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4 17:31:15 | 瀚博招生网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19年招生章程4月28日已公布,本章程适用于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普通本、专科的招生工作,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19年招生章程已公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贯彻“依法治招”的要求,保证学院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有关规定,并结合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院中文全称为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国家标准代码为13236。注册地址为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18号,邮政编码为443002。
第三条 学院为独立学院,开设有38个本科专业和11个专科专业。学院对符合毕业条件或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按照《独立学院设置及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的相关规定,分别颁发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具印的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
第四条 学院的招生工作接受三峡大学招生领导小组的指导,在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招生委员会领导下,由招生及就业指导办公室实施,受学院纪检监察部门监督。
招生联系方式为:
通讯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18号
邮政编码:443002
电话:0717-6394011、6393106、6394010、6399538
传真:0717-6393106
录取现场传真:0717-6393106、6394011
网址:
E-mail: [email protected]
第五条 本章程适用于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普通本、专科的招生工作。
第二章 录取规则
第六条 学院招生录取工作执行“学校负责、省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2019年,学院采取计算机远程异地录取模式实施招生录取工作。学校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 普通本、专科专业录取:在文化成绩符合学院提档要求的情况下,以考生投档成绩为标准,按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录取。原则上不录取无我院志愿的考生。
第八条 实行“院校+专业(类)”投档模式的高考改革省份,进档考生按所投专业(类)进行专业安排;实行“专业组”投档模式的高考改革省份,进档考生按专业组投档结果进行专业安排。涉及高考选考科目及内容,以相关省市招办公布为准。
第九条 学院招生录取原则上满足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不设置专业分数级差。
第十条 学院所有专业招收男女生比例不限,且对应届生和往届生同等对待。
第十一条 学院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所划定的有关批次投档分数为提档线,按各省市招生部门规定的投档比例调阅考生档案。对于省级招生部门规定的各种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投档的考生,学院均予以承认。
第十二条 学院不单独设置艺术专业考试,艺术类专业直接使用由各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的艺术类专业省统考成绩。
第十三条 美术类专业(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音乐学专业录取:按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折合后的综合分排序投档,投档成绩为[(高考文化成绩+优录加分)×40%+专业统考成绩×60%]×2。综合分相同时按专业分优先录取。
第十四条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取:按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折合后的综合分排序投档,投档成绩为[(高考文化成绩+优录加分)×50%+专业统考成绩×50%]×2。综合分相同时按专业分优先录取。
第十五条 体育类专业录取:在术科成绩合格、文化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根据考生综合分(文化成绩×50%+术科成绩×75%=综合分),按招生计划数依次录取。
第十六条 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对象为计划下达省份办理了少数民族优录证明、且高考类别为民考汉的考生。录取的预科学生先进行为期一年的文化学习,学习成绩合格且无违纪违规记录的经考核通过后可升入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本科专业就读。 瀚博招生网
湖北省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对象为长阳、五峰、恩施地区的办理了少数民族优录证明、且高考类别为民考汉的考生。录取时省招办可在本科投档资格线下国家规定的分数内投档,学院再按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
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的收费标准为第一年9000元,升入本科后按照当年本科相应专业的学费标准收取。
第十七条 学院大学外语教学为英语。
第十八条 凡填报学院志愿的投档考生,按规定录取后一律不换录、不退档。
第十九条 请填报学院志愿的考生务必填写有效的联系电话和地址,保持通讯畅通,以便录取后准确投递录取通知书。因个人原因自愿退档的考生,请在相应批次投档前主动与学院取得联系,及时发送退档申请,学院无条件退档。若相应批次考生状态变为“预录取”时,学院将不再受理退档。
第二十条 学院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将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的有关标准执行。新生进校后均安排体检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学院相关规定处理。
第三章 其 它
第二十一条 新生入学3个月内,学院进行全面资格审查,凡发现徇私舞弊者,一经查实,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直至取消其入学资格,情节恶劣的,交相关部门查处。
第二十二条 根据国家规定,新生入学收费标准按照湖北省物价局、省教育厅《2019年收费目录清单》执行。
第二十三条 学院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各种社会资助等渠道组成的完善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招生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招生政策为准。
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自发文之日起生效执行,由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招生及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解释。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宜昌考生513分有少数民族加分10分,英语很有优势,能报什么学校?不胜感谢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少数民族高考有什么优势吗 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民族院校的,录取时可加20分投档。 推动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改革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我国的基础教育均衡化水平显著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在不断优化。 另一方面,有的省区原来对省域内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普惠性加分政策,现在看已经不够精准。 这一轮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更加精准地确定加分的区域、群体、条件,让政策能够切实惠及
我现在户口在宜昌,也在宜昌读书,而我的祖籍是安徽黎族,请问我高考能加分吗?能加多少分?谢谢!!!! 加分有加10分和加20分的情况: (一)在广西区范围内(除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的城区外),对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回族、彝族、京族、水族、仡佬族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考生,总分降低20分。 对融水、三江、龙胜、恭城、隆林、富川、罗城、环江、巴马、都安、大
2023甘肃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2023年甘肃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目前尚未公布,2022年的政策作为参考,少数民族考生在报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时,文化课加分为20分。具体如下: 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对报考汉语言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自2020年
报预科算民族加分么?我是宁夏考生考了476,算上民族加分506,一本线490,请问能报哪些预科呢?非常感谢 首先是少数民族,可以是聚居地区,也可以是散居地区。 前提条件:考生必须是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招生中的预科生,就是指国家指定的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从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考的符合特定要求的考生中,低于一定分数,按志愿择优录取。该考生在民族院校或普通院校学习一年后,经考试合格直接入高校的本科或专
少数民族高考可以加多少分?汉族有什么政策能够享受加分吗? 5-15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1、烈士子女。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
少数民族学生高考为什么能加分 不是所有少数民族考生都能加分,只有省级政府规定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乡、村)的少数民族考生才能享受加分政策,因为当地的教育资源贫乏,因此国家给予优惠政策,这也是国家对贫苦地区少数民族的照顾,可以理解。其他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不享受加分。 高考少数民族为什么加分 完全是照顾性质,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鼓励他们报考,是为了推广汉语方面的应用,方便少数民族多用普通话和汉人交流
为什么物化政不具有赋分优势? 因为物化政个体差异大。 我们要清楚等级赋分制的原则。简单来说,等级赋分制就是不按照考生的成绩,而是按照考生的各科成绩排名来决定总成绩,也就是说越容易拉开差距的科目在赋分制度下,考生成绩的差距也越容易被拉大。 科目分析赋分制度 物理是除了三门主科之外,学习难度最高的科目,但由于物理的专业选择范围大,所以选择物理的考生很多,而且成绩好的同学比较
高考少数民族生有什么优惠政策? 安徽高考加分及优先录取的政策早已出台,其中关于少数民族加分的政策如下:少数民族考生总分加5分;如第一志愿报考民族院校,在该校投档时总分加20分(参考: 不同的省份他们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是不同的,例如湖南,它的政策就是:普通高校录取时,少数民族聚居州、县、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可降低20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可降低10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农村少数民族考生可
2024-06-21 02:45:12
2024-06-20 08:14:50
2024-06-23 12:51:22
2024-07-15 09:29:50
2024-03-20 15:58:22
2024-06-23 08: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