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 06:29:31 | 瀚博招生网
清华大学 2021年 强基计划 测试和录取结果已公布,分数线如下。
江苏理科类综合成绩分数线为81.79
福建理科类综合成绩分数线为84.96
北京文科类综合成绩分数线为88.31 瀚博招生网
四川综合成绩分数线为81.29
/// 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 国家安全 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 人文社会科学 领域。
从2020年起,国家取消 自主招生 ,改为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作为高考特招的主要途径之一,增加考生进入名校的录取成功率,受到了广大家长及考生的特别关注。
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区别
>>>>>
高考统招完全是拼高考分,而强基高考分的占比一般是85%,其余还要看校考,通过折算强基:校考10分 ≈ 高考20-80分!报强基很吃香,不报白不报。但强基计划并非是面向全体考生的。
这部分同学要勇敢尝试,不要错过这次可以进入名校学习的机会!
建议可以考虑强基计划的4类考生
1、特别想从事基础学科科研的高考生
强基计划所说的基础学科主要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基础医学 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专业,如果高中学生对这些基础学科非常感兴趣,而且未来能吃苦耐劳,坐好冷板凳准备的,可以考虑强基计划。
当然前提条件是高考成绩足够优秀,至少在一本线以上吧。如果没有一本线以上,就算再喜欢研究基础学科,也没能力研究。
2、已经获得过学科竞赛省奖的竞赛党
其实如果获得过学科竞赛铜牌、省一省二省三奖项的,已经说明了这个学生对基础学科是有一定兴趣和特长的,另外一个如果已经拿到奖项的可以在强基校考笔试中表现的更好一些。
当然如果不论是否在竞赛中获得银牌及以上的奖项,拥有竞赛经历,在强基计划中就比没有参加过竞赛的考生有了更大的优势。优势主要体现在入围条件及校测环节,各校规定不同,具体可参考招生简章。
3、不考虑专业,只想冲985名牌大学的
毕竟 985大学 中的36所还是比较好的大学,虽然有的考生不喜欢基础学科,但是也不完全排斥强基基础专业的情况下,同时也不面临本科毕业就要就业挣钱的家庭的,也可以选择在本科读强基专业。
当然如果特别讨厌强基专业那坚决不建议报。
在强基计划的报考政策中,学科竞赛银牌选手是可以直接入围校测的。那银牌选手还是建议可以高度考虑的。毕竟之前有银牌考生连985大学都没上,去了个普通211,血泪一样的教训。
但还有一些同学要对自己的实力和水平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跟风。
强基计划评分考虑
这5类考生建议慎重报考
1.模考成绩低于一本线
实话实说,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强基是打着低分录取主意去的。但从2020、2021年各院校的入围分数线可以看出,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可能比统招分数线还要高,想要低分进名校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建议同学们,模考成绩不能超一本线就不要考虑了,浪费时间精力而已。
2.对基础学科不感冒
强基计划对于基础学科感兴趣的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来说是一项重大利好政策。但对于对基础学科不感兴趣的考生来说,如果为了进入名校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就读,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未来工作中都会是非常痛苦的。而且强基计划原则上不支持入校后换专业,培养方案是 本硕博连读 的,即使入学了,也很难坚持下来。
3.毕业想找“金饭碗”
比起热门专业,强基计划涉及的专业大部分比较“冷”,比如说数理化生以及基础医学,文史哲。学科冷门,且部分学科对学历要求也极高,虽然有的学生就业可以对口到研究所、科研院所,但是讲真比起一些热门行业,这些基础学科的赚钱水平还是略输一筹。所以对科学研究没有兴趣,不想泡在实验室、图书馆的同学们,不建议报考。
4.部分获得高奖项的竞赛党
有一部分竞赛党竞赛成绩特别突出,比如进入国集可以直接保送的,建议一定要慎重报考。因为强基有很多局限性,专业少且大多数院校不支持本科转专业,保送的话完全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另外一个有竞赛金银牌并且已经获得了清北其他项目 拟录取 资格的也不太建议,毕竟清北新领军、 卓越计划 的培养投入比强基计划还大一些。
5.目标定位特色 211院校 强势专业
有一部分学生目标定位明确,一直都是热门城市的热门 211大学 的强势专业,这部分学生就没必要特别考虑 985院校 的强基冷门专业,毕竟读了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的财经类专业也不比C9院校的强基专业差。读了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这类特色211大学的看家专业也不比985大学的基础学科弱。
强基计划报名流程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兰州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2的相关内容。
兰州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预录取划线日前出炉,其中面试合格线70分,考生可登录报名系统进行查询。
根据教育部和《兰州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相关规定,结合在相关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名额,依据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对面试成绩合格者,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高考的总成绩、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外语成绩,成绩高者优先;最终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划线方案和预录取名单。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体检标准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兰大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此外,将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报各省教育考试机构审核备案后,办理录取手续,录取通知书随后寄发。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兰州大学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为大家带来的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兰大强基计划几年博士,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兰州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1 山东入围分数线619分 云南历史606分,四川历史599分、汉语言文学(古文学方向)591分、数学与应用数学606分、物理学612分、化学609分、生物科学585分。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现在有些宿舍又开始翻修了,20级新生来了之后大部分都是住新楼,四人一间上床下桌,每一层都有两个水房和大卫生间,都有保洁阿姨每天定时清洁,保证非常干净。每一栋宿舍楼里都有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2023年分数线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2023年分数线在甘肃为543分,名族班为536分。每个省份录取分数线不同,具体结合自己的省份来看。 学校简介: 兰州大学(Lanzhou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共建,位列“双一流”、“985工程”和“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
强基计划清华大学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清华大学入围分数线如下: 1、北京大学:570分。 2、清华大学:555分。 3、复旦大学:550分。 4、上海交通大学:540分。 5、浙江大学:530分。 6、南京大学:525分。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22分。 8、同济大学:517分。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16分。 10、北京理工大学:515分。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入围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603分;物理学591分。 对于第一类考生,在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达到生源所在省公布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下同)上理科110分(含)、文科50分(含)、综合改革60分(含)的基础上。 依据高考成绩,原则上按照不超过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四倍确定各省入围我校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入围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603分;物理学591分。 对于第一类考生,在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达到生源所在省公布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下同)上理科110分(含)、文科50分(含)、综合改革60分(含)的基础上。 依据高考成绩,原则上按照不超过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四倍确定各省入围我校
清华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基本在670分左右。 各省入围分数线如下: 安徽的入围分数线是理科679分,北京的入围分数线是理科662分,文科664分。福建的入围分数线是理科678分,广东的入围分数线是理科684分,河北的入围分数线是理科676分,河南的入围分数线是理科685分,黑龙江的入围分数线是理科646分。 湖北的入围分数线是理科676分
清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2022 清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2022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2021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1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 ■2021年高分段的大学和专业不多,680分以上的只有北京大学文科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 670分~680分的有4所大学:北大理科类、清华文科类、北航信息与计算科学和中国人民大学。 660分~670分的也只有4所,分别是清华理科类、南大汉语言文学、北师大文/理科类。 ■2021年低分段比
2024-06-21 02:45:12
2024-06-20 08:14:50
2024-07-01 05:59:52
2024-06-23 12:51:22
2024-07-15 09:29:50
2024-06-20 04: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