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为什么不建议选物化地

2024-07-25 17:54:09 | 瀚博招生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为什么不建议选物化地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不建议选物化地

为什么不建议选物化地

不建议选物化地的原因:生物地理入门简单,但越学越难。这也就告诉各位高中生,不要沉迷于当前的享受,选择物生地固然有好处,但是坏处自然不可缺少。客观来看:地理生物上课简单,很容易听懂,但是为了区分三六九等,试卷难度会增加。化学物理上课迷糊,可能听不太懂,但是试卷的基础题会比较多。至于政治和历史,就是要看考生的记忆力,理解力和分析能力。

学科特性分析:

我们将物理和历史看成是强理科和强文科,其他四科标记为偏弱理文科,并分别标记为蓝色和红色,借此观察组合属性。

1、明显的理科组合。物理+化学+生物选科组合可以覆盖97.4%的专业,可以说是最标准、最传统、最纯净的“理科生”方案。同时地理也是文科中的最强理科方案。

2、专业选择面广。物 化生 这类组合专业覆盖95.75%,不能选择的4.25%专业基本为哲学类、历史类专业。物化地的可报专业也超过了95.16%。

3、学科之间关联紧密。学科之间关联极大,除了三科之间的关联,还与数学的一些通用的理科思维以及计算能力等都是互相印证、互相促进的。

4、记忆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较多。物化生三个科目偏重于理解能力和 逻辑思维能力 的考察,一般记忆的内容很少。

除此之外,理科思维学地理更具优势。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

为什么不建议选物化地

高中选物生地的人多吗?

物生地专业覆盖率是87.61%。

地理和生物的文理界限划定并不是十分的明显,生物学有很多知识点需要较高的记忆力,地理也需要一定的理解力,物理就是典型的理科思维,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科目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度。从目前各省选科数据来看,生物、地理的选科人数较多。

新高考组合专业覆盖率:

1、物化生:专业覆盖率:96.22%。

该组合为传统的纯理科组合,科目之间的学习关联度较高,一般理科特别强的考生会做此选择。选择该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多,而且多为优等生,竞争压力较大,如果成绩一般的考生选择这个组合,很明显会处于竞争的劣势。

2、物化政:专业覆盖率:96.58%。

物理和化学都属于理科类学科,政治注重知识记忆和理解,三个学科之间的关联度不高,学科领域跨度较大。这种组合专业选择面广,专业覆盖率高,同时政治科目的加入也为未来发展提供帮助,有利于考生考研和公务员。这种组合选择人数较多,有一定的竞争压力。

3、物化地:专业覆盖率:95.84%。 瀚博招生网

地理又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物化地的组合方式背诵内容较少,符合理科学习“少背诵、多理解”的特点,该组合的学习科目之间关联度较高。

能够选择物理化学的考生理科学习能力更强,以理科的思维学习地理也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该组合选择人数较多,且理科优等生较多,竞争压力较大。

为什么不建议选物化地

物生地是炮灰组合吗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物生地是炮灰组合吗的相关内容。

物生地不是炮灰组合。

物生地组合属于纯理科组合(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物生地是物理组合中非常好的组合,选择物生地避开了学霸聚集的物化生和物化地。

一、解释:首先,物理必选。这既是学习知识的需要,也是将来报考专业的需要。物理是理科里面最能体现理性思维的学科,对于现代人来说,不懂物理,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残缺。

物理是研究的力和运动的关系、电场磁场的背景、还有恒定电流、交变电流,以及光学等,这些都是生活贴合很紧密的,或者是与现代科技密不可分的。选物理对将来的报考来说,选择的余地特别大。如果选择化学或生物作为理科主干,则没有这个优势。

其次,化学和生物选择一个。这两科知识有一定的相似性,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说,不建议两科都选择。两者取其一,由于生物的知识量比化学少,考试的形式也比较单纯,难度上没有化学那么大,建议选择生物。

第三,把地理作为理科的补充是再合适不过了。从传统的观点来分文理科,地理属于文科,但不同于历史和政治的地方在于地理属于自然科学,学到的知识再过200年也几乎变化不大,不像历史和政治主观性那么强。

从答题的角度来说,也是这样,只要学的好,地理大部分是客观题,应该更容易拿高分。

物地生的就业方向:IT类企业、电子类企业、政府、事业类单位从事电子系统。

物地生的就业方向:IT类企业、电子类企业、政府、事业类单位从事电子系统的开发设计、技术支持、软件测试、技术管理、电子技术、工艺控制、电子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电子技术、新能源、计算机软件等行业的工作。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瀚博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为什么不建议选物化地”相关推荐
为什么不建议选物化政
为什么不建议选物化政

为什么不建议选物化政 . 选择物化政相当于少学了一门学科!这也许是有些学生选择这个组合最重要的原因!因为题主没有说明是哪个省份的,我暂且以山东为例来解释一下:山东的合格考分两次,第一次是在高一下... 2. 政治背诵的多,可以调节学习!理化属于理科,需要做大量的题目,而政治属于文科,背诵的更多... 3. 从长远来看,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政治都是一门必考的学科,这个影响也要考虑。

2024-07-23 04:52:20
为什么不建议文科生复读
为什么不建议文科生复读

不知道要去读三本还是复读啊。。 唉,我当年也这样纠结来着,如果你是文科生,建议不要复读,因为上了大学你才知道,高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在给你洗脑!如果是理科应该要好一点。如果你意志都坚定,那就复读吧,毕竟我当初选择上大学,来了以后才发现,其实三本和一本二本还是有差别的,学费就不说了,很多硬件设施因为是民办的,肯定都没有国家拨款的好,而且评助学金奖学金比例也比一二本的低。如果你怕复读一年还是老样子,那

2024-05-06 07:40:07
为什么不建议走单招?为什么说千万不要单招?
为什么不建议走单招?为什么说千万不要单招?

2021年为什么不建议走单招?为什么说千万不要单招? 最近大部分省份正在进行高职扩招工作,高职扩招单招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推动素质职业教育,但有的人却不太看好,那么2021年为什么不建议走单招呢?为什么说千万不要单招呢?这是怎么回事?我本期将带来详细解答。 一、2021年为什么不建议走单招? 高职单独招生为的是全面推进素质职业教育,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

2024-05-16 00:27:39
为什么不建议在河南读大学?
为什么不建议在河南读大学?

为什么不建议在河南读大学? 不建议去河南读大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育资源:河南省内缺乏顶尖大学,只有一所211大学,没有985大学,对于一个高考大省来说,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2.环境污染:河南省地形复杂,虽然农业大省,但重工业并不多,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其他省份的同学可能会不适应河南的空气质量。 3.地域歧视:历史上河南曾有偷“井盖”等不良事件发生,导致一些人对河南人有偏见。但

2024-06-02 09:10:43
浙江省学校为什么成绩一般不让选物化
浙江省学校为什么成绩一般不让选物化

浙江省学校为什么成绩一般不让选物化 1、总成绩普通的,考不上公办本科的,物化成绩又不突出的,不选物化,因为民办本科和专科高职院校限报“物理+化学”的专业相对很少。 2、学习难度大。因为该选科组合学习难度大,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科目是传统的理科组合。以上就是浙江省学校成绩普通的不让选物化的原因。 浙江物化技是学霸组合吗 该科目组合在浙江是学霸组合。 在浙江,选考“物理+化学+技术”的

2024-07-22 23:29:32
为什么不建议走单招 走单招好吗
为什么不建议走单招 走单招好吗

为什么不建议走单招走单招好吗 单招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必须于高考前完成录取。那么为什么不建议走单招?单招和普通高考哪个好? 为什么不建议走单招 1.人生遗憾 高考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证明我们努力过、奋斗过,如果不高考,也许将来我们就少些许谈资,也许我们会遗憾我们没有去经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过程。 2.就业单位并不是全部承认 相对于社会上的就业单位来

2024-06-10 09:47:53
新高考选物化地可选什么专业
新高考选物化地可选什么专业

新高考选物化地可选什么专业 新高考选物化地可选专业有物理学、大气科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地球物理学、 地理信息科学 、天文学、工程力学、化学、 应用化学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化学生物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科学技术、 土木工程 、建筑学等‬专业。 新高考物化地组合

2024-07-23 21:48:59
为什么不建议成绩好的学生走单招?
为什么不建议成绩好的学生走单招?

为什么不建议成绩好的学生走单招? 为什么不建议成绩好的学生走单招? 单招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一个提升学历的好途径,同样是提升学历,那么为什么不建议成绩好的学生走单招呢?单招和统招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下面小编给大家说说为什么不建议成绩好的学生走单招。 不建议走单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可选择院校较少:每年各个省份参加单招的院校都比较少,考生

2024-05-31 1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