巷改造、绿亮清等重点工程,城市形象和道路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启动了红花片区改造。完成了天然气分输站建设,启动了东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和热源厂建设,城市公共保障能力不断提高。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生态市建设规划全面启动实施。集中开展了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活动,交通环境和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了高标准的绿化亮化美化,原政府机关大院不搞开发而改造成供市民文化休闲的公共绿地,整体改造开放少陵公园,城区功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观。
(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培植产业化龙头项目。建成全国最大的方便面基地。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0家,带动建设了林纸、畜牧、粮食等10条产业链和一大批规模种养基地,全市80%的农产品和7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近几年,每年通过各种途径支持农业的资金都达到1亿多元,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生产水平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全国先进水平。在全省率先全面取消农业税,全市35万农民直接减负3000多万元;用于发放粮食直补、良种直补、农机补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达到6600多万元。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全国试点经验交流会上我市代表山东省作了典型发言。市财政列支200万元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按照村企合一、小村并大村、村庄变社区、旧村改造、完善设施变环境等五种模式对村庄进行改造,村企合一的示范工程“新马青乐园”和“太阳花园”正在规划建设。目前,全市农村全部实现了“六通一有”的目标。

二、狠抓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和谐兖州建设深入推进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文明孕育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以造福人民促进和谐,扎实推进和谐兖州建设。
(一)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重点事项决策和人事任免职能。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以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为重点,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市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文明一条街建成率达到100%,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在全省推广。规划启动了大禹、兴隆文化园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开展了“农民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目前,全市8个镇全部建起了镇文化中心,4个镇建起了文化广场,有354处文化大院(室)、942处文化科普小康书屋,已形成市、镇、村、户四级文化网络。继续深入开展了争创文明城市活动,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丰富多彩。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
(二)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深入推进“平安兖州”建设。把维护稳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作为检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准,全面落实创建“平安兖州”的各项措施。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着力构建“大治安、大信访、大调解、大安全”体系,健全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抓稳定工作的合力。我市实行协勤与保安联防联控保平安的经验在全省推广。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把严打、严管、严防、严治有机结合起来,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集中排查与经常排查、全面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抓准、抓早、抓小、抓苗头,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内部,解决在始发状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效遏制了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得到妥善处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消除了安全隐患,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拳治理“三乱”,严厉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有力维护了企业和客商的合法权益。我市被评为全省“平安山东建设模范市”。
(三)坚持以人为本,千方百计造福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兖州实际提出了“以民为本,以困为本,以急为本”,在全市大力推进“公共福利的社会化,社会保障的全民化”。在全省率先实行了九年制全免费义务教育,由财政列支2670万元对全市城乡118座学校5.5万名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各项费用,并对寄宿困难学生提供救助。市财政每年增支近3000万元,实行了城乡干部教师工资市财政全额统筹发放。高考本科升学率和万人比连续5年居济宁市第一名。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治“两个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市级统筹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76%。投资320万元改造了农村敬老院,每年投入170多万元,对918名五保对象全部实行市财政统一供养。统筹建立了城乡低保网,农村低保由每人每年700元提高到800元,城市低保由每人每月170元提高到200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5%。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在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暨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会议上,我市作了典型发言,并被省政府确定为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市。

三、以加强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始终贯穿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按照“一学二促三提高”的总体思路,分三个批次,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实际,在三个批次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分别开展了“两下三送”主题实践活动、“五带五促”主题实践活动和“五富”主题实践活动,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市委常委带头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深入分析评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市委常委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整改意见》,并向社会公布。通过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进一步增强,解决了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巡回检查组及省委、济宁市委督导组领导先后来兖州检查指导工作,对兖州市先进性教育活动给予充分肯定。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标准、条件和程序,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培养造就了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重视“一把手”的选任,积极拓宽选人渠道,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廉洁勤政、群众公认的领导干部担任领导班子正职,大胆提拔使用思想品质好、工作能力强、经过实践锻炼的优秀年轻干部。实施了“三个一批”工程,培养锻炼了近百名后备干部。不断加强老干部工作,较好发挥了老干部、老同志维护团结、促进发展的作用。认真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和党管人才的要求,干部教育和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果。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本着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和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将新兖镇吴村党组织划归太阳纸业集团党委管理,由小马青、大马青、官庄村和银河集团联合组建了新马青党委,促进了企业发展,带动了农民致富,实现了“村企双赢”。村级“两委”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81.2%。“一人兼”比例达到91.6%。部门包村干部驻村工作扎实推进,较好地完成了“抓班子、强队伍、促发展、保稳定”的工作任务。“三级联创”活动不断深入,党员发展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建成了覆盖全市农村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兖州被评为“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市”荣誉称号。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模范贯彻执行《党章》、两个《条例》和中央、省市委有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构筑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营造清正廉洁的发展环境。制定了加强中心组规范化建设细则,建立了督查调研制度、联系点制度。引导广大干部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关于领导干部作风8个方面“64个字”的要求,带头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入企业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深入招商引资第一线跑项目,求真务实抓落实,有力促进了全市各项工作的开展。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了良好形象。狠抓制度落实,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市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形成了团结协调的局面。加大办案力度,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格规范政府部门收费行为,营造了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

历史上的兖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八,县八十。治所昌邑县,在今山东金乡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什么是甲骨文?说一下甲骨文的发现过程

河南省理科生高考成绩省位次十九万左右可以选择什么学校?

排位19w可以报阜阳科技职业学院(最低分376分)、辽宁理工职业大学(最低分375分)、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最低分359分)、天津天狮学院(最低分366分)、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最低分375分)。

1、阜阳科技职业学院(Fuy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于安徽省阜阳市,是一所民办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85年的阜阳乡镇企业学校。200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阜阳科技职业学院。

2、辽宁理工职业大学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职业本科高等学校,是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教育部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3、齐齐哈尔工程学院(Qiqihar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是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前身是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重型机床制造学院,始建于1958年;后易名为黑龙江东亚大学、齐齐哈尔职业学院;2011年学院升格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4、天津天狮学院是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天津市直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依托国际化企业天狮集团,凭借世界科技文化进步成果和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经过二十年办学历程,创建了具有全球战略思维和国内实践体系的应用型大学。

5、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国家高新区,创办于200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市人民政府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瀚博招生网

学校拥有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智能制造、空港物流、数字艺术、文化旅游六大专业群。对接无锡高新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战略布局,共设置33个专业。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整理的什么是甲骨文?说一下甲骨文的发现过程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瀚博招生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什么是甲骨文?说一下甲骨文的发现过程”相关推荐
全国甲卷文科高考分数线 2023全国甲卷分数线
全国甲卷文科高考分数线 2023全国甲卷分数线

2022文科高考分数线 2022文科高考分数线:(北京市)文科一本分数线:527分,文科二本分数线:477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美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

2024-06-03 03:50:04
2024高考作文题目全国甲卷范文
2024高考作文题目全国甲卷范文

坦诚交流,心灵相遇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只有通过交流才能构建起连接彼此的桥梁。然而,在现实的交往中,我们常常为了避免冲突而选择沉默,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深埋心底。我们害怕直言不讳会带来误解,会引发争执,所以我们选择了妥协和退让。但真正的相遇,需要坦诚的交流,需要我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坦诚交流是建立深层次人际关系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言语的传递,更是心灵的

2024-06-08 14:34:59
中医骨伤专业开设课程有什么(考研方向)
中医骨伤专业开设课程有什么(考研方向)

一、中医骨伤专业开设课程中医骨伤专业开设课程有人体解剖学、中医骨伤科基础、骨伤影像诊断技术、中医筋伤内伤学、中医骨病学、中医正骨学等。二、中医骨伤专业考研方向中医骨伤专业考研方向中医学

2024-04-12 20:39:58
装甲车辆工程专业开设课程有什么(考研方向)
装甲车辆工程专业开设课程有什么(考研方向)

一、装甲车辆工程专业开设课程装甲车辆工程专业开设课程有计算机系列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群、工程材料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流体力学、机械振动、自动控制理论基础、车用内燃机、坦克学、液压与液力传动、轮式车辆技术、现代车辆试验学等。二、装甲车辆工程专业考研方向装甲车辆工程专业考研方向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2024-04-09 19:50:12
开设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的双一流类大学有几所
开设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的双一流类大学有几所

一、开设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的双一流类大学有哪些开设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的双一流类大学有北京理工大学。二、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简介装甲车辆工程主要研究装甲车辆的系统设计、技术开发、生产制造、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装甲车辆总体、动力装置、防护装置、特设装置等的研制设计,多服务于国防军工。例如:运兵车、侦察车、通信车等装甲车辆的设计制造,自动灭火、自动导航、隐身等装甲车特设装置的研发等。 关键词

2024-05-11 06:58:23
开设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的211类大学有几所
开设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的211类大学有几所

一、开设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的211类大学有哪些开设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的211类大学有北京理工大学。二、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简介装甲车辆工程主要研究装甲车辆的系统设计、技术开发、生产制造、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装甲车辆总体、动力装置、防护装置、特设装置等的研制设计,多服务于国防军工。例如:运兵车、侦察车、通信车等装甲车辆的设计制造,自动灭火、自动导航、隐身等装甲车特设装置的研发等。 关键词

2024-05-12 11:36:55
装甲车辆工程专业专业代码是多少(需要上几年)
装甲车辆工程专业专业代码是多少(需要上几年)

一、装甲车辆工程专业专业代码装甲车辆工程专业专业代码是082106。二、装甲车辆工程专业上几年装甲车辆工程专业修业年限是四年。三、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简介装甲车辆工程主要研究装甲车辆的系统设计、技术开发、生产制造、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装甲车辆总体、动力装置、防护装置、特设装置等的研制设计,多服务于国防军工。例如:运兵车、侦察车、通信车等装甲车辆的设计制造,自动灭火、自动导航、隐身等

2024-04-10 10:27:47
开设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哪几所
开设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哪几所

一、开设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哪些开设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北京理工大学。二、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简介装甲车辆工程主要研究装甲车辆的系统设计、技术开发、生产制造、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装甲车辆总体、动力装置、防护装置、特设装置等的研制设计,多服务于国防军工。例如:运兵车、侦察车、通信车等装甲车辆的设计制造,自动灭火、自动导航、隐身等装甲车特设装置的研发等。 关键词

2024-05-11 0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