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6 06:08:34 | 瀚博招生网
![]()
河南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和要求如下: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规定,大体上要求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已通过河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含往届);第二,要求思想品德优良,热爱教育事业,立志长期从教,积极投身农村教育和特殊教育事业。
第三,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要符合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规定和《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2017年修订)》,能够较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地方公费师范生定向招生3500人工作通知》 第三条 报考条件:
(一)已通过河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含往届)。
1.报考“地方优师专项计划”公费师范生,考生需具有河南省的户籍。
2.报考“学科教师”和“特殊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考生需具有定向岗位所在省辖市(含所辖各县、市、区)的户籍。郑州与巩义、平顶山与汝州、新乡与长垣、南阳与邓州、商丘与永城周口与鹿邑的考生均可相互报考双方的“学科教师”和“特殊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
3.报考“小学全科”地方公费师范生,考生需具有定向岗位所在设岗县(市、区)的户籍。考生户籍所在地以高考报名信息采集时所填报的信息为准。
(二)要求思想品德优良,热爱教育事业,立志长期从教,积极投身农村教育和特殊教育事业。
(三)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要符合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相关规定和《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2017年修订)》,能够较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河南地方公费师范生报考条件如下:
一、已通过河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含往届)。
1、报考“地方优师专项计划”公费师范生,考生需具有河南省的户籍。
2、报考“学科教师”和“特殊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考生需具有定向岗位所在省辖市(含所辖各县、市、区)的户籍。郑州与巩义、平顶山与汝州、新乡与长垣、南阳与邓州、商丘与永城周口与鹿邑的考生均可相互报考双方的“学科教师”和“特殊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
3、报考“小学全科”地方公费师范生,考生需具有定向岗位所在设岗县(市、区)的户籍。
考生户籍所在地以高考报名信息采集时所填报的信息为准。
二、要求思想品德优良,热爱教育事业,立志长期从教,积极投身农村教育和特殊教育事业。
三、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要符合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相关规定和《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2017年修订)》,能够较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计划划分如下:
(一)“地方优师专项计划”公费师范生
全省计划定向招收本科层次“地方优师专项计划”公费师范生500人,为38个国家级脱贫县(区)培养紧缺学科和薄弱学科师资,分学科培养,均为师范类,计划类别为“地方优师专项计划”公费师范生。实行“省来县去”招生政策。
(二)“学科教师”地方公费师范生
全省计划定向招收本科层次“学科教师”地方公费师范生1850人,培养农村学校紧缺学科和薄弱学科师资,分学科培养,由各培养高校在当年核定的普通招生计划总规模内统筹安排,均为师范类,计划类别为地方公费师范生。实行“市来县去”招生政策。
(三)“小学全科”地方公费师范生
全省计划定向招收专科层次“小学全科”地方公费师范生1000人,培养农村小学、教学点师资,实施全科培养,由各培养高校在当年核定的普通招生计划总规模内统筹安排,均为师范类,计划类别为地方公费师范生。实行“县来县去”招生政策。
(四)“特殊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
全省计划定向招收本科层次“特殊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150人,由培养高校在当年核定的普通招生计划总规模内统筹安排,均为师范类,计划类别为地方公费师范生。实行“市来县去”招生政策。
河南省2021年公费师范生定向招生院校有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郑州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等院校。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河南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和要求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河南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和要求如下: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规定,大体上要求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已通过河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含往届);第二,要求思想品德优良,热爱教育事业,立志长期从教,积极投身农村教育和特殊教育事业。 瀚博招生网
第三,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要符合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规定和《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2017年修订)》,能够较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地方公费师范生定向招生3500人工作通知》 第三条 报考条件:
(一)已通过河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含往届)。
1.报考“地方优师专项计划”公费师范生,考生需具有河南省的户籍。
2.报考“学科教师”和“特殊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考生需具有定向岗位所在省辖市(含所辖各县、市、区)的户籍。郑州与巩义、平顶山与汝州、新乡与长垣、南阳与邓州、商丘与永城周口与鹿邑的考生均可相互报考双方的“学科教师”和“特殊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
3.报考“小学全科”地方公费师范生,考生需具有定向岗位所在设岗县(市、区)的户籍。考生户籍所在地以高考报名信息采集时所填报的信息为准。
(二)要求思想品德优良,热爱教育事业,立志长期从教,积极投身农村教育和特殊教育事业。
(三)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要符合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相关规定和《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2017年修订)》,能够较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为大家带来的河南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和要求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
湖南定向师范生报考条件是什么? 湖南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 1.具有招生计划定向的县市区所在市州范围内户籍(户籍迁入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7日)。 2.年龄未满22周岁(2000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 3.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考成绩达到招生学校相应类别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高考选考科目符合招生学校选科要求。 4.身体健康,体检合格。体检工作要求按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
定向师范生报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考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高考,即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并达到报考定向师范生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其次,考生需要具备热爱教育事业的热情,承诺毕业后愿意长期在农村或艰苦地区任教,以响应各地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师资需求。 身体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考生需符合《普通高等学府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的相关要求
四川泸州农村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身体健康,具有中国国籍等。通过查询四川省教育官网得知,该省范围内的泸州农村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相对简单,为身体健康,具有中国国籍等即可报考。定向师范生是各地政府为了解决农村尤其是偏远艰苦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紧缺的现状而制定的由政府出资、专门为农村地区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的措施和政策。 东北师范大学2022年四川优师专项计划(文史)分专业录取分数
高考报定向生的问题 定向生的意思就是录取时要和学校以及用工单位签订合同,毕业后指定到某一单位(或地区,行业)工作。 非定向生就是不用执行这种录取程序的学生. 一般来说每个学校录取计划里只有极少数是定向生,一般是师范类定向生比较多.定向生毕业出路受到限制,当然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包分配,录取分数一般要比非定向生低一些 高考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毕业时间不超过三年。
什么是定向师范生及招生条件是什么 定向师范生的意思:其主要就是指各地政府为了解决农村尤其是偏远艰苦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紧缺的现状而制定的由政府出资、专门为农村地区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的措施和政策。 一、定向师范生招生条件 1、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即高考。 2、分数线达到招收定向师范生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3、符合《教育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热爱教育事业,毕
河北考生报定向士官学校的条件? 河北考生能报定向士官学校。 河北考生报定向士官学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招生对象是当年报考定向培养军士的考生,而且必须为当年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2、年龄要求不能超过20周岁,未婚,其政治和身体条件按照征集义务兵的规定执行。 3、考生须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并填报相应高校“定向培养军士”专业。 除
专科定向培养军士体检要求 专科定向培养军士体检要求如下: 7月10日前,省教育考试院向省征兵办公室提供参加体检考生名单,经省征兵办公室分发至市级征兵办公室,并同步在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www.sceea.cn)和四川征兵微信平台(公众号:四川征兵)公布。7月中旬,市级征兵办公室组织所在地参检考生进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办法和标准按照征集义务兵的规定执行。 省教育考试院会同省征兵办
专科定向培养军士体检要求 专科定向培养军士体检要求如下: 7月10日前,省教育考试院向省征兵办公室提供参加体检考生名单,经省征兵办公室分发至市级征兵办公室,并同步在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www.sceea.cn)和四川征兵微信平台(公众号:四川征兵)公布。7月中旬,市级征兵办公室组织所在地参检考生进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办法和标准按照征集义务兵的规定执行。 省教育考试院会同省征兵办
2023-08-15 18:44:09
2024-05-08 11:33:59
2024-10-02 08:56:50
2024-10-24 20:08:06
2024-05-24 07:27:20
2024-11-14 10: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