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0 08:09:53 | 瀚博招生网
高考复读生并不是社会考生,高考复读生属于在读考生。社会考生是与在校考生、在读考生相对的考生群体。
一些公开报名的考试,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除了在校(在籍)学生可以报名参与之外,其他符合条件的社会各界人士也可以参与,例如自由职业者、离退休人员等。这类参考考生称为“社会考生”,包括成考,电教和自考等。
社会考生参加高考报名流程:
1、亲自到县区高招办报名(一般为当地教育局)
2、需要带上户口本、身份证以及同等学历证明(高中文凭、中专文凭或《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证》),履行填写手续。 瀚博招生网
在职干部和工人带学历证明及单位介绍信;应安排工作而尚未安排的退伍、转业军人,须持(区)民政部门的证明。
一般是填写五种表:《报名登记表》、《准考证》、《考生志愿表》、《考生志愿代码登记表》及《考生卡片》,同等学历者还需填写《政治思想品德考查表》。
3、社会考生参加高考跟普通高考无区别, 区分文、理科
4、报名时需上缴考试费、《报考指导》费、体检费等全部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社会考生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初中保送生申请书怎样写,最好有范文的相关内容。
可参考入学申请书的写法:社会考生高考复读需要什么条件? 社会考生可以复读高三。 关于社会考生复读高三的相关信息如下: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社会考生录取后参加高中教育学习,毕业后取得的学历证书及学籍档案与相应学段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学籍档案同等。” 这就意味着社会考生可以报考高中阶段普通教育招生考试并被录取,可以像其他普通高中生一样在高三进行学习,并最
高考报名流程 高考报名流程 1、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在学籍所在地报考,报名点一般为所读的中学;往届毕业生和高中阶段户籍从外省迁入的应届生在户籍所在地报考,报名点一般为本人户⼝所在的县(市、区)招生办公室。 2、网上预报名。网上预报名期间,考生通过考生号及初始密码登录普通高考报名系统。 网上报名时,考生须认真阅读报考须知,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按系统指引,录入本人的基本信息
2022社会考生高考和普通高考在录取上有何不同? 高考作为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吸引了众多考生,包括应届生和社会考生。对于2022年的社会考生,他们是否与普通高考有相同的待遇,这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实际上,社会考生与普通高考生在考试内容上并无差异,但专业选择上存在区别。社会考生不能填报提前批次的学校,包括军事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国防生,这些只对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开放。 在专业限制方面,社会考生可
我想读警察学院, 警察学校的录取分很低、身体没什么大毛病就能读。但毕业后不能保证当警察。 现在报考、就读警校很容易,警校高考录取线已经很低了,现在全国所有警校(包括公安大学)毕业的都已经不包分配工作了,警校毕业后就业全部要参加公务员考试,考上公务员以后才可以分配到基层当学警,考不上是不能从警的(只能自己找工作)。无论是高考成绩和待遇地位上已经和军校没法比了。比军校差远了。平时学习成绩太差和
2025年陕西省新高考复读生会多吗 2025年陕西省新高考复读生不多。2023年陕西省高考共有14.4万名考生参加,其中复读生人数为3.5万人,占总人数的24.3%。与2023年相比,复读生人数有所下降。复读生人数下降的一个原因是,2023年陕西省高考改革,取消了文理分科,改为了综合科目考试,这对于有些学生来说,降低了复读的必要性。学校也加大了对学生的辅导力度,让学生更容易通过高考。仍有大量的
老高考复读新高考会难吗 新高考相较于老高考,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因此老高考复读新高考的难度相对较大。新高考取消了原有的单一的高考成绩,引入了多元化考核的方式。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在学科知识的掌握基础上,注重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是老高考所没有的考核内容和要求。 2023旧高考生复读新高考好吗 1、数学考卷难度相同,文科生大幅吃亏:传统高考模式中,文理科虽然
福州三中复读班 我跟你一样也是今年打算复读的... 我有找到几个学校可以给你参考下 八中87939606,三中26731580,附中83472889都有办...要求在大专线以上,学费7000-8000,你最好自己打电话问下 还有一中不过一中要求文科生450,理科生本科线以上,最好的应该是一中,今年的文科状元就是从那复读出来的! 这几所学校这几天都已经开始招生了,你要早上11点之前打给他
急求山东高考2009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山东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 2009年04月09日14:04来源:山东省教育考试院 下列考生在录取时可以享受增加分数或降低投档分数线照顾: 1.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0〕28号)和《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
2025-02-10 13:56:42
2025-02-01 12:49:54
2024-06-20 08:14:50
2024-07-15 09:29:50
2024-06-19 19:54:05
2024-06-16 19:47:12