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02:24:51 | 瀚博招生网
1943年至1949年平阳简易师范学校时期 姓名 职务 任期 朱君爽 负责人 1943.2-1943.12 杨德舆 校长 1944.1-1949.4 1952年至1956年平阳初级师范学校时期 姓名 职务 任期 郑中肯 代校长 1952.9-1953.7 项维新 校长 1953.9-1954.7 郑逊华 副校长 1954.8-1956.7 1958年至1962年平阳师范学校时期 姓名 职务 任期 陈敬贵 校长 1959.4-1960.2 陈敬贵 书记、副校长 1960.5-1962.8 孙洁 校长 1960.2-1962.8 翁光骏 副校长 1961.2-1962.2 苏尚怀 校长 1960.9-1961.2 1965年至1966年平阳半耕半读师范学校时期 姓名 职务 任期 冯圣钏 负责人 1965.9-1968.7 1974年至1977年温州师专平阳分校时期 姓名 职务 任期 吴志刚 负责人 1974.9-1977.7 1977年至2000年浙江省平阳师范学校时期 姓名 职务 任期 陈亦钏 筹备组长 1977.9-1978.7 李长茂 校长 1978.9-1979.7 许玉松 书记、副校长 1978.9-1979.7 张文 副校长 1978.9-1983.7 林厚法 副校长 1979.9-1984.7 许玉松 校长、书记 1979.9-1984.7 詹振权 校长 1984.9-1985.7 许玉松 书记 1984.9-1985.7 许玉松 书记、代校长 1985.9-1988.7 陈亦棻 副校长 1984.7-1988.7 曾清华 副校长 1985.2-1988.7 曾清华 校长、副书记 1988.9-1991.7 许玉松 书记、副校长 1988.9-1995.5 张新民 校长助理 1988.9-1989.7 范茂堂 校长、副书记 1991.6-1995.6 范茂堂 校长、书记 1995.7-1998.10 范茂堂 书记 1998.10-2000.4 张恒 校长 1998.10-1999.10 周平珊 校长 1998.11-2000.5 周平珊 校长、书记 2000.6-2001.1 (平阳师范部分领导图册来源 ) 瀚博招生网
浙江省平阳师范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43年2月创办的平阳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当时因平阳县“乡镇中心学校及保国民学校逐年增加,现有教师不敷分配”,“经由31年(1942)县行政会议议决通过”,创办了平阳县立简易师范学校,附设于平阳县立初级中学(现浙江省平阳中学)。1943年11月,平阳县江南区宜东乡耆绅陈倬甫为筹办县简易师范捐赠基金田200亩,价值国币一百万元(教育部于翌年11月特授予一等奖)。同年12月,确定江南区中心小学(现苍南县宜山镇第一辅导中心小学)为校址,逐步进行修建。1944年春,县立简易师范首次向全县发布招生通告,原附设县立中学一年的“简易师范班”迁入平阳简师新校。1949年5月12日,平阳县解放。7月,平阳县政府接管简易师范学校,不久学校停办。
1952年秋,平阳创办初师速成班(后称平阳初级师范短期训练班,简称平阳初师短训班),校址设于平阳郑楼温州师范学校。为了便于统一领导,两校党组织并为一个,称“中共温、平师党组”,行政领导和教育管理各自分开。1953年8月,郑楼温州师范学校分部迁往温州市区,瑞安初师8个班迁入郑楼。原平阳初师短训班146名学员编为3个班作为初师一年级学生,与瑞安初师合并称为“瑞安初级师范学校”。1954年3月18日,浙江省教育厅决定瑞安初级师范学校划归平阳县政府领导,并更名为平阳初级师范学校。1956年暑假,省教育厅决定撤销平阳初师,未毕业的小教轮训班三个班转至乐清初师学习。郑楼的平阳初师改办“温州专署平阳农业合作干校”。
1958年秋,停办两年的平阳初级师范学校,经温州专署批准,改为平阳师范学校。借用平阳县第一中学(即平阳中学)上课,功课由平阳一中教师兼任。1959年春,平阳初级幼儿师范、平阳县函授学校并入平阳师范。7月28日,温州专署文教局同意平师重新确定在平阳坡南新建校舍,后又在半山庵另建新校舍。并入平师的幼师班设于东岳观,作为平师分校,称平阳师范幼师部。1960年2月,根据中共平阳县委要求,在桥墩区(现属苍南县)仙堂设立平阳第二师范,原平师称“平阳第一师范”。1961年3月,平二师与平一师合并,仍称平阳师范学校。1962年7月,平阳师范学校再次撤销停办。
1965年9月,平阳师范重新开办,称“平阳半耕半读师范学校”,校舍借用平阳坡南的东岳观。1966年秋,搬到坡南南丰村原平师老校舍,10月份,学校停办。
1974年秋,平阳县奉命举办“温州师范平阳教学点”(两年制中师班),校址在仙坛寺(平瑞路54号)。1978年7月,省教育厅正式决定新建“平阳师范学校”。1985年,学校划归温州市教育委员会领导。1993年,温州市计划委员会批准平阳师范学校搬迁立项。1996年9月,学校迁入坡南皇岙村新址办学。
2001年1月,平阳师范学校撤销建制并入温州师范学院。自1943年创办以来,平阳师范学校在半个世纪里辗转于寺庵道观,居无定所。截至学校撤销建制,共有7755名学生正式毕业,为浙南的中小学教育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平阳师范学校历史图册来源 )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浙江省平阳师范学校历史沿革的相关内容。
浙江省平阳师范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43年2月,当时为解决教师分配不足的问题,平阳县成立了平阳县立简易师范学校,附设于平阳县立初级中学,即现在的浙江省平阳中学。同年11月,陈倬甫先生捐赠基金支持学校建设,随后学校迁至江南区中心小学,即现在的苍南县宜山镇第一辅导中心小学。
1949年,平阳解放后,简易师范学校被政府接管,但不久因形势变化而停办。1952年,平阳创办了初师速成班,与温州师范学校合并,行政与党组织分开管理。1954年,瑞安初级师范学校并入平阳初级师范学校,更名为平阳初级师范学校,直至1956年,平阳初师被撤销,部分学生转至乐清初师继续学业。
1958年,平阳师范学校重新成立,借用平阳一中资源进行教学。随后,平阳初级幼儿师范和函授学校并入,学校在多次迁移后,于1965年恢复为“平阳半耕半读师范学校”。然而,学校在1966年再次停办,直到1974年,平阳开始举办“温州师范平阳教学点”,为培养中师人才而努力。1978年,平阳师范学校重建,1985年划归温州市教育委员会领导,经历多次搬迁,于1996年迁至皇岙村新址。
最后,2001年,平阳师范学校并入温州师范学院,结束了其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这期间,学校为浙南的中小学教育培养了7755名毕业生,留下了显著的教育贡献。[1]
浙江省平阳师范学校,简称平阳师范,或平师,原温州市属中等师范学校。该校创办于1943年春,原校址在平阳县城,最早称“平阳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后来又用过“平阳初级师范学校”“平阳半耕半读师范学校”等校名,校址、学制等也几经变更。2001年初撤销建制并入温州师范学院。据统计,自创办至被撤并的近60年间,该校一共培养了7755名毕业生。
以上就是浙江省平阳师范学校的历史沿革 浙江省平阳师范学校历史沿革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瀚博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历史沿革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当时成立了浙江省供销技工学校,为农业与商贸领域培养了最初的技能人才。 随着时间的推移,1996年,学校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名称变更,从浙江省供销技工学校更名为绍兴经贸经济学校,继续深化经济教育和培训。 2002年,学校迎来了一次更大的改革,绍兴经贸经济学校改建为浙江经贸职业学院的绍兴分院,开始专注于职业教育,为地
贵阳学院美术学院的历史沿革/简介 贵阳学院美术系成立于2004月5月,2005年正式开始美术学本科专业的独立培养。现有美术学和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其中美术学专业下设国画、油画二个专业方向;艺术设计专业下设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环艺设计、动漫设计四个专业方向。美术系的前身是贵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美术系”与贵阳金筑大学轻工系的“设计教研室”。早在1982年,贵阳师专就组建了“艺术系”,开办了“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历史沿革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享誉中外的琼台书院,自1705年(清康熙44年)创办至今,三百年书声不断,全国少有。琼台书院是清代琼州唯一府立书院,曾经培养出一名探花、十多名进士和众多举人,教化生徒万余人,对海南乃至全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功不可没。流传海内外的《搜书院》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琼台的发展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清代至民国时期海南文化教育的发展史。 1902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分数线 江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分数线为329分。 2023年江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329分,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345分。 院系专业: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2个教学单位,开设教师教育专业9个、职业教育专业36个(含教师教育专业)。 师资力量: 江西师派仿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场据2023年4月学
贵阳学院美术学院师资名单 贵阳学院美术学院的师资力量强大,包括杨方旭、张鼎良、彭承军等多位优秀教师。他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专业素养的团队,每位教师都具备深厚的美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朱宇、赵龙和裘宁等人在学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的学术态度开放,不断推动学术研究的前沿发展。龙江英、石羽丰和罗登祥等教师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学生们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指导。 刘建峰、李准等教师在教
平江三中学校沿革 平江三中,作为一所位于湖南省的县级全日制完全中学,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九五零年六月,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团长傅秋涛上将亲临长寿街,怀揣着缅怀先烈和推动老区教育的使命,他倡议在此地建立中学。同年九月,学校首次开学,起初名为“平江一中长寿分班”,次年更名为“平江一中长寿分部”。 一九五五年,学校正式定名为“平江县第三初级中学”,自此开始了
靖江生祠中学2021年高考录取率 90%以上。 靖江市生祠初级中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古镇生祠堂树人路。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学校;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老校;是办学成绩卓著,桃李遍天下的名校。 优美环境、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共同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2021年高考本科、专科一块算有90%以上的升学率。 靖江市靖城中学的校史沿革 靖江县高等小学堂 靖江历史上办了不少书院,
麻城理工简介 简介: 麻城市理工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中国教育观测基地,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湖北省首批512工程合格学校。学校先后开设了12个专业,其中计算机、电子技术应用、机电为省级骨干专业。理工原校是清代考棚旧址,古为亭州试院,是麻城教育工作的发祥地,文运昌隆。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曾在此执教,王树声大将亦曾在此求学,大革命时期为麻城县农民协会旧址,人文渊薮,英才辈出。 麻城理工
2024-06-21 02:45:12
2024-06-20 08:14:50
2024-06-20 04:19:36
2024-06-23 12:51:22
2024-03-18 23:46:03
2024-07-15 16: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