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 20:56:20 | 瀚博招生网
可以的。
写字太丑。只能勤学苦练了,练字不是一天都能写好看的,买来临摹的字体,写临摹100张,写的多了,笔画和字体结构才能熟悉,才能发现自己的字哪里丑了,不停的练习,就会有改变。
写字的好处
一、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分析点、横、竖、撇、捺、折的形状特点,书写方法,形式效果等,来完成每个字的书写过程。长此以往,书写者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必定得到发展。
二、能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品质
正如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的,“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
中国传媒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一、择校与定专业
选择中国传媒大学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中国传媒大学是985院校,而我的本科是一个211院校,很多单位在招聘时还是会有985这个门槛的;其次,东大的公共管理在学科评估中是B+,专业实力还是很强的,我觉得读研还是要看学校的专业实力的。
中国传媒大学公共管理的报录比大概在6比1、5比1左右,招收人数较多,专业课参考书在2021年之前是三本,2021年是两本,参考书较少,专业课题目常规,并且不压分,算是985院校中相对比较好考的。
其次,我再来介绍一下中大公管的基本情况,该专业在2018年之前是分专业招生的,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而到了2019年,却变成了大类招生,录取后分方向,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和公共政策;2020年还是大类招生,但招生方向由5个变成了3个,取消了社会保障和教育经济与管理。
再来简单分析一下近三年的报录情况:2018年,4个专业统考报名总人数310人,录取48人,报录比6.46:1;2019年,统考报名人数46人,录取总人数2人,报录比5.43:1;2020年,招生计划49人,最终上岸3人,其中包括 4位少干和专项计划的同学。
2.专业考研报录基本情况
中国传媒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近四年的报录比及分数线情况如下:
2022年,分数线暴涨近三十分,想要报考的学弟学妹谨慎考虑,但最重要的还是努力准备。
二、初试经验
1.政治
(1)备考资料
背诵手册、预测卷+肖秀荣的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
(2)时间线规划
7-10月初:看强化,配套肖秀荣的精讲精练
10-11月:刷题(1000题),搭配腿姐的背诵手册
11-考试 :背诵腿姐的背诵手册,做预测卷、肖四肖八,最后半个月背诵大题,同时不放松选择题的训练,反复刷
(3)备考经验
1.看强化时,详细地听懂每一个知识点,同时做好笔记,听不懂的内容做标记,后期反复看,看完一节课做书上配的题,强化记忆。每天看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来定,我是有时间就1小时or1小时+,没时间就不听,因此时间线拉得比较长,但是一定是保证了质量的。听课部分就是要打好基础,理解吃透每一个知识点。
2.刷选择题阶段是政治备考的重中之重。选择题的重要性谢谢大家都明白,抓住了选择题,政治上70并不难。
选择题刷题阶段要保证做一题有一道题的效果。我在刷题过程中,1000题部分不计时,做的过程中,不会的,不确定的题目和选项都做标记,做完后仔细核对答案,同时把对应的知识点在腿姐的背诵手册上标记出来,反复背诵。
肖四肖八和腿姐的预测卷选择题部分,一套一套的计时做,不要过多的关注与于每次的分数,我的做题情况也很糟糕,但是这是查漏补缺的好机会,而且每年的时政问题有很多,全部做完后,把时政热点都掌握了,分数自然不会低,做完题后依旧对照腿姐的背诵手册将不会的,不熟悉的,出错的知识点标记出来,后期反复记忆。
3.背诵知识点的方法。我是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背诵腿姐的背诵手册,被标记的知识点着重加强背诵,同时在闲暇时间,比如走在路上等时间,听腿姐的带背,随时随地地背诵。同时在每天背诵之前,先听腿姐的带背,然后再自己背,这样背的时候更有条理,背诵效果更好。
4.大题部分。背诵晚上整理好的大题资料,真有条理,效率更高,而且背诵容量更小,同时肖四肖八给出的大题答案也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背一背,看一看。
马原部分的原理要全背,虽然有重点,但是最后的原理都有考的可能性,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我的马原部分背得不是很好,考试时就吃了亏,大家引以为戒。
2.英语
(1)备考资料
唐迟的阅读方法论+王晟的新题型+monkey的小作文+周思成的大作文
(2)时间线规划
单词全程背,越早开始越好。
5-11月:阅读一篇一篇的刷,并配套课,反复刷,反复听,反复练方法
11-12月中:真题成套练,训练做题时间,适应考试时的做题强度。
12月中-考试:准备作文,背模版,配套整体给出的例文,自己也动手写作文,训练作文思路和速度。
(3)备考经验
1.单词部分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我前期背新单词是每天300个,背完一轮,后期复习单词是400-600个。背单词每天不需要揪住一段时间全部背完,会很疲惫,不容易坚持,而是要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背,比如无洗手间的时候、在餐厅等饭的时候、学累了的时候等,充分的利用细碎的时间去背单词。
同时除了app上的考研单词,真题中的单词我认为也很重要,每次做题时就顺手给不会的单词做记号,做完后,一个一个查阅,然后记录在本子上,反复记忆,真题单词往往是重复出现的,做的题越多,你就会发现,好多单词的频率特别高,这些单词当然也就是反复记忆的重点。
2.做题时。不管是前期的一篇一篇的做,还是后期一套一套半套半套的做,都要及时,要从一开始就训练自己的速度,有时间观念,刚开始开始肯定做不快,但是不要着急,慢慢训练,英语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慢慢的速度就提升了。
做题要搭配刘晓艳老师和王晟老师的课,学习方法和思路,然后在接下来做题的过程中扭转自己的错误思路,用好方法,反复训练。
不要怕阅读错的多,我在做的时候经常错的怀疑人生,但是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好机会,是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机会,我们要做的就是仔细分析,听老师的课,看看自己这道题是错在了哪儿,是不是思维上的错误,然后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用老师教的思路去做题,不断训练自己。
考前要模拟一套题,看看自己的做题时间和做题顺序是否合理,同时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
3.作文部分。就是背模版,模版不需要被太多,容易混淆,同时训练自己的写作速度,和工整程度,字体可以不那么好看,但一定要工整,第一印象很重要。
3.专业课
(1)参考书目
716:公共管理学(王乐夫)
914:政策科学教程、公共政策导论(陈振明)
孙兵老师的《城市管理学》
沈亚平老师的《行政学》和历年真题
(2)题型及难度
1.题型以书上的基础知识为主,90%都是基础知识,只要把整本书的知识点都背透了,吃透了,分数肯定低不了,剩下的10%就是论述题部分,需要融会贯通的能力,会运用知识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难度上,我认为处于中等水平。主要是考察的知识点很细,需要你把整本书无遗漏地背熟,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一个小知识点都不能放过。
(3)复习规划
3-9月中下旬:自己看书,做笔记,把三本书都过一遍
9月中下旬-考试:背书(次数不重要,看效果)
(4)备考经验和背书方法
1.列框架。框架更重要,你所列的框架应该是随着你背诵的次数增多,对书本中知识点了解的程度加深而逐步完善的,我认为不需要找别人列好的框架背,而应该自己动手去写,别人的再怎么好也是别人的思路,自己对自己的知识掌握度是最清楚的,所以,我认为框架必须是自己逐步完善的。
2.背书时看着框架背,每天背诵前,先把前一天背诵的章节,由粗到细,默写出来,能记起来多少默写多少,然后对照书本,把遗漏的,出错的标出来,重点背诵。
3.背书不能纯背,而是背诵和默写相结合。每天都要默写一到两个题,培养自己的做题习惯,也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同时每天要是背得累了,就写,搭配着来。
4.每天随机考自己几个知识点。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卷子上会出什么题,所以每天随机抽查也是培养一个考试习惯,训练自己的考试心态,不会没关系,慢慢来,我在刚开始的时候也一问三不知,但是随着背诵次数的增多,就会越来越流利。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三、复试经验
今年的复试沿用了去年的线上复试,主要包括专业测试和综合面试,专业测试的参考书是宁骚的《公共政策学》,这本书复习方法和初试差不多,不过时间可能不像初试时充足,可以先背框架。线上复试对这本书的考核方式是口答,时间是十六分钟,大家注意在回答的时候不要磕磕绊绊的,停顿太长时间。
综合面试包括一个专业问题(通常是社会热点问题)和英语测试(给你一段专业英语让你读出来并翻译),时间是14分钟。专业问题主要考察大家的专业素养,大家可以在初试后多了解一些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以及社会热点问题,考试时按照自己的理解说出来就好,如果实在不会,也不要胡说八道,如实和老师说明,并适当说一点自己的理解,言之有物即可。
英语也挺简单的,可以买一本公共管理英语,掌握一些简单的专业词汇就可以。
总的来说,东大的复试形式比较简单,总共只有上面三个问题,复试时只要从容淡定,言之有理,就没有问题。
其他建议
第一句,错的越多越好。很多人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我解释一下。比如政治选择题,如果回回全对,有什么意义呢?那就发现不了我们的问题所在,只有平时暴露问题,总结,考场上才能少犯错。我后期政治选择题如果40分以上我反而很不满意,因为我感觉白做了。所以错的越多,暴露问题越多,考场上才会得心应手。
第二句:管好自己,勿管他人。我们失败常常在于,太多关注别人,而忽视了自己的问题。试问,别人英语阅读就算全对,和我们自己有什么关系呢?你问别人,要么人家全对打击了你,要么人家错了很多,难道你就暗暗窃喜?这都没有意义。个人考研全程几乎没有问过别人错多少这种问题,管好自己,把分数提上去才是硬道理。不需要老是去和别人对比,同时如果有嫉妒你认真看书备考,自己却静不下心的,远离这种人。
第三句:尽人事,天命有归。我个人从来不相信努力一定就有回报这种鸡汤,因为某件事的成功不可控因素太多了,比如运气成分等。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做好当下的事,踏踏实实学习,结果一般来讲不会太差,天命有归。
四、鼓励 瀚博招生网
选择一个性价比高的院校,为之努力,基础不好就比别人付出三倍四倍甚至十几倍的努力,要相信自己。考研人中,我觉得每个人都崩溃、绝望、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但是这就更需要我们坚持住,一鼓作气,就这么几个月,为了自己的未来,拼一把。
考研期间尽可能不要接触网络,因为大数据会给你推送和考研有关的内容,对于心态较差的同学来说,这只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焦虑,百害而无一利。如果累了,可以在周末,给自己放一天假,睡个懒觉,洗个澡,出去走走,吃吃喝喝,放松心情。我在备考阶段每个星期都会给自己放一到两天的假,不仅可以调节心情,每个星期学习的时候也会为了之后更好地玩而更加努力,效率也会高。
最后祝各位准研究生一战成硕!
回想起查成绩那一瞬间我是又高兴又慌张,哆嗦着把考生编号身份证号输进去后,看见拟录取三个字,心里一块悬着的大石头终于稳落地了。我真的很想说,报考中传的同学们,就一心一意备考它吧,初试成绩出得慢,复试分数线出得慢,复试结果出得慢,这漫长的等待真的会让你等到天荒地老。好在我现在被成功录取了。这一路走来可真是不容易啊!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研路经历。
中国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信息传播领域行业特色大学;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10];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入选高校;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发起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8年更名为北京广播专科学校。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0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划转教育部管理。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东校园(原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据2022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设有6个学部、21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10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有教职工1969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371人,副高级职称616人,专任教师(含科研人员)1202人。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现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国家“一流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1个专业硕士类别,84个本科专业。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被评为A+学科,艺术学理论被评为A-学科。(数据截止到2021年4月)
学校设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新闻学院、电视学院、传播研究院、戏剧影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体育部、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告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以及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等直属单位。
“汉语言文字学”是中国语言文学类的研究生专业,是研究汉民族语言文字的历史、现状及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它的起源,它的兴盛与发展,也就是研究汉民族和汉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未来。现代汉语建立于古代汉语的基础之上,又是当代中国人思维、交流和表达的主要工具,因此,对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的构成规律进行系统研究也是本学科的重要内容。
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一、择校
决定考研以后如果不换专业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择目标学校,我在开始选择学校的时候心里有三个:北外、中传和首师,这三个学校呢,这三个学校北外是我一直最想考的,其次是按顺序往下,可是难度有点大,我查往年北外的报录比,推免多考的难度比较大,首师又不太想去,最终确定了中传,当初自己决定考这个的时候也作了很长的心理斗争,到底能不能考上会不会目标定得太高,我把我的内心想法跟我闺蜜聊,我闺蜜就跟我说了很多“心灵鸡汤”,听了以后我也坚定了自己的内心,一直到最后都没有动摇过。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我想提醒可爱的伙伴儿们一些:
1、学校的选择不能盲目,去官网查往年的师资力量、奖学金制度、报录比这些跟你录取、读研有密切关系的方面
2、积极去询问本科老师、有经验的学姐,他们毕竟是我们所说的“过来人”,而且老师一般了解这方面比较多一点
3、选学校不能只看名气,当然如果专业实力跟名气能够兼具那肯定最好不过,但是如果不艰巨,就要衡量一下了
4、目标院校宜高不宜低,这个是我个人的看法哈,其实是对你很有利的:一是你的目标院校定的高了,你在备考期间的动力就很大,你会不自觉地给自己压力,适当的可以提高自己的备考效率;二是在后期录取时,假设,我说的是假设,你如果目标院校是个211、或211和985,如果一志愿没上,只要由学校需要调剂生你可以往同层次的学校调,但是如果你一志愿是普通一本,重点,那就不能往211、985院校调剂,这里并没有对学校之间有什么个人看法,只是从我们这些考生自身实际情况来分析利弊。小伙伴儿们可以参考啦。
5、最终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这个是真的很重要,你想想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考学校。最后考上了但是不是自己想考的是不是内心总有些不甘或遗憾,我的一个小伙伴儿就是这样的,她今年考上了但是她跟我说她后悔报这个学校了,她当初就不想报但觉得好考就考了,现在她自己又有点后悔~
总之,选择学校,大家要慎重、坚定!
二、考试内容
语言学 现古代汉语,看名字也知道考啥内容了吧?近几年的题型一直没什么变化,但是出题角度越来越灵活,一题不一定就只考一个知识点,也可能同时两个三个四个知识点,反正考的就是你对哪些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考试时文科生都是在卷子上疯狂写答案,会的不会的都一通写。好奇题型长啥样同学们可以动动小手上网搜搜,很多热心人发回忆版或某年的真题,在这我就不多说啦。
三、公共课复习
英语单词很重要,每天坚持记单词,我是从上半年开始复习英语的,买了单词书,翻了一遍就没再翻过(单词书对我来说真的好枯燥),脑内大致有了些印象,然后开始做真题,但只做阅读题,再从文章里把不认识的单词全摘出来复习,这种方法对我比较有用。
政治在寒假时看过基础课,后来忘得差不多了。在大纲出来后下半年正式投入政治复习,无非就是肖四肖八肖一千,任四蒋五红宝书这些参考资料。其实这些公共课复习,大家关心的就是报不报班,我当时虽然没报班,但是我有找很多视频来看。对于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好的同学,还是报班吧,跟着大部队走,方向总不会错,看啥书背啥资料,都会给你安排好,就等你跟着往前走了。对于自主学习能力不错的同学,网上有各种高分公共课经验贴,方法都差不多,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吧,毕竟人和人是存在差异性的。
四、专业课复习
主要说的是语言学和现代汉语的几本课本,首先大致浏览一遍课本,自己做一个大纲出来,大标题小标题小小标题这样,第一遍可以不细看,但要有个印象,知道书大概讲的是什么,分几章,每章又在说什么,建立一个知识框架出来。
第二遍开始仔仔细细地看课本,把这个知识框架逐步逐步地填满,不能有知识上的盲点,如果看书看不明白,就去问在校授课的专业课老师,老师会慈爱地给你详细解答。可以自己根据书本内容做笔记,做完笔记印象更深刻。
第三遍再返回去扫一下课本,可以结合真题去针对性地复习,真题的答案试着自己去总结,有个自己的答题思路是最好的。反反复复把课本多看几遍,做到尽可能的充分理解(不要觉得自己看过两三遍就能记得全部内容啦,指不定考试那天没睡醒或者天气太冷,脑袋短路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就真的玩完了),看到考试前你都不记得你看过多少遍,每看一遍都会有新发现(真的真的不骗你),一本书可以延伸出很多知识。
古代汉语,把前两册课本里的文选都看一遍,自己学会翻译,句式分得清,字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主要考的就是画句读点和文章翻译。
专业课复习时间,我也是从上半年开始的,每个人情况不同,自己安排好复习时间,有的人适合长期抗战路线,有的人适合短期抗战路线,再晚也不能晚过暑假,一定要利用好暑假的时间,好好背书,把专业课内容读啊读,读多了理解了就能背出来了(想想过去初高中是怎么背书的,虽然我背书能力也超级差,还一度抗拒背书,但事实证明,不背书是真的不行的)。
五、备考小Tips
1、有压力怎么破:
考研这个过程是身心都要经受考验的一个过程,我跟我的闺蜜就总开玩笑说:“考研就是一场考验”,首先是身体,考研期间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勤锻炼不感冒,一感冒就是接连几天的耽搁,计划迟迟完不成,最后自己就闹心了对不。其次就是适当娱乐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我个人在备考期间,只要心情不好了或者是感觉压力太大时我就跟老爸老妈或者闺蜜打个电话聊会儿天,或者出去溜达溜达买点好吃的,我心情不好时胃口比较好,嘻嘻
因为我觉得你一旦学不进去的时候不要逼着自己硬撑,那样是没有效率的,还不如去放松一下听会儿音乐,看个电影,聊聊天,心情好了,精神来了回来接着学。
2、选个研友一起走:
我的研友是我最最亲爱滴闺蜜,也是我大学四年最好的朋友,她对我的意义很大,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她我可能坚持不到最后,从去年3月份开始一直到最后考试,我们两个每天天不亮去图书馆,天黑了回宿舍,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诉说心中的郁闷,一起互相监督,互相鼓励,还记得在最后的时候我真的都快坚持不下去了,自习室里走了很多人,她看出我的想法,就跟我聊了大半夜,第二天我又一起跟她去了图书馆坐在了座位上安心学习,考试头一天我们不在一个考场,互相鼓励加油后就去了自己定的宾馆,再后来我们一起等成绩。
当然,不一定要选自己的闺蜜,只要志同道合、能够互相鼓励、监督一起走这条路都是可以的,有个好研友会让你的备考之路上少了很多烦闷,多了很多欢乐。
自己说的也不是很全面,只是想把自己的备考中的经验给大家,这个过程是个考验,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能够帮到你们我也很荣幸,最后祝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最后,祝福你们考研顺利!加油!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瀚博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盐城成人高考准考证上可以写字吗? 盐城成人高考准考证上不可以写字。考生可在考前三天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自行打印准考证。 准考证须使用空白A4纸打印,严禁伪造、变造或擅自涂改,严禁在准考证正反面做任何标记,否则按违规处理。查询不到本人准考证信息的考生请尽快与当地招考部门联系处理,以免影响考试。 高中起点本、专科考试时间为每天上午9:00-11:00,下午14:30-16:30;专升本考试
581分能上211大学吗 581分能上211大学。 一般来说,能上武汉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延边大学等。个人比较推荐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 武汉理工大学的特色专业: 王牌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
中国政法大学分数线2022 2022年硕士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 学术学位(部分): 2.专业学位(部分): 2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根据2022年全国政法大学排名来看,排名第1是:中国政法大学;排名第2的是:西南政法大学;排名第3是:华东政法大学;排名第4的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排名第5的是:西北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
568分能上211吗 568分理科能上211。 近三年本科一批的211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 1、浙江省(3+3模式) 2021年(省控线498分):西藏大学549分; 2020年(省控线594分):石河子大学594分; 2019年(省控线595分):石河子大学595分。 2、湖北省(3+1+2模式) 物理类(理科) 2021年(省控线397分):西藏大学5
上海全部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 上海全部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如下: 大学名称 大学分类 招生省份 招生年份 考生类别 批次名称 最低分数线 最低位次 复旦大学 综合 上海 2021 综合 本科 580 1529 复旦大学医学院 医药 上海 2021 综合 本科 580 1529 上海交通大学 综合 上海 2021 综合 本科
高考587能上211大学吗? 587分能上211大学。 高考587分的成绩属于中上等水平,也就是说国内超过70%以上的本科普通院校(不含特殊军校)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其中除了一本大学以外,还可以着重考虑211性质大学。其中不乏有一些综合表现都非常突出的院校,如武汉理工大学其最低录取分为587分,就是可以报考的。 建议 对于是理科成绩587分的同学来说,如果有地理位置条件的价
理科生能上211大学吗? 可以,但是只能上一般的211,根据历年211大学的录取分数线,理科生考211至少要500分才可以上211,并且这个分数只能上一些知名度不高的211大学,比如延边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理科生想要上一所比较好的211大学,比如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至少要考600分以上。 如果你想考985或者211,但是自己的高考成绩又不是很好的前提下,可以优先选择偏远地区的高
2017年高考注意事项(六大要点) 考前三天,心态平稳最关键 到了现在,对知识的掌握都已成定局,此时,倒是平稳心态,让自己在高考中发挥出最高的水平才是关键。 1、考前3天,适当“热身” 在考前3天,很多考生认为万事大吉,完全不沾书本,这是十分错误的。此时,重要内容虽然已经掌握,但还是要适当浏览一下,如历史、地理、政治的基本知识,语文的文学常识,英语的单词,数学的公式等。已经考
2024-07-15 16:03:51
2024-06-21 02:45:12
2024-06-20 08:14:50
2024-07-01 05:59:52
2024-06-23 12:51:22
2024-07-15 09: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